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的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009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的配合结构,包括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其特征在于,前灯外壳的下部设有上下分布的一排卡块和一排卡扣,卡块上侧与前灯外壳上部之间形成卡缝,卡扣具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卡孔;前保险杠的上侧弯折形成翻边,前保险杠的上侧还设置有连接筋板,且连接筋板和翻边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位于翻边的下方;连接筋板远离前保险杠一侧的下侧对应卡扣上卡孔的位置设有凸块;前保险杠上侧的翻边卡入卡缝内,连接筋板卡入卡块与卡扣之间,并与卡扣的上侧紧贴,且连接筋板上的凸块卡入卡扣上的卡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保险杠采用双层翻边结构,把前灯外壳牢牢卡在双层翻边中间,使前灯外壳不能晃动,限位更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的配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的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许多年以前汽车前后保险杠是用钢板冲压成槽钢,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的,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现有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制成的,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一般汽车的塑料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但是,由于现有的前保险杠总成安装点的局限性,前保险杠与前大灯配合区域结构无法承受前保险杠总成重量,导致前保险杠会出现下坠的情况。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汽车前保险杠下坠的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的配合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汽车前保险杠下坠的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的配合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的配合结构,包括前灯外壳和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灯外壳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连接部,在该连接部上设有上下分布的一排卡块和一排卡扣,每排卡块和卡扣均为多个,所述卡块上侧与前灯外壳上部之间形成卡缝,所述卡扣具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卡孔;所述前保险杠的上侧弯折形成翻边,在翻边下方设有连接筋板,所述连接筋板远离前保险杠一侧的下侧对应卡扣上卡孔的位置设有凸块;所述前保险杠上侧的翻边卡入卡块上侧与前灯外壳之间形成的卡缝内,连接筋板卡入卡块与卡扣之间,并与卡扣的上侧紧贴,且连接筋板上的凸块卡入卡扣上的卡孔内,使前保险杠通过翻边、连接筋板、卡块以及卡扣的配合与前灯外壳相连。这样,前保险杠采用双层翻边结构,使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牢牢装配在一起,使前灯外壳的Z向不能晃动,限位更牢固;此外,前保险杠与前灯外壳采用自身卡结构安装,前保险杠上层翻边更深,能有效的防止前保险杠在受X方向力的作用下出现分型线外漏的情况。进一步地,所述翻边和所述连接筋板之间的安装空间内还设有若干限位板,限位板的上侧和翻边固接,限位板的下侧和连接筋板固接,二个限位板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以用于和所述卡块配合安装。这样,能有效防止前灯外壳的水平方向不能晃动,限位更加牢固。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下侧延伸至前灯外壳的下侧,使所述前灯外壳的下部呈阶梯状。这样,使汽车的外观品质更加地稳定。更进一步地,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扣错位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前保险杠与前大灯配合区域外观品质更加稳定。2.产品结构简单,不用新开前灯安装支架,有利于降低模具开发成本。3.安装方便,前保险杠总成直接扣在前大灯支架上面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的装配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连接筋板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卡块和翻边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卡扣和连接筋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前保险杠1;前灯外壳2;连接部3;卡块4;卡扣5;翻边6;连接筋板7;凸块8;限位板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的配合结构,包括前灯外壳2和前保险杠1,所述前灯外壳1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的下侧延伸至前灯外壳2的下侧,使所述前灯外壳2的下部呈阶梯状。这样,使汽车的外观品质更加地稳定。在该连接部3上设有上下分布的一排卡块4和一排卡扣5,每排卡块4和卡扣5均为多个,所述卡块4与所述卡扣5错位设置,所述卡块4上侧与前灯外壳2上部之间形成卡缝,所述卡扣5具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卡孔。所述前保险杠1的上侧弯折形成翻边6,在翻边6下方设有连接筋板7,所述连接筋板7远离前保险杠1一侧的下侧对应卡扣5上卡孔的位置设有凸块8。所述前保险杠1上侧的翻边6卡入卡块4上侧与前灯外壳2之间形成的卡缝内,连接筋板7卡入卡块4与卡扣5之间,并与卡扣5的上侧紧贴,且连接筋板7上的凸块8卡入卡扣5上的卡孔内,使前保险杠1通过翻边、连接筋板7、卡块4以及卡扣5的配合与前灯外壳2相连。其中,所述翻边6和所述连接筋板7之间的安装空间内还设有若干限位板9,限位板9的上侧和翻边6固接,限位板9的下侧和连接筋板7固接,二个限位板9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以用于和所述卡块4配合安装。这样,能有效防止前灯外壳的水平方向不能晃动,限位更加牢固。这样,前保险杠采用双层翻边结构,使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牢牢装配在一起,使前灯外壳的Z向不能晃动,限位更牢固;此外,前保险杠与前灯外壳采用自身卡结构安装,前保险杠上层翻边更深,能有效的防止前保险杠在受X方向力的作用下出现分型线外漏的情况。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的配合结构,包括前灯外壳和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n所述前灯外壳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连接部,在该连接部上设有上下分布的一排卡块和一排卡扣,每排卡块和卡扣均为多个,所述卡块上侧与前灯外壳上部之间形成卡缝,所述卡扣具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卡孔;/n所述前保险杠的上侧弯折形成翻边,在翻边下方设有连接筋板,所述连接筋板远离前保险杠一侧的下侧对应卡扣上卡孔的位置设有凸块;/n所述前保险杠上侧的翻边卡入卡块上侧与前灯外壳之间形成的卡缝内,连接筋板卡入卡块与卡扣之间,并与卡扣的上侧紧贴,且连接筋板上的凸块卡入卡扣上的卡孔内,使前保险杠通过翻边、连接筋板、卡块以及卡扣的配合与前灯外壳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灯外壳的配合结构,包括前灯外壳和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灯外壳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连接部,在该连接部上设有上下分布的一排卡块和一排卡扣,每排卡块和卡扣均为多个,所述卡块上侧与前灯外壳上部之间形成卡缝,所述卡扣具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卡孔;
所述前保险杠的上侧弯折形成翻边,在翻边下方设有连接筋板,所述连接筋板远离前保险杠一侧的下侧对应卡扣上卡孔的位置设有凸块;
所述前保险杠上侧的翻边卡入卡块上侧与前灯外壳之间形成的卡缝内,连接筋板卡入卡块与卡扣之间,并与卡扣的上侧紧贴,且连接筋板上的凸块卡入卡扣上的卡孔内,使前保险杠通过翻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功尚唐一文黄磊杨伟余水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