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开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54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表箱上预留孔位的工具。一种手动开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轴、支架、第二轴、主轴、主轴导向筒、推块、推块导向筒;第一手柄的上部成弯曲状,第一手柄的上端部安装有轮子,第一手柄的上部与第二手柄的前端部由第一轴铰接,第二手柄的前端与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推块导向筒固定在支架的前端部上,主轴导向筒固定在支架的后端部上,推块导向筒内设有推块通孔,主轴导向筒内设有主轴通孔,推块为圆柱形,推块位于推块通孔内,推块的后面中部与主轴的前端固定连接,主轴的后端部穿过主轴导向筒上的主轴通孔后,主轴的后端位于轮子的前侧。该开孔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开孔器
本技术属于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开表箱上预留孔位的工具。
技术介绍
电力表箱上预留有直径为40mm的孔位(用于PVC管穿过,而电线则从PVC管中穿过,将电线接入表箱),孔位处于封闭状态。现有方法是用锤子将孔位锤开,孔位不好开(锤子对准孔位有难度,有时容易锤偏),锤开后的孔的边缘留有毛刺、残片,严重影响PVC管穿过,即影响进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开孔器,该开孔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开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轴、支架、第二轴、主轴、主轴导向筒、推块、推块导向筒;第一手柄的上部成弯曲状,第一手柄的上端部安装有轮子,第一手柄的上部与第二手柄的前端部由第一轴铰接,第二手柄的前端与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推块导向筒固定在支架的前端部上,主轴导向筒固定在支架的后端部上,推块导向筒内设有推块通孔,主轴导向筒内设有主轴通孔,推块为圆柱形,推块位于推块通孔内,推块的后面中部与主轴的前端固定连接,主轴的后端部穿过主轴导向筒上的主轴通孔后,主轴的后端位于轮子的前侧。所述推块通孔、推块、主轴通孔、主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一手柄包括曲杆、右板、螺栓、左板;曲杆的上部成弯曲状,右板位于左板的右侧,曲杆的上端部位于右板的下端部与左板的下端部之间,曲杆的上端部与右板和左板由螺栓固定连接,右板与左板之间形成U形空间;右板的中部、左板的中部均设有第一轴孔,右板的上端部、左板的上端部均设有第二轴孔,第二手柄的前端穿过右板与左板的U形空间,第二手柄的前端部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轴的一端设有螺帽,第一轴的另一端部穿过右板、第二手柄、左板上的第一轴孔后旋上螺母;主轴的后端位于右板与左板的U形空间内,轮子上设有第二轴孔,第二轴的一端设有螺帽,第二轴的另一端部穿过右板、轮子、左板上的第二轴孔后旋上螺母;曲杆的下部套有绝缘套。推块的前端内为内斜面形成内斜刀口。推块的的外径为40mm,推块导向筒的推块通孔内径为40-41mm。所述第二手柄的后部套有绝缘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开孔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曲杆,2-第二手柄,3-第一轴,4-右板,5-螺栓,6-左板,7-支架,8-第二轴,9-主轴,10-主轴通孔,11-主轴导向筒,12-推块,13-推块通孔,14-推块导向筒,15-绝缘套,16-第一轴孔,17-第二轴孔,18-内斜刀口,19-轮子。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手动开孔器,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2、第一轴3、支架7、第二轴8、主轴9、主轴导向筒11、推块12、推块导向筒14、轮子19;第一手柄的上部成弯曲状,第一手柄的上端部安装有轮子19,第一手柄的上部与第二手柄2的前端部由第一轴3铰接(图1中的左边为前,图1的右边为后),第二手柄2的前端与支架7的后端固定连接(如焊接);推块导向筒14固定(如焊接)在支架7的前端部上,主轴导向筒11固定(如焊接)在支架7的后端部上,推块导向筒14内设有推块通孔13,主轴导向筒11内设有主轴通孔10,推块12为圆柱形(推块12的前、后面为圆形),推块12位于推块通孔13内,推块12的后面中部与主轴9的前端固定连接(如焊接),主轴9的后端部穿过主轴导向筒11上的主轴通孔10后,主轴9的后端位于轮子19的前侧(相接触,还可采用:主轴的后端部再与第一手柄的上端部由第二轴铰接)。所述推块通孔13、推块12、主轴通孔10、主轴9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如图2所示,第一手柄包括曲杆1、右板4、螺栓5、左板6;曲杆1的上部成弯曲状,右板4位于左板6的右侧,曲杆1的上端部位于右板4的下端部与左板6的下端部之间,曲杆1的上端部与右板4和左板6由螺栓5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2个螺栓,曲杆1的上端部、右板4的下端部、左板6的下端部均设用于螺杆穿过的螺杆通孔,螺杆的一端穿过后旋上螺母;曲杆1、右板4、左板6也可为一体结构),右板4与左板6之间形成U形空间;右板4的中部、左板6的中部均设有第一轴孔16,右板4的上端部、左板6的上端部均设有第二轴孔17,第二手柄2的前端穿过右板4与左板6的U形空间(图1中的左边为前,图1的右边为后),第二手柄2的前端部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轴的一端设有螺帽,第一轴的另一端部穿过右板4、第二手柄2、左板6上的第一轴孔后旋上螺母(即第一轴的中部为光杆,第二轴的另一端部设有外螺纹,实现铰接);主轴9的后端位于右板4与左板6的U形空间内(主轴9的后端位于轮子19的前侧,相接触),轮子19上设有第二轴孔,第二轴8的一端设有螺帽,第二轴的另一端部穿过右板4、轮子19、左板6上的第二轴孔后旋上螺母(即第二轴的中部为光杆,第二轴的另一端部设有外螺纹,实现轮子转动);曲杆1的下部套有绝缘套。如图3所示,推块12的前端内为内斜面形成内斜刀口18。推块12的的外径为40mm,推块导向筒14的推块通孔13内径为40-41mm。所述第二手柄2的后部套有绝缘套15。使用:将推块导向筒14对准电力表箱上预留的孔位,手握曲杆1和第二手柄2,曲杆1向上运动,第一手柄的上端向前运动,轮子19推动主轴9向前,推块12向前运伸出推块导向筒14,推块12的推力将预留孔位打开。由于推块12采用了内斜刀口18,很容易将孔位打开,带内斜刀口的推块12起到刀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开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2)、第一轴(3)、支架(7)、第二轴(8)、主轴(9)、主轴导向筒(11)、推块(12)、推块导向筒(14);第一手柄的上部成弯曲状,第一手柄的上端部安装有轮子(19),第一手柄的上部与第二手柄(2)的前端部由第一轴(3)铰接,第二手柄(2)的前端与支架(7)的后端固定连接;推块导向筒(14)固定在支架(7)的前端部上,主轴导向筒(11)固定在支架(7)的后端部上,推块导向筒(14)内设有推块通孔(13),主轴导向筒(11)内设有主轴通孔(10),推块(12)为圆柱形,推块(12)位于推块通孔(13)内,推块(12)的后面中部与主轴(9)的前端固定连接,主轴(9)的后端部穿过主轴导向筒(11)上的主轴通孔(10)后,主轴(9)的后端位于轮子(19)的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开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2)、第一轴(3)、支架(7)、第二轴(8)、主轴(9)、主轴导向筒(11)、推块(12)、推块导向筒(14);第一手柄的上部成弯曲状,第一手柄的上端部安装有轮子(19),第一手柄的上部与第二手柄(2)的前端部由第一轴(3)铰接,第二手柄(2)的前端与支架(7)的后端固定连接;推块导向筒(14)固定在支架(7)的前端部上,主轴导向筒(11)固定在支架(7)的后端部上,推块导向筒(14)内设有推块通孔(13),主轴导向筒(11)内设有主轴通孔(10),推块(12)为圆柱形,推块(12)位于推块通孔(13)内,推块(12)的后面中部与主轴(9)的前端固定连接,主轴(9)的后端部穿过主轴导向筒(11)上的主轴通孔(10)后,主轴(9)的后端位于轮子(19)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通孔(13)、推块(12)、主轴通孔(10)、主轴(9)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开孔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手柄包括曲杆(1)、右板(4)、螺栓(5)、左板(6);曲杆(1)的上部成弯曲状,右板(4)位于左板(6)的右侧,曲杆(1)的上端部位于右板(4)的下端部与左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忠亮黎汉兵周亚兵李军黄伟如胡东波齐维东江雁喆刘俊袁明子徐琨冯军张连好冯立文陈友东吴海辉袁启峥李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咸宁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