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及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857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盖及锅具。其中,锅盖包括:盖体和支撑件;支撑件为条状结构并围设出避让空间,且支撑件包括固定段和支撑段,固定段与盖体的外周部相连,支撑段用于与盖体配合以支撑锅盖站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锅盖,通过在盖体外周部设置支撑件,支撑件能够与盖体相配合以使锅盖站立,减少了锅盖的占用空间,便于用户取放;同时由于支撑件为条状结构并围设有避让空间,条状结构不仅有助于节省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设计成不同的造型,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盖体,通用性较强;避让空间使得支撑件在移动锅盖的过程中可以当做提环使用,在悬挂收纳锅盖时又可以当做挂环使用,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盖及锅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盖及包括该锅盖的锅具。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锅具的锅盖在打开以后通常需要正向或反向卧放在台面,不仅占用空间多,而且不便于用户取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盖。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锅盖的锅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锅盖,包括:盖体;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条状结构并围设出避让空间,且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段和支撑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盖体的外周部相连,所述支撑段用于与所述盖体配合以支撑所述锅盖站立。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锅盖,包括盖体和支撑件。其中,支撑件为条状结构并围设有避让空间,支撑件包括固定段和连接段,通过将固定段固定安装在盖体的外周部(靠近盖体的外周缘),支撑段与盖体相配合以支撑锅盖站立(如支撑段与盖体之间形成支撑角度并分别支撑在台面上),减少了锅盖的占用空间,且便于用户取放。同时,由于支撑件设置在盖体的外周部,因此不影响锅盖的原有零件(如手柄),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锅盖,通用性较强,并且通过调整支撑件在盖体外周部的位置,可以实现不同直径的锅盖的直立放置,即同一支撑件可应用于不同直径的锅盖,兼容性强,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条状结构的设计不仅有助于节省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设计成不同的造型;避让空间使得支撑件在移动锅盖的过程中可以当做提环使用,在悬挂收纳锅盖时又可以当做挂环使用,应用范围广。值得说明的是,盖体的外周部,指的是靠近盖体的外周缘的部位。这样,支撑件的固定段与盖体的外周部相连,支撑件的支撑段能够与盖体形成一定角度,并与盖体的外周缘配合支撑锅盖站立。同时,也使得支撑件与盖体的中间区域的距离较远,因而不会不会影响锅盖的手柄等原有零件,也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锅盖。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锅盖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呈完整的环形结构;或者,所述支撑件呈具有断口的环形结构。支撑件呈完整的环形结构,完整的环形结构较为规整,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度,且完整的环形结构强度较高。由于环形结构较为简单,因此便于加工成型,适于批量生产。加工时,可以采用冲压、铸造等较为成熟的工艺进行加工。当然,支撑件也可以为局部具有断口的环形结构,具有局部断口的环形结构同样可以起到支撑锅盖的作用。此时,支撑件可以采用线材冲压或者锻压的方式制造。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结构为多边形结构。环形结构为多边形结构,如: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结构的其中一条边与盖体外周部固定连接,另外一条或多条边用于与盖体相配合以支撑锅盖,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加工成型。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多边形结构”只是示意支撑件的整体形状,表示支撑件的各段(即多边形结构的每条边)沿直线方向或大体沿直线方向延伸。由于支撑件的每一段实际为立体结构,段与段之间可以做圆角处理或倒角处理,每一段的边沿也可以做弯曲处理或者其他处理,比如支撑段的边缘做弯曲处理形成多个支撑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边数大于或等于4。当多边形的边数小于3时,无法形成环形结构;当多边形的边数等于3时,环形结构为三角形,则固定段与支撑段之间会形成夹角,既不利于支撑件均衡受力,也不利于支撑件与盖体可靠连接。当多边形的边数大于或等于4时,有助于提高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以及与盖体的连接可靠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边数为偶数。多边形的边数为偶数,使得多边形结构易于具有平行相对的两条边,则这两条边可以一条作为固定段,另一条作为支撑段,既有利于延长固定段的长度,以提高支撑件与盖体的连接可靠性,又有利于延长支撑段的长度,以提高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段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和/或所述支撑段设有多个支撑点,所述支撑点的位置高于所述支撑段上的其他点的位置。固定段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段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即:多边形结构具有相对平行的两条边,且相对平行的两条边可以分别作为支撑件的为固定段和支撑段,使得支撑件在支撑锅盖时受力较为平衡,支撑较为稳定。支撑段设有多个支撑点,支撑点的位置高于支撑段上的其他点的位置(在锅盖朝下平放在台面上的情况下),因而当锅盖直立时,支撑点的位置较低,能够与台面支撑配合,使锅盖直立,这减少了支撑段与台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降低对支撑段与台面接触部位的平整度的要求,防止因支撑段与台面接触部位不够平整导致锅盖直立时晃动,从而提高了支撑件对锅盖的支撑稳定性。当然,支撑段也可以设置支撑边或支撑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段为弯曲段,并向靠近所述锅盖的方向弯曲;和/或所述支撑段的支撑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点位于所述支撑段的两端。支撑段为弯曲段,并向靠近锅盖的方向弯曲,则在锅盖朝下平放在台面上的情况下,支撑段两端的位置较高能够与台面支撑配合,中间的位置较低不与台面接触,这减少了支撑段与台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降低对支撑段与台面接触部位的平整度的要求,防止因支撑段与台面接触部位不够平整导致锅盖直立时晃动,从而提高了支撑件对锅盖的支撑稳定性。支撑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点位于支撑段的两端,即支撑点为支撑段上距离锅盖外表面最远的点(最高点),确保在锅盖直立放置时,只有盖体的局部边缘和两个支撑点接触台面,使锅盖放置更稳定,特别是对于外表面需要喷涂的支撑件,在锅盖反复使用后支撑件表面的涂层不容易磨损,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段的长度在40mm至100mm的范围内;和/或所述盖体的口部设有向内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盖体围设出储存腔。支撑段的长度过小,则支撑点之间的距离过小,锅盖在直立放置时容易放不稳;支撑段的长度过大,则尺寸太大,一则影响锅盖的整体造型,二则浪费较多材料,使生产成本上升。此外,支撑段的长度在40mm至100mm的范围内(如40mm、60mm、80mm、100mm等)时,支撑件可以容纳多个手指,在拿取锅盖时,支撑件可以作为提环使用,扩展了应用范围。通过在盖体的口部设有向内弯折延伸的弯折部,一方面,弯折部在锅盖与锅身盖合时,可起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弯折部能够与盖体围设出储存腔,在锅盖直立放置时,盖体内表面的冷凝水会沿着内表面流落到储存腔内,而不会滴落到台面上,避免了对台面造成污染。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段设有固定孔,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对应的连接孔,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固定孔,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盖体紧固连接。通过在固定段上设置固定孔,在盖体上设置与固定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则支撑件与盖体装配时,只需将紧固件(如铆钉、螺钉、拉钉等)穿过固定孔和连接孔即可,装配效率较高,且便于安装和拆卸。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孔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n盖体;和/n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条状结构并围设出避让空间,且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段和支撑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盖体的外周部相连,所述支撑段用于与所述盖体配合以支撑所述锅盖站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和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条状结构并围设出避让空间,且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段和支撑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盖体的外周部相连,所述支撑段用于与所述盖体配合以支撑所述锅盖站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呈完整的环形结构;或者
所述支撑件呈具有断口的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结构为多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边数大于或等于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边数为偶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段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和/或
所述支撑段设有多个支撑点,所述支撑点的位置高于所述支撑段上的其他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段为弯曲段,并向靠近所述锅盖的方向弯曲;和/或
所述支撑段的支撑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点位于所述支撑段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慧民许智波姚亮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