一种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17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24
一种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其包括:背板、钳身卡槽构件、钳尖端支撑构件;背板用于承载救援用液压钳,其顶端、上部、下部分别上形成有贯通孔,顶端的贯通孔用于安装手提带,上部的贯通孔用于安装肩背带,下部的贯通孔用于安装束腰带;钳身卡槽构件固定在背板前侧的上部,用于容纳救援用液压钳的上部;钳身卡槽构件的槽沿纵向延伸且形成为与救援用液压钳的上部的周面对应的圆弧形;钳尖端支撑构件固定在背板前侧的下部,位于钳身卡槽构件的正下方,用于支撑救援用液压钳的下端;钳尖端支撑构件中部形成V字形凹陷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钳(手动扩张剪切钳)是重要的救援设备。我国地震救援队现行装备集成包装方案中,液压钳以及各类配备液压救援设备散装在金属箱内,在使用车辆、飞机运输时金属箱可以进行堆叠。对于一些飞机或其他运输车辆难以达到的灾难现场,这些液压钳以及各类配备液压救援设备则需要救援队员人力背负抵达救援现场。但是,这些设备相对较重,且不适合直接背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救援用液压钳的便携式背负装置,通过其可以方便地将液压钳背负运输到救援现场。一种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其包括:背板、钳身卡槽构件、钳尖端支撑构件;背板用于承载救援用液压钳,其顶端、上部、下部分别上形成有贯通孔,顶端的贯通孔用于安装手提带,上部的贯通孔用于安装肩背带,下部的贯通孔用于安装束腰带;肩背带、束腰带形成在背板的后侧;背板的下端形成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与背板垂直,向前延伸地形成在背板的前侧;钳身卡槽构件固定在背板前侧的上部,用于容纳救援用液压钳的上部;钳身卡槽构件的槽沿纵向延伸且形成为与救援用液压钳的上部的周面对应的圆弧形;钳身卡槽构件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长孔,长孔中设置有粘接带,以通过粘接带将放置在钳身卡槽构件的救援用液压钳的上端固定好;钳尖端支撑构件固定在背板前侧的下部,位于钳身卡槽构件的正下方,用于支撑救援用液压钳的下端;钳尖端支撑构件中部形成V字形凹陷部。优选地,在背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侧保护板。优选地,所述钳尖端支撑构件的底面固定在下支撑板上。通过本申请的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可以将救援用液压钳固定到本申请的背负装置后进行背负,当交通堵塞造成救援车辆无法前进时,由救援队员象背背包一样将其运输到救援现场,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尽快实施生命救援。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去除手提带、肩背带、束腰带后的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背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背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背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钳身卡槽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钳身卡槽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钳身卡槽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钳尖端支撑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钳尖端支撑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3为钳尖端支撑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钳尖端支撑构件的纵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其包括:背板10、钳身卡槽构件20、钳尖端支撑构件30。背板10、钳身卡槽构件20、钳尖端支撑构件30均为金属制成,例如铝合金。背板10用于承载救援用液压钳,其顶端、上部、下部分别上形成有贯通孔,顶端的贯通孔用于安装手提带41,上部的贯通孔用于安装肩背带42,两条肩背带42之间还可以形成横向的胸部连接带;下部的贯通孔用于安装束腰带43;肩背带42、束腰带43形成在背板的后侧。手提带41、肩背带42、束腰带43与现有的徒步背包的设置类似。背板10的下端形成有下支撑板11,下支撑板11与背板10垂直,向前延伸地形成在背板10的前侧,背板10放置在水平地面时,下支撑板11可以使得背板10保持竖直。在背板1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侧保护板12。侧保护板12与背板10和下支撑板11连接在一起。钳身卡槽构件20固定(例如焊接)在背板10前侧的上部,用于容纳救援用液压钳的上部;钳身卡槽构件20的槽22沿纵向延伸且形成为与救援用液压钳的上部的周面对应的圆弧形;钳身卡槽构件20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长孔23,长孔23中设置有粘接带21,以通过粘接带将放置在钳身卡槽构件的救援用液压钳的上端固定好;粘接带21的端部为粘钩,中间为粘毛,一端固定在一侧的长孔23中,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长孔23后反折,由此粘钩与粘毛固定在一起。钳尖端支撑构件30固定(例如焊接)在背板10前侧的下部,位于钳身卡槽构件20的正下方,用于支撑救援用液压钳的下端;钳尖端支撑构件中部形成V字形凹陷部31,以对应闭合时救援用液压钳的尖端部的形状。钳尖端支撑构件30的底面固定在下支撑板11上。通过将救援用液压钳的下端插入钳尖端支撑构件30中,将救援用液压钳的上端固定在钳身卡槽构件20中,救援队员可以象背背包一样,将固定在背负装置上的救援用液压钳背负运输到救援现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钳身卡槽构件、钳尖端支撑构件;/n背板用于承载救援用液压钳,其顶端、上部、下部分别上形成有贯通孔,顶端的贯通孔用于安装手提带,上部的贯通孔用于安装肩背带,下部的贯通孔用于安装束腰带;肩背带、束腰带形成在背板的后侧;/n背板的下端形成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与背板垂直,向前延伸地形成在背板的前侧;/n钳身卡槽构件固定在背板前侧的上部,用于容纳救援用液压钳的上部;钳身卡槽构件的槽沿纵向延伸且形成为与救援用液压钳的上部的周面对应的圆弧形;钳身卡槽构件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长孔,长孔中设置有粘接带,以通过粘接带将放置在钳身卡槽构件的救援用液压钳的上端固定好;/n钳尖端支撑构件固定在背板前侧的下部,位于钳身卡槽构件的正下方,用于支撑救援用液压钳的下端;钳尖端支撑构件中部形成V字形凹陷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援用液压钳便携式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钳身卡槽构件、钳尖端支撑构件;
背板用于承载救援用液压钳,其顶端、上部、下部分别上形成有贯通孔,顶端的贯通孔用于安装手提带,上部的贯通孔用于安装肩背带,下部的贯通孔用于安装束腰带;肩背带、束腰带形成在背板的后侧;
背板的下端形成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与背板垂直,向前延伸地形成在背板的前侧;
钳身卡槽构件固定在背板前侧的上部,用于容纳救援用液压钳的上部;钳身卡槽构件的槽沿纵向延伸且形成为与救援用液压钳的上部的周面对应的圆弧形;钳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平赵兰迎索香林高杨张天罡张涛李立张云昌于敬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