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色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200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色釜,包括水平设置的釜体,釜体内腔中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顶部与釜体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溢流口,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釜体的内腔分为三个脱色腔室,三个脱色腔室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三组活性炭填充组件,活性炭填充组件包括填充网筒、安装套筒和密封盖,填充网筒的筒壁上均布有网孔,填充网筒开口处设置有环状凸起;安装套筒固定在釜体的外壁上,安装套筒与釜体内腔相连通,安装套筒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连接法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脱色釜,可以实现对增塑剂物料的连续脱色,脱色效果彻底;便于对活性炭进行新旧更换,更换过程不会影响脱色过程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色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色釜,属于增塑剂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增塑剂的生产是先在反应釜中进行酯化反应,酯化过程中,为了使反应能够完全完成,要保持一种原材料过量,且为了使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及时排除,反应温度要保持很高,过高的反应温度致使原材料醇发生部分分解从而形成有色物质,该类有色物质通过简单的中和水洗无法除去,因此在增塑剂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有脱色这一步骤。传统的增塑剂脱色通常是通过物料泵将物料泵入脱色釜中,使用活性炭对物料进行脱色;现有技术中的脱色釜实现不了增塑剂物料的连续脱色,脱色效果得不到保证;脱色釜内的活性炭不便于进行新旧更换,更换过程会影响增塑剂物料脱色过程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色釜,可以实现对增塑剂物料的连续脱色,脱色效果彻底;便于对活性炭进行新旧更换,更换过程不会影响脱色过程的连续性。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色釜,包括水平设置的釜体,釜体内腔中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色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釜体(1),釜体(1)内腔中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顶部与釜体(1)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溢流口,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釜体(1)的内腔分为三个脱色腔室,三个脱色腔室分别是脱色腔室A(4)、脱色腔室B(5)和脱色腔室C(6),三个脱色腔室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三组活性炭填充组件(7),相邻两组活性炭填充组件(7)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活性炭填充组件(7)包括填充网筒(71)、安装套筒(74)和密封盖(75),填充网筒(71)呈试管状,填充网筒(71)的筒壁上均布有网孔(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色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釜体(1),釜体(1)内腔中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顶部与釜体(1)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溢流口,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釜体(1)的内腔分为三个脱色腔室,三个脱色腔室分别是脱色腔室A(4)、脱色腔室B(5)和脱色腔室C(6),三个脱色腔室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三组活性炭填充组件(7),相邻两组活性炭填充组件(7)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活性炭填充组件(7)包括填充网筒(71)、安装套筒(74)和密封盖(75),填充网筒(71)呈试管状,填充网筒(71)的筒壁上均布有网孔(72),填充网筒(71)开口处设置有环状凸起(73);所述安装套筒(74)固定在釜体(1)的外壁上,安装套筒(74)与釜体(1)内腔相连通,安装套筒(74)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连接法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色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75)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连接法兰,密封盖(75)底部的连接法兰与安装套筒(74)顶部的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菡李义田高祥吉代磊王德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元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