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封闭胸腔引流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145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封闭胸腔引流管接头。包括“T”形的接头本体,在接头本体的竖直部内设置分隔板,分隔板下端与接头本体有间距,形成“U”形通道,在与“U”形通道一端部正对的接头本体水平部上开设有穿孔,在与分隔板下端正对的且位于穿孔下方的“U”形通道的侧壁上设置凸台,在穿孔外侧对接设置固定柱,在固定柱内设置滑柱,在滑柱下端设置密封圈,凸台和分隔板之间的间距与密封圈相配合,在密封圈上表面与接头本体的水平部之间连接设置弹簧,在固定柱的上端设置固定帽,固定帽与固定柱螺纹连接,在固定帽下表面与滑柱的上端面之间设置连接轴,连接轴的上端与固定帽固接、下端与滑柱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封闭胸腔引流管接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封闭胸腔引流管接头。
技术介绍
胸腔引流管是胸外科常用的引流器具。由于胸腔是负压,胸腔不能与外界相通,否则容易出现气胸,因此,胸腔引流需要通过水来与空气隔绝,临床上使用的为水封装置,胸腔引流管通过接头与水封装置连通。虽然此种方式对于患者的胸腔引流以及疾病恢复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每当患者需要活动或做检查时,水封装置就成为累赘,为了拆下水封装置而又不使空气进入胸腔,医生往往要通过各种方式把胸腔引流管封闭,而不管是使用血管钳夹住还是用胶带封闭,操作都非常不方便。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可封闭胸腔引流管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的可封闭胸腔引流管接头。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封闭胸腔引流管接头,包括“T”形的接头本体,接头本体水平部的一端连接插管,在接头本体的竖直部内设置分隔板,分隔板上端与接头本体固接、下端与接头本体有间距、两侧边与接头本体密封固接,形成“U”形通道,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封闭胸腔引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的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水平部的一端连接插管,在接头本体(1)的竖直部内设置分隔板(3),分隔板(3)上端与接头本体(1)固接、下端与接头本体(1)有间距、两侧边与接头本体(1)密封固接,形成“U”形通道,在与“U”形通道一端部正对的接头本体(1)水平部上开设有穿孔,在与分隔板(3)下端水平正对的且位于穿孔下方的“U”形通道的侧壁上设置凸台(10),在穿孔外侧对接设置环形的固定柱(6),在固定柱(6)内侧设置滑柱(7),滑柱(7)与固定柱(6)滑动连接,在固定柱(6)与滑柱(7)之间设置密封垫,在滑柱(7)下端设置密封圈(4),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封闭胸腔引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的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水平部的一端连接插管,在接头本体(1)的竖直部内设置分隔板(3),分隔板(3)上端与接头本体(1)固接、下端与接头本体(1)有间距、两侧边与接头本体(1)密封固接,形成“U”形通道,在与“U”形通道一端部正对的接头本体(1)水平部上开设有穿孔,在与分隔板(3)下端水平正对的且位于穿孔下方的“U”形通道的侧壁上设置凸台(10),在穿孔外侧对接设置环形的固定柱(6),在固定柱(6)内侧设置滑柱(7),滑柱(7)与固定柱(6)滑动连接,在固定柱(6)与滑柱(7)之间设置密封垫,在滑柱(7)下端设置密封圈(4),凸台(10)和分隔板(3)之间的间距与密封圈(4)相配合,凸台(10)与分隔板(3)之间的两相对的“U”形通道的侧壁之间的间距与密封圈(4)相配合,在密封圈(4)上表面与接头本体(1)的水平部之间连接设置弹簧(5),在固定柱(6)的上方设置固定帽(8),在固定帽(8)的内表面和固定柱(6)的外表面设置螺纹,固定帽(8)与固定柱(6)螺纹连接,在固定帽(8)下表面与滑柱(7)的上端面之间设置与二者轴线共线的连接轴(13),连接轴(13)的上端与固定帽(8)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光王黎芳赵唯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