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方形固定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06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无人机用方形固定机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连接卡头、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杆和支撑腿,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在下壳体的上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旋桨支撑臂,在每一个螺旋桨支撑臂上均卡置一连接卡头,两个第一连接管、两个第一连接杆和四个连接卡头构成一个方形架,支撑腿包括倾斜连杆和支撑横杆。通过连接卡头、第一连接管和和第一连接杆对螺旋桨支撑臂上的振动波的过滤及扩散作用,可降低螺旋桨支撑臂对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主控制器的振动影响,继而利于提高主控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用方形固定机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方形固定机架。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指利用无线遥控设备和自身的控制感应装置配合而进行控制的不载人飞行器。随着无人机飞行器技术的发展,因无人机飞行器具有机动灵活、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等优点,无人机飞行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和灾情巡查等工作场中,有效克服了有人驾驶飞机进行空中作业的不足。现有的无人机的螺旋桨支撑臂均是直接与固定无人机主控制器的盒体相连接,导致螺旋桨在飞行过程中,螺旋桨旋转产生的振动直接通过螺旋桨支撑臂传递到主控制器的盒体上,从而对主控制器产生一定的振动影响,在无人机长时间工作过程中,主控制器长时间受到振动影响,使得主控制器内部元件受到破坏,继而影响了主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方形固定机架,本固定机架中,在四个螺旋桨支撑臂上搭接有一个方形框架,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螺旋桨支撑臂产生的振动一部分传递到了方形框架上,从而减少了螺旋桨支撑臂对上壳体和下壳体振动的影响,继而减少了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的主控制器所受到的影响,继而利于提高主控制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用方形固定机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连接卡头、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杆和支撑腿,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连接通孔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的上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旋桨支撑臂,且相邻的两个螺旋桨支撑臂相互垂直分布,在每一个所述螺旋桨支撑臂上均卡置一所述连接卡头,在所述连接卡头的一端设置一连接插接孔,在所述连接卡头的另一端设置一连接插接块,在所述连接插接孔和连接插接块上均设置一第一定位螺纹孔,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与所述连接插接块相配合的插接槽,在所述插接槽上及第一连接管的两端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和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四个所述连接卡头实现依次间隔分布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接管、两个第一连接杆和四个连接卡头构成一个方形架,在每一个所述连接卡头的下部均设置一与所述连接插接块相邻的连接支耳,所述支撑腿包括倾斜连杆和支撑横杆,两个所述倾斜连杆并排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杆的圆周侧壁上,倾斜连杆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相应的连接支耳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呈相互对应的多边形状。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部设置有两个第三定位螺纹孔,且在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定位螺纹孔相贯通的过线槽。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卡头的中部的贯穿孔上套置一橡胶管,且橡胶管可套置在所述螺旋桨支撑臂上。进一步地,在两个相邻的倾斜连杆之间设置一加强杆,且加强杆的两端与设置在倾斜连杆上的卡箍相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套置一海绵套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维修便利;在实际应用中,螺旋桨旋转产生的振动直接传递到螺旋桨支撑臂上,因连接卡头直接紧密卡置在螺旋桨支撑臂上,且连接卡头与其两侧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一连接杆紧密连接,从而使得连接卡头对螺旋桨支撑臂上的振动波具有一定的过滤及扩散作用,继而减少了螺旋桨支撑臂对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振动影响,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的主控制器所受的振动影响减少,从而利于提高主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在连接卡头的中部的贯穿孔内设置的橡胶管利于连接卡头与螺旋桨支撑臂在螺旋桨支撑臂振动过程中始终与螺旋桨支撑臂紧密贴合,继而利于连接卡头实现对螺旋桨支撑臂上的振动波的过滤和扩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上壳体、11连接通孔、2下壳体、21螺旋桨支撑臂、3连接卡头、31定位插接孔、32定位插接块、33支撑支耳、34橡胶管、4第一连接管、5第一连接杆、51第三定位螺纹孔、52过线槽、61倾斜连杆、611卡箍、62支撑横杆、621海绵套管、63加强杆、101第一定位螺纹孔、102第二定位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3,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用方形固定机架(如图1所示),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连接卡头3、第一连接管4、第一连接杆5和支撑腿,在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11,通过螺栓贯穿所述连接通孔11实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固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无人机的主控制器卡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在所述下壳体2的上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旋桨支撑臂21,且相邻的两个螺旋桨支撑臂21相互垂直分布,在实际应用中,为便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与螺旋桨支撑臂21的固定连接,在此,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设置成多边形,具体的,可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设置成八边形,在实际应用中,螺旋桨支撑臂21远离下壳体2的一端用于设置驱动电机和螺旋桨,在每一个所述螺旋桨支撑臂21上均卡置一所述连接卡头3,在实际应用中,螺旋桨支撑臂21贯穿在连接卡头3上设置的贯穿孔内,为提高连接卡头3与螺旋桨支撑臂21的连接紧密强度,在此,在贯穿孔内设置一橡胶管34,螺旋桨支撑臂21套置在橡胶管34内,在所述连接卡头3的一端设置一连接插接孔31,在所述连接卡头3的另一端设置一连接插接块32,在所述连接插接孔31和连接插接块32上均设置一第一定位螺纹孔101,在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与所述连接插接块32相配合的插接槽,在所述插接槽上及第一连接管4的两端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螺纹孔101相对应的第二定位螺纹孔10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4和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通过四个所述连接卡头3实现依次间隔分布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接管4、两个第一连接杆5和四个连接卡头3构成一个方形架,具体的,第一连接管4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其两端的两个连接卡头3的连接插接孔31内,第一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卡扣在其两端的两个连接卡头3的连接插接块32上,通过螺栓相应的贯穿在第一定位螺纹孔101和第二定位螺纹孔102上,实现连接卡头3与第一连接管4和第一连接杆5的固定连接,在每一个所述连接卡头3的下部均设置一与所述连接插接块32相邻的连接支耳33,所述支撑腿包括倾斜连杆61和支撑横杆62,两个所述倾斜连杆61并排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杆62的圆周侧壁上,倾斜连杆61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用方形固定机架,其特征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连接卡头、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杆和支撑腿,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连接通孔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的上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旋桨支撑臂,且相邻的两个螺旋桨支撑臂相互垂直分布,在每一个所述螺旋桨支撑臂上均卡置一所述连接卡头,在所述连接卡头的一端设置一连接插接孔,在所述连接卡头的另一端设置一连接插接块,在所述连接插接孔和连接插接块上均设置一第一定位螺纹孔,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与所述连接插接块相配合的插接槽,在所述插接槽上及第一连接管的两端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和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四个所述连接卡头实现依次间隔分布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接管、两个第一连接杆和四个连接卡头构成一个方形架,在每一个所述连接卡头的下部均设置一与所述连接插接块相邻的连接支耳,所述支撑腿包括倾斜连杆和支撑横杆,两个所述倾斜连杆并排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杆的圆周侧壁上,倾斜连杆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相应的连接支耳固定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用方形固定机架,其特征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连接卡头、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杆和支撑腿,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连接通孔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的上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旋桨支撑臂,且相邻的两个螺旋桨支撑臂相互垂直分布,在每一个所述螺旋桨支撑臂上均卡置一所述连接卡头,在所述连接卡头的一端设置一连接插接孔,在所述连接卡头的另一端设置一连接插接块,在所述连接插接孔和连接插接块上均设置一第一定位螺纹孔,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与所述连接插接块相配合的插接槽,在所述插接槽上及第一连接管的两端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和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四个所述连接卡头实现依次间隔分布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接管、两个第一连接杆和四个连接卡头构成一个方形架,在每一个所述连接卡头的下部均设置一与所述连接插接块相邻的连接支耳,所述支撑腿包括倾斜连杆和支撑横杆,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猎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