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敏角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72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敏角度传感器,它是利用磁敏电阻效应的磁电变换元件的工作原理,由轴磁组件、芯片、补偿电路及外壳组件所构成,其特征是轴磁组件磁铁是采用L型结构,并用胶粘接在磁铁上,芯片与磁铁间距小,外壳组件中的支架有月形槽,便于转动支架设调零点,有指零功能,使用方便。具有制作工艺简捷、结构紧凑、磁铁安装牢固、可靠性高、线性好、转动频响达100Hz与灵敏度高、噪声小、寿命长、成本低及易于实施等特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敏角度传感器本技术属于电子传感器
,特别涉及一种磁敏角度传感器,它用于测量角度、位置及位移等非电量,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目前,现有技术医用心电图机的磁敏角度传感器,主要有日本产品CP-2U型及LPO5D3H1A型传感器。该产品存在制作工艺极为复杂、机械零件加工难度较大以及成本昂贵等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对于开发研制出一种制作工艺简洁、机械零件加工较方便以及成本较低的磁敏角度传感器、是十分必要的。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在于提供一种磁敏角度传感器。它主要由轴磁组件、芯片、补偿电路以及外壳等所构成。具有制作工艺简洁、结构牢固性好、可靠性高、有指零功能、线性度好、灵敏度高、温度系数小、适用范围宽、寿命长、成本较低以及易于生产实施等特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方案是:它是利用磁阻效应的磁电变换元件的工作原理。在说明书附图中,图1给出该磁敏角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它主要由轴磁组件、芯片(8)、补偿电路(11)(如图3所示)以及外壳组件4个部分所构成。其中:轴磁组件是由轴(1)、2个D1000083轴承(2)、轴座(3)、卡圈和垫圈(4)、M1.4螺钉(5)、L型结构的磁铁座(6)以及磁铁(7)所构成。芯片(8)是由采用磁敏材料半导体单晶锑化铟(Insb)或采用强磁性如(Ni-Fe)磁敏薄膜材料、基片、盖片以及铁柱(9)等所构成。补偿电路(11)如图3所示。外壳组件是由外壳(13)、2个M2长螺钉(14)、胶木支架(15)、2个埋头螺钉(16)以及接地线(17)等所构成。将上述装配好的4个部分组件,然后按照图1进行总装配,即构成该磁敏角度传感器。有关图1、图2、以及图3的具体结构特征和实施方案,在说明书附图说明中加以说明。-->本技术的优点:该磁敏角度传感器是利用磁阻效应的磁电变换元件的工作原理,它是按照图1、图2以及图3先分别装配好轴磁组件、芯片(8)、补偿电路(11)(如图3所示)以及外壳组件4个部分,然后按照图1进行总装配,即构成该磁敏角度传感器。其中轴(1)是通过M1.4螺钉(5)与L型结构的磁铁座(6)联接,使轴(1)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均小于0.01mm,L型的磁铁座(6)是采用3号胶粘接固定在磁铁(7)上,并通过2个M2的长螺钉(14)使胶木支架(15)与轴座(3)固定,在支架(15)上有月形槽,以便于转动支架(15)调零点,使之有指零功能(即电学零点与机械零点合一),当心电图机的笔头插入装配孔(1-1)(为机械零点),且垂直于按装孔2×M3螺孔(3-1)时,其电学输出为零,在调试心电图机时,无须调零点,使用极其方便。其制作工艺十分简洁,结构紧凑,磁铁(7)按装牢固性好,降低机械零件加工的难度,使制作成本降低。芯片(8)的磁敏材料上制作有上千根宽为15-20微米,长为0.15毫米的铟短路条,它是用特有的新工艺化学电镀方法制作的,以提高芯片(8)的线性度和灵敏度。芯片(8)是用3号胶粘接固定在铁柱(9)上,芯片(8)与磁铁(9)的间距是控制在0.1-0.2mm之间,保证一致性和对中心好,使该产品性能一致性好。因此,它具有制作工艺简洁、结构紧凑、机械零件加工较方便、磁铁按装牢固性好、可靠性高、有指零功能、分辨率高、转动力矩小0.5gcm、线性度高、转动频响可达100Hz与灵敏度高、温度系数小、噪声小、寿命长、成本较低以及易于生产实施等特点。该磁敏角度传感器,适用于国内外的单导或多导的心电图机、找平仪以及倾角仪等自动控制的仪器中。主要技术参数有:A、工作直流电压Uin=5伏;B、输入电阻≥3KΩ±20%、输出电阻<16KΩ;C、灵敏度S=2.2—3%Uin/10°;D、线性度L≤1%FS;-->E、工作角度90°、45°、30°角;F、零点温漂≤0.05%/℃;G、温度系数≤0.03%/℃;H、工作温度0-50℃;J、电学零点与机械零点误差≤5mv;K、力矩0.5gcm及转动频响100HZ。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和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给出该磁敏角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给出图1的俯视图以及图3给出补偿电路(11)的工作原理图。图1主要由轴磁组件、芯片(8)、补偿电路(11)以及外壳组件4个部分所构成。它是按照图1、图2以及图3先分别装配好上述4个部分,然后按照图1进行总装配,即构成磁敏角度传感器。先装配4个部件:(一)、轴磁组件是由轴(1)通过2个D1000083轴零(2)与轴座(3)联接,用卡圈和垫圈(4)固定,并通过M1.4螺钉(5)与L型结构的磁铁座(6)联接,使轴(1)的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均小于0.01mm,L型的磁铁座(6)是采用3号胶粘接固定在磁铁(7)上,磁铁(7)是采用钐钴合金材料,即装配好轴磁组件。(二)、芯片(8)是采用磁敏材料半导体单晶锑化铟(Insb)或采用强磁性如(Ni-Fe)磁敏薄膜材料、基片、盖片以及铁柱(9)等所构成,四周用胶密封。芯片(8)的磁敏材料上制作有上千根宽为15-20微米,长为0.15毫米的铟短路条,它是采用特有的新工艺化学电度方法制作的,电镀溶液是由硫酸铟(4-6g)、硫酸钠(0.7-1.2g)和130毫升左右的去离子水所组成。最后用3号胶将芯片(8)粘接固定在铁柱(9)上,并在其周围用焊片(10)焊牢固定。(三)、补偿电路(11)如图3所示,它由磁敏薄膜电阻MR1、MR2金属薄膜电阻R1、R2、R3,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以及3根不同颜色的外引线(12)(分别I红色、II为兰色、III为黑色)等所构成。其中:MR1+MR2≥3KΩ,(MR1-MR2)/MR1≤2%,R1或R2=30-150KΩ,R3=1-30KΩ,-->RT=3-30KΩ。(四)、外壳组件是由外壳(13)、2个M2长螺钉(14)、胶木支架(15)、2个埋头螺钉(16)以及接地线(17)等所构成。然后进行总装配:先将补偿电路(11)按装在胶木支架(15)上的5个焊孔上,支架(15)的中心孔是按装带芯片(8)的铁柱(9),使芯片(8)与磁铁(7)的间距控制在0.1-0.2mm之间,保证一致性和对中心好,使该产品性能一致性好。最后将轴磁组件中的轴座(3)通过2个长螺钉(14)与胶木支架(15)固定,在支架(15)上设有月形槽,以便于转动支架(15)调零点,使之有指零功能。即装配好该磁敏角度传感器。其中外壳(13)的直径为23mm,长度小于28mm。在轴(1)上有直径4.4mm的孔(1-1)和轴座(3)上有2个M3的螺孔(3-1)均为按装孔。磁铁座(6)和磁铁(7)均采用钐钴合金磁性材料,3号胶为商品化产品。    按照上述制作即构成本技术——一种磁敏角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磁敏角度传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敏角度传感器,主要由轴磁组件、芯片(8)、补偿电路(11)以及外壳组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轴磁组件由轴(1)、2个D1000083轴承(2)、轴座(3)、卡圈和垫圈(4)、M1.4螺钉(5)、L型结构的磁铁座(6)以及磁铁(7)所构成,L型结构的磁铁座(6)是采用3号胶粘接固定在磁铁(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磁敏角度传感器,主要由轴磁组件、芯片(8)、补偿电路(11)以及外壳组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轴磁组件由轴(1)、2个D1000083轴零(2)、轴座(3)、卡圈和垫圈(4)、M1.4螺钉(5)、L型结构的磁铁座(6)以及磁铁(7)所构成,L型结构的磁铁座(6)是采用3号胶粘接固定在磁铁(7)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芯片(8)是采用磁敏材料半导体单晶锑化铟(Insb)或采用强磁性(Ni-Fe)磁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锡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中联工贸公司吴锡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