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挖孔桩钢筋笼辅助加工支架
本技术涉及钢筋笼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钢筋笼辅助加工支架。
技术介绍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采用人工挖土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其简单的工艺流程、较强的抗震能力和低廉的造价在高层建筑中被广泛应用。市场上出现的对于钢筋笼加工的设备主要有钢筋笼滚焊机,钢筋笼滚焊机虽然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但是其成本高昂,结构庞大复杂,往往需要平整的硬化场地作为钢筋笼的长期加工区,通常无法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笼的加工,并且异地加工不但增加运输成本而且影响施工周期,因此受成本、场地以及施工周期等因此的制约,大多数施工队伍往往不会购买钢筋滚焊机来加工钢筋笼。目前,大多数施工队伍在钢筋笼加工时除去加工钢筋所具备的切断机、调直机、弯曲机、套丝机等基本加工工具以及焊接工具外,完全采用人工制作方式,虽然成品钢筋笼满足验收要求,但是制作过程需要较多人员配合,在传统的钢筋笼人工制作过程中,一个钢筋笼一般由两名电焊工操作,其他操作人员负责安放钢筋,整体人员分配不协调,加工效率不高。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挖孔桩钢筋笼辅助加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壳体(1)、转环(2)和转杆(3),其中:/n所述弧形壳体(1)套设在所述转环(2)上,所述转环(2)相对于所述弧形壳体(1)可转动设置;所述转环(2)上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部(21),所有所述转杆(3)通过对应所述第一安装部(2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转环(2)上,所述转杆(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31),所述第二安装部(31)用于钢筋的可拆卸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人工挖孔桩钢筋笼辅助加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壳体(1)、转环(2)和转杆(3),其中:
所述弧形壳体(1)套设在所述转环(2)上,所述转环(2)相对于所述弧形壳体(1)可转动设置;所述转环(2)上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部(21),所有所述转杆(3)通过对应所述第一安装部(2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转环(2)上,所述转杆(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31),所述第二安装部(31)用于钢筋的可拆卸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桩钢筋笼辅助加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包括连接槽(211),所有所述连接槽(211)周向分布在所述转环(2)的内壁上,所述转杆(3)上设置有卡合件(32),所述卡合件(32)与对应所述连接槽(21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挖孔桩钢筋笼辅助加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32)的卡头与所述连接槽(211)形状配合;
所述连接槽(211)设置为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挖孔桩钢筋笼辅助加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上与所述转环(2)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3),所述第一安装槽(33)内设置有第一安装轴(34),所述卡合件(3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轴(34)上。
技术研发人员:翟永山,郑仔弟,陈文宝,邓学雨,谢剑飞,马黎,贾心宇,杨一然,王彬,丁玉,张晓燕,刘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