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吻合器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93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吻合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安装件和变径机构,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安装件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一组件位于第二组件和安装件之间,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孔径相等,且小于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变径机构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并与第二组件和安装件装配锁死,变径机构穿过第一安装孔并与第一组件转动装配;第一组件为抵钉座组件,第二组件为钉仓组件;或者第一组件为钉仓组件,第二组件为抵钉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变径机构快速实现抵钉座组件、钉仓组件、安装件之间的灵活装配,装配简单方便,避免装配过程中各零部件变形,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吻合器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吻合器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外科领域中,手术缝合切割常会用到吻合器。吻合器一般包括钉仓组件和抵钉座组件,缝合钉置于钉仓中,抵钉座上设有凹坑,当缝合钉被推出钉仓并穿过组织后,与抵钉座上对应的凹坑接触受力以实现成型。钉仓组件和抵钉座组件常通过安装件及铆钉来实现连接,由于要实现钉仓组件、抵钉座组件及安装件三者的连接,并要求较高的同轴度以使缝合钉被推出钉仓时可准确对位抵钉座上的凹坑;而且处于装配中部的钉仓组件或抵钉座组件要求可在一定角度内自由旋转,而处于装配外侧的抵钉座组件或钉仓组件同装配内侧的安装件需实现固定连接,因此对铆钉的加工精度和装配工艺要求较高。而目前该铆钉常采用带滚花的阶梯结构,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装配性差,在组装过程中特别容易使安装件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吻合器的连接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吻合器装配不便、零部件易变形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吻合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安装件和变径机构,所述第一组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组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件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组件位于第二组件和安装件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孔径相等,且小于第一安装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变径机构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并与第二组件和安装件装配锁死,所述变径机构穿过第一安装孔并与第一组件转动装配;所述第一组件为抵钉座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为钉仓组件;或者所述第一组件为钉仓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为抵钉座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变径机构快速实现抵钉座组件、钉仓组件、安装件之间的灵活装配,装配简单方便,避免装配过程中各零部件变形。可选地,所述变径机构包括弹性销和圆柱销,所述弹性销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圆柱销伸入弹性销内,并撑大弹性销外径使弹性销与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过盈配合。可选地,所述弹性销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结构,所述弹性销的侧壁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开槽。可选地,所述开槽相对的两个端面均为平面结构、或均为折弯面结构。可选地,当所述开槽相对的两个端面均为平面结构时,两个平面结构与弹性销轴线平行、或两个平面结构与弹性销轴线空间相交。可选地,所述开槽相对的两个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齿形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比第二安装孔的内径大0.05mm-0.15mm。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组件一端两侧的支耳上,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第二组件一端两侧的支耳上,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在安装件一端的两侧,第一安装孔位于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三安装孔为盲孔。可选地,还包括和安装件连接的管体。采用上述可选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装配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吻合器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吻合器的连接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吻合器的连接结构的变径机构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吻合器的连接结构的弹性销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吻合器的连接结构的弹性销的端面设有齿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1第二组件;11支耳;111第二安装孔;2第一组件;21支耳;211第一安装孔;3安装件;31第三安装孔;4管体;5弹性销;51开槽;511、512端面;6圆柱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吻合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组件2、第二组件1、安装件3、管体4和变径机构,第一组件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11,第二组件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11,安装件3上设有第三安装孔31,第一组件2位于第二组件1和安装件3之间,第二安装孔111和第三安装孔31的孔径相等,且小于第一安装孔211的孔径。为了保证第一组件2和第二组件1闭合时能够准确对位,第一安装孔211的内径比第二安装孔111的内径大0.05mm-0.15mm,包括端值0.05mm、0.15mm。第一安装孔211、第二安装孔111、第三安装孔31同轴设置,变径机构穿过第二安装孔111和第三安装孔31并与第二组件1和安装件3装配锁死,变径机构穿过第一安装孔211并与第一组件2转动装配,即装配在最外侧和最内侧的部件与变径机构锁死,装配在中间的部件与变径机构能够灵活的相对转动,采用该结构设计使得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安装件装配牢固,运行灵活稳定。其中,第一组件2为抵钉座组件,第二组件1为钉仓组件;或者第一组件2为钉仓组件,第二组件1为抵钉座组件,在本技术中,以第一组件2为钉仓组件,第二组件1为抵钉座组件为例进行阐述说明。第一组件2、第二组件1和安装件3通过变径机构连接在一起,管体4和安装件连接,吻合器的其它部件通过伸入管体带动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开闭配合进行手术缝合。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安装孔211设置在第一组件2一端两侧的支耳21上,第二安装孔111设置在第二组件1一端两侧的支耳11上,第三安装孔31设置在安装件3一端的两侧,两个支耳21之间设有间隙,两个支耳11之间设有间隙,第三安装孔31为盲孔,第一安装孔211位于第二安装孔111和第三安装孔31之间,即两个支耳21位于两个支耳11之间,第三安装孔31位于两个支耳21之间,第三安装孔采用盲孔避免圆柱销6在与弹性销5装配时因受力而穿过第三安装孔,避免圆柱销和弹性销装配后与其它部件干涉。如图1至图6所示,变径机构包括弹性销5和圆柱销6,弹性销5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结构,即弹性销5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为圆柱面。弹性销5的侧壁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开槽51,通过设置开槽51使得弹性销5受力能够改变直径大小,便于装配。弹性销5初始状态时的外径可以为第二安装孔内径的1倍~1.5倍,具有弹性形变空间,使得弹性销与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装配、锁死操作方便。先将弹性销5穿过第二安装孔111、第一安装孔211和第三安装孔31,圆柱销6的外径大于弹性销5装入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后的内径即可,使得圆柱销6伸入弹性销5内,弹性销5被圆柱销6胀开,弹性销外径变大便与第二安装孔111和第三安装孔31过盈配合,在第二安装孔111和第三安装孔31的限制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吻合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安装件和变径机构,所述第一组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组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件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组件位于第二组件和安装件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孔径相等,且小于第一安装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变径机构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并与第二组件和安装件装配锁死,所述变径机构穿过第一安装孔并与第一组件转动装配;/n所述第一组件为抵钉座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为钉仓组件;或者所述第一组件为钉仓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为抵钉座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吻合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安装件和变径机构,所述第一组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组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件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组件位于第二组件和安装件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孔径相等,且小于第一安装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变径机构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并与第二组件和安装件装配锁死,所述变径机构穿过第一安装孔并与第一组件转动装配;
所述第一组件为抵钉座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为钉仓组件;或者所述第一组件为钉仓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为抵钉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吻合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机构包括弹性销和圆柱销,所述弹性销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圆柱销伸入弹性销内,并撑大弹性销外径使弹性销与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吻合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销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结构,所述弹性销的侧壁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开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吻合器的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美珠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迈科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