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49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提高耐压性的压力开关。压力开关(1)的特征在于,具备膜片(121)、划分压力流体的存积空间(122a)的盖(122)、抑制压力变动时的膜片(121)的位置来决定工作位置的板状的限位器(123)、使膜片(121)、盖(122)及限位器(123)的外周结合来构成膜片单元(120)的结合部(124)、形成为直径与膜片单元(120)的直径大致相同的环状部件(140)、开关元件(151)、以及在以环状部件(140)压接于膜片单元的外周部(120a)的方式将外周部(120a)与环状部件一起夹持的状态下收纳环状部件及膜片单元的主体(接头部(160)的筒状部(161)及开关保持筒(1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压力流体的压力变动来接通、切断的压力开关。
技术介绍
现今,例如在工程机械领域等内利用压力开关。在工程机械领域内,公知一种压力开关,其利用液压机械中的控制油作为压力流体,由所谓的膜片接收这样的压力流体的压力变动来接通、切断开关元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压力开关所使用的膜片大多为呈薄板状且根据针对表背面中的第一面的压力变动来向面外方向位移的部件。在这样的压力开关中,开关元件根据膜片的位移而接通、切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0258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此处,在工程机械领域内使用的压力开关中,大多使用高压力的压力流体。然而,在现有的压力开关中,现状为在耐压性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因此,本专利技术着眼于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压性的压力开关。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的特征在于,具备:膜片,其呈薄板状,并根据针对表背面中的第一面的压力变动来向面外方向位移;盖,其在上述膜片的上述第一面的一侧划分压力流体的存积空间;限位器,其呈板状,与上述膜片的上述第二面面对面地配置,抑制上述压力变动时的上述膜片的位置来决定工作位置;结合部,其使上述膜片、上述盖以及上述限位器各自的外周相互结合来构成膜片单元;环状部件,其配置于上述膜片单元中的上述限位器的一侧,并且形成为直径与上述膜片单元的直径大致相同;开关元件,其接收上述膜片的位移来接通、切断;以及主体,其在以上述环状部件压接于上述膜片单元的至少包括上述结合部的外周部的方式将上述外周部与上述环状部件一起夹持的状态下,收纳上述环状部件及上述膜片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以使环状部件压接于膜片单元的外周部的方式由主体夹持外周部和环状部件。因此,即使因向膜片单元的存积空间导入压力流体,在膜片单元的外周部处限位器欲向远离盖的方向变形,利用环状部件,也能抑制这样的变形。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中,由于膜片单元收纳在主体内,所以存积空间内外大致同压,在膜片单元的外周部处抑制成为使盖远离限位器的变形的原因的差压的产生本身。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当向存积空间导入压力流体后,起因于上述差压的应力容易集中在膜片单元的外周部,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抑制该膜片单元的外周部处的限位器、盖的变形,从而能够提高耐压性。此处,在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中,优选为,上述主体具备:第一主体,其为在底壁设有上述压力流体的导入口的有底筒,收纳上述环状部件及上述膜片单元;以及第二主体,其呈筒状,以在与上述第一主体的上述底壁之间夹持上述膜片单元中的上述外周部及上述环状部件的方式与上述第一主体的开口侧嵌合。根据该结构,应力容易集中在膜片单元的外周部,该膜片单元的外周部与环状部件一起被夹持在第一主体的底壁与第二主体之间。利用该夹持构造,能够进一步良好地抑制膜片单元的外周部处的限位器、盖的变形。并且,在该压力开关中,更优选为,在上述第一主体及上述第二主体的任一方设有铆接部,该铆接部以在上述第二主体的轴向上向上述环状部件的外周部推压上述第二主体的开口缘的方式铆接于上述第一主体及上述第二主体的另一方。根据该结构,在第二主体的开口缘处,能够经由环状部件集中地推压膜片单元的外周部,并且能够在第二主体的开口缘与第一主体的底壁之间夹持膜片单元的外周部。利用该集中的推压构造,能够更加良好地抑制膜片单元的外周部处的限位器、盖的变形。并且,在该压力开关中,还更优选为,具备紧贴于上述第一主体及上述第二主体的任一方的内周面和另一方的外周面这双方的密封部件。根据该结构,利用在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配置一个密封部件这一简单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水从它们之间浸入等。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中,优选为,上述环状部件是由金属制成且壁厚形成为比上述限位器的壁厚更厚的部件。根据该优选的压力开关,利用由金属制成且壁厚形成为较厚的环状部件这一强度较高的部件,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膜片单元的外周部处的限位器的上述变形。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通过利用主体来夹持膜片单元的外周部和环状部件以及向主体收纳膜片单元,来抑制限位器、盖的变形,从而能够提高耐压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力开关的示意图。图2是改变膜片的状态来示出图1中的区域A11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用于与图1及图2所示的压力开关比较的比较例的压力开关的示意图。图4是改变膜片的状态来示出图3中的区域A12的放大图。图5是示出针对图1及图2所示的压力开关的第一变形例的压力开关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针对图1及图2所示的压力开关的第二变形例的压力开关的示意图。图中:1、2、3—压力开关,110、310—连接器,111、311—端子,120—膜片单元,120a—外周部,121—膜片,121a—第一面,121b—第二面,122—盖,122a—存积空间,123—限位器,123a—通过孔,124—结合部,130—工作轴,140—环状部件,141—导向孔,150、250、350—开关保持部,151、351—开关元件,152、252—开关保持筒(主体的一部分、第二主体),160、260、360—接头部,161—筒状部(主体的一部分、第一主体),161c—外部存积空间,162—铆接部,171—第一O型圈(密封部件),172—第二O型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力开关的示意图。并且,图2是改变膜片的状态来示出图1中的区域A11的放大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压力开关1根据压力流体的压力变动来使连接器110的两个端子111彼此之间导通或断开,例如将液压机械中的控制油作为压力流体,利用于检测因漏油等产生的压力降低。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压力开关1的利用,例如也可举出利用于先导液压的状态监视等。在该情况下,压力开关1的输出作为当先导液压偏离目标压力时产生报警、停止设备的工作等的触发来利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开关1为在非加压时使两个端子111彼此之间成为断开状态的常开型开关。另外,在液压机械通常动作时成为加压状态而使两个端子111彼此之间成为导通状态。而且,若控制油产生超过允许的压力降低,则两个端子111彼此之间断开。该压力开关1具备膜片单元120、工作轴130、环状部件140、与连接器110设为一体的开关保持部150、以及接头部160。膜片单元120具备膜片121、盖122、限位器123以及结合部124。膜片121由金属制成且形成为薄板状,是根据针对表背面中的第一面121a的压力变动而向面外方向位移的部件。膜片121以在第二面121b成为凸面的凸出状态与成为凹面的凹下状态这两个状态之间反转的方式位移。膜片121在液压机械通常动作时成为凸出状态,并且若相当于压力流体的控制油产生超过允许的压力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n膜片,其呈薄板状,并根据针对表背面中的第一面的压力变动来向面外方向位移;/n盖,其在上述膜片的上述第一面的一侧划分压力流体的存积空间;/n限位器,其呈板状,与上述膜片的上述第二面面对面地配置,抑制上述压力变动时的上述膜片的位置来决定工作位置;/n结合部,其使上述膜片、上述盖、以及上述限位器各自的外周相互结合来构成膜片单元;/n环状部件,其配置于上述膜片单元中的上述限位器的一侧,并且形成为直径与上述膜片单元的直径大致相同;/n开关元件,其接收上述膜片的位移来接通、切断;以及/n主体,其在以上述环状部件压接于上述膜片单元的至少包括上述结合部的外周部的方式将上述外周部与上述环状部件一起夹持的状态下,收纳上述环状部件及上述膜片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8 JP 2019-0123281.一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
膜片,其呈薄板状,并根据针对表背面中的第一面的压力变动来向面外方向位移;
盖,其在上述膜片的上述第一面的一侧划分压力流体的存积空间;
限位器,其呈板状,与上述膜片的上述第二面面对面地配置,抑制上述压力变动时的上述膜片的位置来决定工作位置;
结合部,其使上述膜片、上述盖、以及上述限位器各自的外周相互结合来构成膜片单元;
环状部件,其配置于上述膜片单元中的上述限位器的一侧,并且形成为直径与上述膜片单元的直径大致相同;
开关元件,其接收上述膜片的位移来接通、切断;以及
主体,其在以上述环状部件压接于上述膜片单元的至少包括上述结合部的外周部的方式将上述外周部与上述环状部件一起夹持的状态下,收纳上述环状部件及上述膜片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川理榊原智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