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装置、服务器机柜系统及故障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674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服务器机柜系统及故障处理方法,涉及制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设备可靠性不足、维护不便、容错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包括:供冷干路、回流干路、至少两个冷源,相同数量个供冷支路、回流支路及换热单元;其中,所述冷源并联对接于所述供冷干路及所述回流干路;所述供冷干路上并联设有多个所述供冷支路,且多个所述供冷支路分别与多个所述换热单元对接;所述回流干路上并联设有多个所述回流支路,且多个所述回流支路分别与多个所述换热单元一一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却装置可避免当整个装置中的某一部分出现故障时,而导致整个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从而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容错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装置、服务器机柜系统及故障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服务器机柜系统及故障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IT行业的发展,服务器机柜的散热密度越来越大,传统的机柜散热密度大多在5kW左右,且一般通过风冷的方式对服务器机柜进行散热。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高热密度的机柜已经达到20kW,甚至于已达到30kW;因此,传统的散热方式已不能满足高热密度机柜的散热需求,为了提升散热效果,现有技术开始使用制冷的方式对高热密度机柜进行散热;例如,采用制冷设备通过热管的形式将冷源输送至服务器机柜处,以对服务器机柜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一个制冷设备为多个服务器机柜进行散热,但是由于整个散热管路过于庞大,当散热管路中的某个点出现故障时,例如堵塞;会造成整个散热管路无法正常使用,从而无法对服务器机柜进行散热,甚至造成服务器的瘫痪。另外,当散热管路中出现泄漏等情况时,并不能被工作人员及时得知,同时也就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来维持制冷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散热设备仍存在可靠性不足、维护不便、容错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便于维护、容错率高的冷却装置、服务器机柜系统及故障处理方法。一种冷却装置,包括:供冷干路、回流干路、至少两个冷源,相同数量个供冷支路、回流支路及换热单元;其中,所述冷源并联对接于所述供冷干路及所述回流干路;所述供冷干路上并联设有多个所述供冷支路,且多个所述供冷支路分别与多个所述换热单元一一对接;所述回流干路上并联设有多个所述回流支路,且多个所述回流支路分别与多个所述换热单元一一对接;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检测器,用于监测供冷干路、回流干路、供冷支路、回流支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中是否存在泄漏点;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控制阀,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多个所述控制阀的开闭。作为示例,多个所述控制阀分别位于管路中的连接处的两侧。作为示例,所述冷却装置具有两个所述冷源;所述供冷干路和所述回流干路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冷源对接;所述供冷干路和所述回流干路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冷源对接。作为示例,多个所述供冷支路均匀分布在所述供冷干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多个所述回流支路均匀分布在所述回流干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作为示例,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作为示例,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冷源相同数量的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置在所述供冷干路上并分别靠近所述冷源设置,用于调节所述冷源的输出流量。作为示例,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设置在所述供冷干路上,且相邻设置的两供冷支路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阀体。作为示例,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供冷支路相同数量的第三阀体,每个所述供冷支路上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三阀体。作为示例,所述冷源为冷水机组、冷却塔、干冷器、氟泵中的任意一种。一种服务器机柜系统,包括服务器机柜,其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换热单元用于对所述服务器机柜进行冷却。作为示例,所述服务器机柜的背板上设有一个所述换热单元。一种用于冷却装置的故障处理方法,包括:监测管路中是否存在故障点;若监测到故障点,则控制位于故障点两侧的控制阀关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却装置可避免当整个装置中的某一部分出现故障时,而导致整个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从而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容错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冷却装置中出现故障点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冷却装置中的冷源出现故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机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故障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包括:供冷干路、回流干路、至少两个冷源,相同数量个供冷支路、回流支路及换热单元;其中,冷源并联对接于供冷干路及回流干路;供冷干路上并联设有多个供冷支路,且多个供冷支路分别与多个换热单元一一对接;回流干路上并联设有多个回流支路,且多个回流支路分别与多个换热单元一一对接;进一步的,冷却装置还包括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检测器,用于监测供冷干路、回流干路、供冷支路、回流支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中是否存在泄漏点;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控制阀,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多个控制阀的开闭。具体的,至少两个冷源用于(通过冷却介质,如水、氟利昂等)向供冷干路供冷,并分流至每个供冷支路;冷却介质流经换热单元后升温,并分别通过对应的回流支路汇入回流干路,然后回流至冷源对冷却介质进行降温,完成整个循环过程。其中,至少两个冷源并联设置于供冷干路,用于对供冷干路换热单元供冷,以当其中一个或多个冷源出现故障时,剩余的冷源仍能对供冷干路(换热单元)实现全面的供冷;进一步的,供冷支路与相对应的换热单元的入口对接,回流支路与相对应的换热单元的出口对接,使得换热单元通过供冷支路和回流支路并联设置于供冷干路和回流干路中(即冷却装置整体上采用环网布局的形式),以当其中一个或者换热单元出现故障时,其他的换热单元仍能正常工作,避免换热单元之间相互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细实线表示供冷干路和供冷支路,虚线表示回流干路和回流支路。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实施中,冷却装置具有两个冷源(冷源1和冷源2);供冷干路和回流干路的第一端(图中所示的左端)与其中一个冷源(冷源1)对接;供冷干路和回流干路的第二端(图中所示的右端)与另一个冷源(冷源2)对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一共具有八个换热单元,每个换热单元由距离较近的冷源供冷,即,左侧的四个换热单元由冷源1进行供冷,右侧的四个换热单元由冷源2进行供冷。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图2中示出了供冷干路上出现了故障点X,阻碍了供冷干路中冷却介质的流通;在该情况下,左侧的两个换热单元仍能继续由冷源1进行供冷,右侧的六个换热单元则由冷源2进行供冷。从而保证了各个换热单元仍能正常工作。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流量进行调节,可在冷凝干路上设置两个第一阀体(图中未示出),用于分别控制冷源1和冷源2的输出流量。具体的,如图1所示,当冷却装置中无故障点时,可通过调节两个第一阀体,使得冷源1与冷源2的输出流量相同,以保证流入每个换热单元的冷却介质的流量是相同的。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冷干路、回流干路、至少两个冷源,相同数量个供冷支路、回流支路及换热单元;/n其中,所述冷源并联对接于所述供冷干路及所述回流干路;/n所述供冷干路上并联设有多个所述供冷支路,且多个所述供冷支路分别与多个所述换热单元一一对接;/n所述回流干路上并联设有多个所述回流支路,且多个所述回流支路分别与多个所述换热单元一一对接;/n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n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检测器,用于监测供冷干路、回流干路、供冷支路、回流支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中是否存在泄漏点;/n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控制阀,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多个所述控制阀的开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冷干路、回流干路、至少两个冷源,相同数量个供冷支路、回流支路及换热单元;
其中,所述冷源并联对接于所述供冷干路及所述回流干路;
所述供冷干路上并联设有多个所述供冷支路,且多个所述供冷支路分别与多个所述换热单元一一对接;
所述回流干路上并联设有多个所述回流支路,且多个所述回流支路分别与多个所述换热单元一一对接;
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检测器,用于监测供冷干路、回流干路、供冷支路、回流支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中是否存在泄漏点;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控制阀,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多个所述控制阀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中的连接处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具有两个所述冷源;
所述供冷干路和所述回流干路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冷源对接;
所述供冷干路和所述回流干路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冷源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供冷支路均匀分布在所述供冷干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多个所述回流支路均匀分布在所述回流干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路路万积清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