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及后视镜防眩显示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2254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后视镜及后视镜防眩显示控制方法,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后视镜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光片、液晶调光层、半透半反膜层、彩膜基板、液晶像素层、阵列基板、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垂直;其中,所述液晶调光层为液晶盒,在对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零伏的电压时,所述后视镜处于反光显示状态,在对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预设值的电压时,所述后视镜处于防眩目显示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不仅可以实现防眩光的功能,还能够实现显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视镜及后视镜防眩显示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后视镜及后视镜防眩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车辆的后视镜是驾驶员观察车辆后方景物保证安全驾驶的重要装置,但是后方照射过来的灯光或者太阳光,会通过后视镜进行反射,造成驾驶员眩目的情况,影响驾驶安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在后视镜的镜面上设置一层电致变色材料层,通过对该电致变色材料层施加电压的方式来使该材料层发生变色,进而减少后视镜的反光,起到防眩作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后视镜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后视镜能够具有显示的功能,例如作用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等,而上述的设置电致变色材料层来解决后视镜眩目的方法,会影像后视镜的显示功能。所以上述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后视镜及后视镜防眩显示控制方法,使其能够解后视镜防眩光的同时无法进行显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后视镜,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光片、液晶调光层、半透半反膜层、彩膜基板、液晶像素层、阵列基板、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垂直;其中,所述液晶调光层为液晶盒,在对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零伏的电压时,所述后视镜处于反光显示状态,在对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预设值的电压时,所述后视镜处于防眩目显示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地,前述的后视镜,其中所述液晶调光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第一透明电极层、液晶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第二玻璃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背离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偏光片贴合,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背离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一侧与所述半透半反膜层贴合,通过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为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电压。可选地,前述的后视镜,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部分和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部分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二部分环绕,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二部分分别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可选地,前述的后视镜,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背离所述液晶调光层的一侧为所述主体的镜面侧,所述背光源背离所述第二偏光片的一侧为所述主体的背面侧,所述镜面侧设置有第一光感传感器,所述背面侧设置有第二光感传感器;所述主体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光感传感器、所述第二光感传感器以及所述液晶调光层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光感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镜面侧的光强度,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光强度信号,所述第二光感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背面侧的光强度,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光强度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光强度信号和所述第二光强度信号的光强度差值控制加载在所述液晶调光层的电压;在所述第一光强度信号和所述第二光强度信号的光强度差值小于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施加在所述液晶调光层的电压为零,所述后视镜处于反光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一光强度信号和所述第二光强度信号的光强度差值大于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施加在所述液晶调光层的电压为预设值,所述后视镜处于防眩目显示状态。可选地,前述的后视镜,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一透明玻璃层,所述第一透明玻璃层层叠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液晶调光层之间。可选地,前述的后视镜,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玻璃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贴合的表面粗糙处理,具有预定的粗糙度,用于降低所述第一透明玻璃层的5%-8%的反射率。可选地,前述的后视镜,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透明玻璃层,所述第二透明玻璃层层叠的设置在所述液晶调光层和所述半透半反膜层之间。可选地,前述的后视镜,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三偏光片,所述第三偏光片层叠的设置在所述半透半反膜层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三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垂直。可选地,前述的后视镜,其还包括: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所述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镜面侧,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车辆后排乘坐的人,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后视镜防眩显示控制方法,其用于控制上述的后视镜,包括:同时检测后视镜镜面侧和背面侧的光强度并做差值;若差值小于阈值则对液晶调光层施加零伏的电压,若差值大于阈值则对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预设值电压。可选地,前述的后视镜防眩显示控制方法,若后视镜镜面侧和背面侧的光强度差值大于阈值但小于饱和光强差,则随着差值的升高逐渐调高对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的所述预设值电压;当差值大于所述饱和光强差时,对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的所述预设值电压为5伏。可选地,前述的后视镜防眩显示控制方法,将所述后视镜的光线透过率与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的电压的对应曲线,和所述后视镜的光线反射率与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的电压的对应曲线拟合,获得两条曲线的交汇点,所述交汇点为所述后视镜的反光显示与透视显示的平衡点;其中,所述交汇点对应的电压值为常规状态下施加在所述液晶调光层的电压值。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连接,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的后视镜防眩显示控制方法。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后视镜及后视镜防眩显示控制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后视镜可以通过对液晶调光层施加零伏或预设值的电压,进而实现后视镜透光率和反射率的调节,使后视镜处于反光显示状态或防炫目显示状态。其中,由于后视镜的主体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光片、液晶调光层、半透半反膜层、彩膜基板、液晶像素层、阵列基板、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使后视镜可以反光显示,例如在不对液晶调光层施加电压时,光线连续通过第一偏光片、液晶调光层照射在半透半反膜层上,然后剩余一半的光线反射并依次通过液晶调光层、第一偏光片,实现发射率为50%的反光显示状态,此时虽然反光显示,但是反光率已经降低,不会产生眩目的情况;由于主体具有上述的结构,后视镜还可以进行防眩目显示,对液晶调光层施加预设大小的电压,使一部分光线如上述的方式反射出后视镜,一部分光线依次通过第一偏光片、液晶调光层、半透半反膜层直至照射在第二偏光片上,被第二偏光片吸收,或者全部光线依次通过第一偏光片、液晶调光层、半透半反膜层直至照射在第二偏光片上,全部被第二偏光片吸收,而此时由彩膜基板、液晶像素层、阵列基板、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构成的液晶显示部分所显示的图像,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光片、液晶调光层、半透半反膜层、彩膜基板、液晶像素层、阵列基板、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n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垂直;/n其中,所述液晶调光层为液晶盒,在对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零伏的电压时,所述后视镜处于反光显示状态,在对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预设值的电压时,所述后视镜处于防眩目显示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光片、液晶调光层、半透半反膜层、彩膜基板、液晶像素层、阵列基板、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
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垂直;
其中,所述液晶调光层为液晶盒,在对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零伏的电压时,所述后视镜处于反光显示状态,在对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预设值的电压时,所述后视镜处于防眩目显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调光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第一透明电极层、液晶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第二玻璃基板;
其中,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背离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偏光片贴合,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背离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一侧与所述半透半反膜层贴合,通过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为所述液晶调光层施加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部分和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部分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二部分环绕,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二部分分别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光片背离所述液晶调光层的一侧为所述主体的镜面侧,所述背光源背离所述第二偏光片的一侧为所述主体的背面侧,所述镜面侧设置有第一光感传感器,所述背面侧设置有第二光感传感器;
所述主体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光感传感器、所述第二光感传感器以及所述液晶调光层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光感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镜面侧的光强度,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光强度信号,所述第二光感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背面侧的光强度,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光强度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光强度信号和所述第二光强度信号的光强度差值控制加载在所述液晶调光层的电压;
在所述第一光强度信号和所述第二光强度信号的光强度差值小于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施加在所述液晶调光层的电压为零,所述后视镜处于反光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一光强度信号和所述第二光强度信号的光强度差值大于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施加在所述液晶调光层的电压为预设值,所述后视镜处于防眩目显示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