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84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01
一种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包括机柜、储粉柜、供粉装置、送粉装置、容器回收仓、加热装置,落熟粉装置、升降装置、供碗装置、第一加料装置、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出粉装置、定量加汤装置和电控箱,储粉柜、供粉装置、送粉装置、容器回收仓依次上下设于机柜内的左部;加热装置、落熟粉装置、升降装置、供碗装置和电控箱设于机柜内右下部,第一加料装置、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出粉装置、定量加汤装置设于机柜内右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突破行业困境,在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基础上,利用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将螺蛳粉制作的每一步骤用机器替代,实现点餐、烹饪、出餐等全过程的无人化,既可解决螺蛳粉行业的发展瓶颈,又可满足消费者口感上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
技术介绍
螺蛳粉作为广西的代表性小吃,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近年来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广西新的产业增长点。螺蛳粉制作工艺包含称粉→烫粉→加酸笋→加木耳→加花生→加腐竹→烫青菜→加辣椒油→加汤水等,其工作步骤繁琐,特别是在用餐高峰期,员工劳动强度大,导致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招工难、离职率高、口感不稳定、成本居高不下、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因此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在螺蛳粉行业已经势在必行。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螺蛳粉自动售卖机,是自动售货机基础上改造增加制热功能,需要先将粉、配料等所有食材依次预先放到打包盒内,通过加注热水等方式实现自动煮熟,虽然实现了自动化,但是由于大幅改变了传统螺蛳粉工艺,其品相、口感都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同时前期备料需要大量的人工,导致推广困难。为突破行业困境,需要在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基础上,利用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将螺蛳粉手工制作的每一步骤用机器替代,实现从点餐、烹饪、出餐等全过程的无人化,即可解决螺蛳粉行业的发展瓶颈,又可满足消费者口感上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该机器人快速提供螺蛳粉现煮的热食,保持原有的口感和口味,并且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包括机柜和设于机柜内的储粉柜、供粉装置、送粉装置、容器回收仓、加热装置,落熟粉装置、升降装置、供碗装置、第一加料装置、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出粉装置、定量加汤装置和电控箱,所述机柜的上端设置抽风机,机柜的正面设置出餐口、点餐器和扫描支付口;所述的储粉柜、供粉装置、送粉装置、容器回收仓依次上下设置于机柜内的左部;储粉柜内设有多个装有米粉的容器,多个容器上下堆叠,容器通过下方的供粉装置依次转送至送粉装置,送粉装置包括可逆输送机和翻转机构,可逆输送机将容器输送至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将容器内的米粉翻转至加热装置内,并将容器回收至容器回收仓;所述的加热装置、落熟粉装置、升降装置、供碗装置和电控箱设于机柜内的右下部,加热装置设于送粉装置翻转机构的侧边,落熟粉装置设于加热装置上,用于将加热后的米粉转送至升降装置上的碗内;所述的升降装置位于落熟粉装置侧边,供碗装置位于升降装置侧边,用于将碗放置于升降装置上;所述的第一加料装置、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出粉装置、定量加汤装置设于机柜内的右上部,出粉装置设于升降装置输出端和出餐口之间,第一加料装置、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和定量加汤装置均设于出粉装置的侧边且其出料口均设于出粉装置的上方,用于将配料加入出粉装置的碗内。所述储粉柜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容器落至供粉装置的落料孔,供粉装置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夹紧机构,两个夹紧机构设于储粉柜底板落料孔的下方,两个夹紧机构之间设置固定板,每个夹紧机构包括夹紧驱动器和夹板,夹紧驱动器固定在固定板上且为双向驱动,夹板设有两块,夹紧驱动器驱动两块夹板对容器夹紧或松开,两个夹紧机构的夹紧或松开的动作交错。所述送粉装置的可逆输送机设于夹紧机构的下方,翻转机构设于可逆输送机一端,翻转机构包括直线移动机构和转动机构,直线移动机构包括丝杆Ⅰ、丝杆驱动器Ⅰ和丝杆架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驱动器和容器承接框,转动驱动器通过座板连接在丝杆上,转动驱动器输出端连接容器承接框,容器承接框设置有用于收置容器的承接孔,承接孔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容器的卡容器伸缩机构。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和设于加热筒内的加热器、温度检测器和液位检测器,加热筒设于翻转机构的一侧,加热筒设置有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流口,加热器、温度检测器和液位检测器均和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的落熟粉装置包括粉篓、粉篓升降器、粉篓挡板、粉篓滑槽和滑槽驱动器,所述的粉篓倾斜设置在加热筒内,粉篓在粉篓升降器的驱动下上下滑动在加热筒内,粉篓升降器设置在加热筒外侧;所述的粉篓挡板位于粉篓低端侧,粉篓挡板上部设置开口,粉篓滑槽转动连接在粉篓挡板中部,滑槽驱动器设于粉篓挡板上,用于驱动粉篓滑槽的转动。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丝杆Ⅱ丝杆架Ⅱ、丝杆驱动器Ⅱ和水平输送机,丝杆架Ⅱ竖直固定在机柜底板上,丝杆Ⅱ和丝杆驱动器Ⅱ均连接在丝杆架Ⅱ上,水平输送机横向连接在丝杆Ⅱ上,丝杆驱动器Ⅱ驱动丝杆Ⅱ转动从而带动水平输送机上下升降,水平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和出粉装置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的供碗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杆Ⅲ、丝杆架Ⅲ和丝杆驱动器Ⅲ和横向设置的丝杆Ⅳ、丝杆架Ⅳ和丝杆驱动器Ⅳ,丝杆Ⅲ上连接有碗托板,丝杆Ⅳ上连接有吸附支撑板,吸附支撑板固定有升降器,升降器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碗的吸盘。所述的第一加料装置包括料仓、传输机、料槽Ⅰ、料槽推板Ⅰ和推板驱动器Ⅰ,料仓、传输机和料槽Ⅰ上下设置,料仓和传输机均设为多个,料仓出料口与传输机的进口连接,传输机的出口和料槽Ⅰ连通,料槽推板Ⅰ在推板驱动器Ⅰ的推动下滑动在料槽Ⅰ内,推板驱动器Ⅰ连接在料槽Ⅰ侧壁,料槽Ⅰ的出口端设置在出粉装置的上方。所述的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包括底板、转板、腐竹电机、转板电机、多个腐竹直筒、料槽Ⅱ、料槽推板Ⅱ和推板驱动器Ⅱ,腐竹电机和转板电机设于底板的下表面,转板设于底板上表面,多个腐竹直筒设于转板上,料槽Ⅱ、料槽推板Ⅱ和推板驱动器Ⅱ设置在直筒上端;转板电机输出端连接转板,驱动转板转动在底板上;腐竹电机输出端连接腐竹推板,转板上设置与直筒相通的通孔,腐竹电机驱动腐竹推板穿过通孔推动直筒内的腐竹到上端的料槽Ⅱ内;料槽推板Ⅱ在推板驱动器Ⅱ驱动下滑动在料槽Ⅱ内,推板驱动器Ⅱ连接在机柜侧板上,料槽Ⅱ的出口设置在出粉装置上方。所述的定量加汤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汤水的保温容器、输送泵和电磁阀,输送泵通过胶管将保温容器内的汤水输送至出粉装置上的碗内,通过电磁阀实现汤水定量输送,输送泵和电磁阀均与电控箱连接;所述的出粉装置为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一端位于升降装置出料端,另一端延伸至出餐口;出餐口设置自动开关门。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能够自动制作螺蛳粉,现煮现卖,保持了螺蛳粉的口感和口味,速度快,和现有技术相比,不用人工操作,占地面积小,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供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送粉装置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落熟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供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腐竹定量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一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本说明中的左部、右下部、右上部均以图2中的方位为准。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和设于机柜内的储粉柜、供粉装置、送粉装置、容器回收仓、加热装置,落熟粉装置、升降装置、供碗装置、第一加料装置、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出粉装置、定量加汤装置和电控箱,所述机柜的上端设置抽风机,机柜的正面设置出餐口、点餐器和扫描支付口;所述的储粉柜、供粉装置、送粉装置、容器回收仓依次上下设置于机柜内的左部;储粉柜内设有多个装有米粉的容器,多个容器上下堆叠,容器通过下方的供粉装置依次转送至送粉装置,送粉装置包括可逆输送机和翻转机构,可逆输送机将容器输送至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将容器内的米粉翻转至加热装置内,并将容器回收至容器回收仓;所述的加热装置、落熟粉装置、升降装置、供碗装置和电控箱设于机柜内的右下部,加热装置设于送粉装置翻转机构的侧边,落熟粉装置设于加热装置上,用于将加热后的米粉转送至升降装置上的碗内;所述的升降装置位于落熟粉装置侧边,供碗装置位于升降装置侧边,用于将碗放置于升降装置上;所述的第一加料装置、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出粉装置、定量加汤装置设于机柜内的右上部,出粉装置设于升降装置输出端和出餐口之间,第一加料装置、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和定量加汤装置均设于出粉装置的侧边且其出料口均设于出粉装置的上方,用于将配料加入出粉装置的碗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和设于机柜内的储粉柜、供粉装置、送粉装置、容器回收仓、加热装置,落熟粉装置、升降装置、供碗装置、第一加料装置、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出粉装置、定量加汤装置和电控箱,所述机柜的上端设置抽风机,机柜的正面设置出餐口、点餐器和扫描支付口;所述的储粉柜、供粉装置、送粉装置、容器回收仓依次上下设置于机柜内的左部;储粉柜内设有多个装有米粉的容器,多个容器上下堆叠,容器通过下方的供粉装置依次转送至送粉装置,送粉装置包括可逆输送机和翻转机构,可逆输送机将容器输送至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将容器内的米粉翻转至加热装置内,并将容器回收至容器回收仓;所述的加热装置、落熟粉装置、升降装置、供碗装置和电控箱设于机柜内的右下部,加热装置设于送粉装置翻转机构的侧边,落熟粉装置设于加热装置上,用于将加热后的米粉转送至升降装置上的碗内;所述的升降装置位于落熟粉装置侧边,供碗装置位于升降装置侧边,用于将碗放置于升降装置上;所述的第一加料装置、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出粉装置、定量加汤装置设于机柜内的右上部,出粉装置设于升降装置输出端和出餐口之间,第一加料装置、腐竹定量加料装置和定量加汤装置均设于出粉装置的侧边且其出料口均设于出粉装置的上方,用于将配料加入出粉装置的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粉柜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容器落至供粉装置的落料孔,供粉装置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夹紧机构,两个夹紧机构设于储粉柜底板落料孔的下方,两个夹紧机构之间设置固定板,每个夹紧机构包括夹紧驱动器和夹板,夹紧驱动器固定在固定板上且为双向驱动,夹板设有两块,夹紧驱动器驱动两块夹板对容器夹紧或松开,两个夹紧机构的夹紧或松开的动作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粉装置的可逆输送机设于夹紧机构的下方,翻转机构设于可逆输送机一端,翻转机构包括直线移动机构和转动机构,直线移动机构包括丝杆Ⅰ、丝杆驱动器Ⅰ和丝杆架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驱动器和容器承接框,转动驱动器通过座板连接在丝杆上,转动驱动器输出端连接容器承接框,容器承接框设置有用于收置容器的承接孔,承接孔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容器的卡容器伸缩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和设于加热筒内的加热器、温度检测器和液位检测器,加热筒设于翻转机构的一侧,加热筒设置有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流口,加热器、温度检测器和液位检测器均和电控箱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超岑贤生李天生余星龄黄瑞庆韦承棋吴梦韵蓝坚徐彬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蓝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