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024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开关,涉及开关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压力开关更换较为麻烦的问题。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下壳体内连接有将其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的弹性膜片,弹性膜片中部向下凹陷;下壳体下端连通于压力接头,流体自压力接头进入下壳体内;上壳体或下壳体内连接有上下滑移的顶杆,所述顶杆下端抵接于弹性膜片上侧;上壳体内还连接有动触点与静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皆向上延伸有伸出上壳体外的触片,弹性薄膜向上推动顶杆向上运动时,顶杆驱动动触点向上接触或离开静触点。达到了在内部触点或L型弹性片等弹性膜片上侧的零部件需要更换时,可以自行将压力开关直接进行拆卸,便于更换使用的效果。

A pressure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压力开关。
技术介绍
压力开关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供水等领域中对各种气体、液体的表压、绝压的测量控制,是工业现场理想的智能化测控仪表。当压力增加时,作用在不同的传感压力元器件(膜片、波纹管、活塞)产生形变,将向上移动,通过栏杆弹簧等机械结构,最终启动最上端的微动开关,使电信号输出。但是现有的压力开关在更换时必要时需要先关闭运行的装置并先排空内部流体,其更换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开关,其在内部触点或L型弹性片等弹性膜片上侧的零部件需要更换时,可以自行将压力开关直接进行拆卸,便于更换使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压力开关,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下壳体内连接有将其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的弹性膜片,弹性膜片中部向下凹陷;下壳体下端连通于压力接头,流体自压力接头进入下壳体内;上壳体或下壳体内连接有上下滑移的顶杆,所述顶杆下端抵接于弹性膜片上侧;上壳体内还连接有动触点与静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皆向上延伸有伸出上壳体外的触片,弹性薄膜向上推动顶杆向上运动时,顶杆驱动动触点向上接触或离开静触点。更进一步地,动触点固定于L型弹性片,L型弹性片包括连接边与弯折边,L型弹性片的连接边与触片相连接,弯折边与动触点相固定并与顶杆上端相抵接。更进一步地,动触点位于静触点正下方,上壳体内连接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下端位于顶杆的正上方,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抵接时,抵接杆下端抵接于弯折边上侧。更进一步地,抵接杆包括其下端的缓冲橡胶块。更进一步地,压力接头包括上下贯通的通道,通道的横截面从下至上先递减后递增设置。更进一步地,下壳体内连接有分别位于弹性膜片上下两侧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水平设置而下隔板向下凹陷,下隔板与压力接头上端相固定。更进一步地,下壳体上端端部向其轴心延伸有一圈固定环,固定环与上隔板相抵接,下隔板与下壳体相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整个壳体分为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内的零件需要更换时,可上壳体分离进行更换,由于弹性薄膜仍然挡设于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不会使内部流体溢出,便于部分零件的更换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11、动触点;12、静触点;13、触片;14、L型弹性片;15、抵接杆;2、下壳体;21、顶杆;22、上隔板;23、下隔板;24、固定环;3、弹性膜片;4、压力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压力开关,如图1所示,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上壳体1与下壳体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螺纹连接于下壳体2上端外;下壳体2内连接有将其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的弹性膜片3,弹性膜片3中部向下凹陷;下壳体2下端连通于压力接头4,流体自压力接头4进入下壳体2内,将流体压力传递给弹性膜片3。下壳体2内连接有分别位于弹性膜片3上下两侧的上隔板22和下隔板23,上隔板22水平设置而下隔板23向下凹陷,下隔板23与压力接头4上端相固定。下壳体2上端端部向其轴心延伸有一圈固定环24,固定环24与上隔板22相抵接,下隔板23与下壳体2相固定,流体由压力接头4进入到下隔板23与弹性膜片3围成的腔体内。本实施例中,下隔板23通过若干竖直螺钉与固定环24相固定。上壳体1或下壳体2内连接有上下滑移的顶杆21,本实施例中,顶杆21插接于固定环24中并沿固定环24内孔上下滑移,顶杆21下端抵接于弹性膜片3上侧;上壳体1内还连接有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皆向上延伸有伸出上壳体1外的触片13,流体压力超过一定值时,驱动弹性薄膜向上推动顶杆21向上运动时,顶杆21驱动动触点11向上接触或离开静触点12。动触点11固定于L型弹性片14,L型弹性片14为弹性钢片且包括连接边与弯折边,连接边与弯折边之间呈一锐角,本实施例中,该锐角为80度,L型弹性片14的连接边竖直设置,弯折边与动触点11相固定并与顶杆21上端相抵接;上壳体1内固定有一水平板,触片13位于水平板上方,触片13上粘接有贯穿水平板的导电杆,静触点12与L型弹性片14固定于对应的导电杆下端。本实施例中,该开关为常开开关,故其动触点11位于静触点12正下方,压力提高到一定程度时,顶杆21驱动动触点11向上接触静触点12。为了降低瞬时压力增高或者高压情况中动触点11对静触点12的撞击强度,上壳体1内的水平板下方固定有竖直的抵接杆15,抵接杆15下端位于顶杆21的正上方,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相抵接时,抵接杆15下端抵接于L型弹性片14的弯折边上侧。抵接杆15包括其下端的缓冲橡胶块,以进一步对弯折边进行缓冲,提高L型弹性片14、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装置对压力的灵敏性,压力接头4包括上下贯通的通道,通道的横截面从下至上先递减后递增设置,先聚压再将压力均匀分散至弹性膜片3上,本实施例中,该通道为竖直通道。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上壳体(1)与下壳体(2)可拆卸连接,下壳体(2)内连接有将其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的弹性膜片(3),弹性膜片(3)中部向下凹陷;下壳体(2)下端连通于压力接头(4),流体自压力接头(4)进入下壳体(2)内;上壳体(1)或下壳体(2)内连接有上下滑移的顶杆(21),所述顶杆(21)下端抵接于弹性膜片(3)上侧;上壳体(1)内还连接有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皆向上延伸有伸出上壳体(1)外的触片(13),弹性薄膜向上推动顶杆(21)向上运动时,顶杆(21)驱动动触点(11)向上接触或离开静触点(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上壳体(1)与下壳体(2)可拆卸连接,下壳体(2)内连接有将其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的弹性膜片(3),弹性膜片(3)中部向下凹陷;下壳体(2)下端连通于压力接头(4),流体自压力接头(4)进入下壳体(2)内;上壳体(1)或下壳体(2)内连接有上下滑移的顶杆(21),所述顶杆(21)下端抵接于弹性膜片(3)上侧;上壳体(1)内还连接有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皆向上延伸有伸出上壳体(1)外的触片(13),弹性薄膜向上推动顶杆(21)向上运动时,顶杆(21)驱动动触点(11)向上接触或离开静触点(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动触点(11)固定于L型弹性片(14),L型弹性片(14)包括连接边与弯折边,L型弹性片(14)的连接边与触片(13)相连接,弯折边与动触点(11)相固定并与顶杆(21)上端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力开关,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百灵方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康高中压阀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