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用基材的制备方法、基材及印刷电路板技术

技术编号:251267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6
本申请涉及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基材的制备方法、基材以及印刷电路板。制造方法包括:对与金属箔相连接的电介质层朝向金属箔的一侧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形成若干突起;对金属箔的一侧表面进行粗糙处理;电介质层和金属箔进行层叠形成积层结构体,其中电介质层经表面处理过表面和金属箔经粗糙处理后的表面相对贴合;积层结构体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热加压,冷却后即得基材。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可以使得氟系树脂与金属箔之间具有稳定的结合力,一方面无需采用较高的温度进行压合,避免了金属箔氧化以及陶瓷填充剂的细微气体喷出,另一方面无需使用粘合剂,使得基材可以保持较优的介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电路板用基材的制备方法、基材及印刷电路板
本申请涉及电路板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基材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基材以及包括该基材的印刷电路板。
技术介绍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基材中通常使用各种耐热高分子绝缘树脂来作为电介质结构,例如适合高频带宽印刷电路板用的基材往往使用低损耗系数的聚四氟乙烯(PTFE)以及含有玻璃纤维的聚四氟乙烯(PTFEGlasscloth)等氟乙烯树脂,在其上下积层像铜、铝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箔,从而获得印刷电路板用覆铜(铜箔)板或覆铝箔板。现有技术中的基材(例如覆铜板)通常采用如下的利用环氧树脂的方法制备得到:用玻璃织物浸泡环氧树脂;将被浸泡后的纤维干燥后去除其他有机溶剂;使树脂由硬化状态转换成半硬化状态的胶片;将具有导电性金属箔积层的阶段。另外,当利用氟系树脂来制造覆铜板等基材时,由于氟系树脂是热塑性树脂,其物理上有很低的表面能量,不容易和其他物质粘在一起,所以通常难以直接将氟系树脂和导电性的金属箔粘在一起。因此,像上述情况一样,如果将导电性的金属箔直接贴在树脂上,那么就会出现粘合力低等诸多问题。为了将氟系树脂和其他物质(金属箔)粘合,到目前为止,主要具有过度使用温度的工艺条件或在氟系树脂上使用熔点较低的热塑性树脂粘合层等方法。如果使用温度过高的工艺条件,则可能会发生金属箔氧化的二次问题,而且为了提高性能二需要使用陶瓷填充剂的话,填充剂中可能会喷出细微气体,导致覆铜板等基材在被作为印刷电路板来进行加工使用时容易发生耐热的问题。另外,如果使用熔点较低的粘合层,不仅会干扰氟系树脂所具有的优秀的电气特性,而且也很有可能会因过低的工艺温度,而导致氟系树脂的内层之间的结合力出现问题。因此,需要针对现有的制备工艺,提出一种对于氟系树脂上采取不使用熔点较低的热固化树脂、粘贴胶片或粘合剂,而是直接放置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箔,使其与氟系树脂积层在一起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基材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基材以及包括该基材的印刷电路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方案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基材的制造方法,所述基材包括绝缘树脂层和位于所述绝缘树脂层至少一侧表面的金属箔,所述绝缘树脂层由多层氟系树脂材质的电介质层层叠形成,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对与所述金属箔相连接的电介质层朝向所述金属箔的一侧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形成若干突起;对所述金属箔的一侧表面进行粗糙处理;电介质层和金属箔进行层叠形成积层结构体,其中所述电介质层经表面处理过表面和所述金属箔经粗糙处理后的表面相对贴合;所述积层结构体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热加压,冷却后即得所述基材。进一步的,所述氟系树脂为聚四氟乙烯、含有玻璃纤维的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可溶性聚四氟乙烯、三氯氟乙烯和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处理的方式为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箔的材质为铜、铝、不锈钢或他们的合金。进一步的,所述突起的平均纵横比为1:20以下。进一步的,每层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0.05mm-0.508mm,所述绝缘树脂层的厚度为0.127mm-5.08mm。进一步的,所述积层结构体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热加压的条件包括:加热温度为所述氟系树脂熔点的1-1.2倍,加压压力为10~90kg/cm2,真空度为1mTorr-500Torr,处理时间为3-10小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方案的第二个方面,本技术方案还公开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基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方案的第三个方面,本技术方案还公开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基材的印刷电路板。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可以使得氟系树脂与金属箔之间具有稳定的结合力,一方面无需采用较高的温度进行压合,避免了金属箔的氧化以及陶瓷填充剂的细微气体喷出,另一方面无需使用粘合剂,使得基材可以保持较优的介电性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材的结构参考图;图2示意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经表面处理的电介质层(PTFE材质)表面的电镜图像;图3示意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的结构参考图。图中:1、金属箔;2、经表面处理的电介质层;3、未经表面处理的电介质层;4、突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主要为单独使用氟系树脂,及通过高比率的填充剂混合的氟系树脂,制造成覆铜板等基材的方法。具体的,在各种耐热高分子绝缘树脂中,使用了适合高频带宽的低损耗系数的聚四氟乙烯(PTFE)以及含有玻璃纤维的聚四氟乙烯(PTFEGlasscloth)等氟系树脂,在其上下积层了像铜、铝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箔,从而得到制造印刷电路板用覆金属(铜箔、铝箔)板等的制造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氟系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聚四氟乙烯(PTFE),含有玻璃纤维的聚四氟乙烯(PTFEGlasscloth),聚氯三氟乙烯(PCTFE),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共聚物(FEP),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FA),三氯氟乙烯(C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中的一种或多种。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图中,为了方便说明,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基材的制造方法,所述基材包括绝缘树脂层和位于所述绝缘树脂层至少一侧表面的金属箔,所述绝缘树脂层由多层氟系树脂材质的电介质层层叠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n对与所述金属箔相连接的电介质层朝向所述金属箔的一侧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形成若干突起;/n对所述金属箔的一侧表面进行粗糙处理;/n电介质层和金属箔进行层叠形成积层结构体,其中所述电介质层经表面处理过的表面和所述金属箔经粗糙处理后的表面相对贴合;/n所述积层结构体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热加压,冷却后即得所述基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基材的制造方法,所述基材包括绝缘树脂层和位于所述绝缘树脂层至少一侧表面的金属箔,所述绝缘树脂层由多层氟系树脂材质的电介质层层叠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对与所述金属箔相连接的电介质层朝向所述金属箔的一侧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形成若干突起;
对所述金属箔的一侧表面进行粗糙处理;
电介质层和金属箔进行层叠形成积层结构体,其中所述电介质层经表面处理过的表面和所述金属箔经粗糙处理后的表面相对贴合;
所述积层结构体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热加压,冷却后即得所述基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系树脂为聚四氟乙烯、含有玻璃的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可溶性聚四氟乙烯、三氯氟乙烯和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的方式为等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零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