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湍流观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湍流观测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海洋湍流观测系统。
技术介绍
海洋湍流具有随机性、耗散性、三维矢量性,湍流混合是海洋能量与物质输送的动力源泉,是深入理解海洋中不同尺度现象与能量级串的关键,是提升海洋认知的重要基础。目前,海洋湍流多采用拖曳或锚定式水平观测以及自由落体垂直剖面观测。其中,拖曳或锚定式水平观测系统结构体积大、难于布放回收、费用昂贵;基于拖曳或锚定式水平观测系统的湍流观测只能观测特定深度的湍流混合横向速度脉动,无法支撑剖面高分辨率、实时或准实时的大范围观测;另外,观测的湍流数据易受拖曳母船海面波浪起伏运动引起的低频振动和由缆绳产生的宽带高频振动影响。自由落体垂直剖面观测系统由母船进行布放,其受海况、人员操作影响大,自主化程度低,缺乏机动性,作业效率低,仅能得到海洋湍流混合在单垂线通路上的纵向速度脉动和分布特征。近年来,随着水下航行器的问世及其在海洋领域中的应用,使实现大范围海域、长时间高时空分辨率的湍流横向和纵向同步立体观测成为可能。但现有技术手段仅限于将海洋湍流测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洋湍流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从前至后依次包括湍流观测舱、能源舱、姿态调节舱和推进舱;/n所述湍流观测舱包括艏部导流罩,在艏部导流罩的前端中心处设置有湍流观测仪,湍流观测仪与艏部导流罩同轴,且伸出艏部导流罩一段距离;在艏部导流罩的上部位置处设置有CTD传感器,在艏部导流罩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流速传感器,CTD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均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支架上;/n所述能源舱包括第一耐压舱体,在第一耐压舱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球盖,艏部导流罩与前端球盖相连接,在前端球盖上设置有水密插接件,在第一耐压舱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电池组;/n所述姿态调节舱包括第二耐压舱体,在第二耐压舱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湍流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从前至后依次包括湍流观测舱、能源舱、姿态调节舱和推进舱;
所述湍流观测舱包括艏部导流罩,在艏部导流罩的前端中心处设置有湍流观测仪,湍流观测仪与艏部导流罩同轴,且伸出艏部导流罩一段距离;在艏部导流罩的上部位置处设置有CTD传感器,在艏部导流罩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流速传感器,CTD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均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支架上;
所述能源舱包括第一耐压舱体,在第一耐压舱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球盖,艏部导流罩与前端球盖相连接,在前端球盖上设置有水密插接件,在第一耐压舱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电池组;
所述姿态调节舱包括第二耐压舱体,在第二耐压舱体的内部设置有姿态调节装置;在第一耐压舱体的后端和第二耐压舱体的前端之间设置有中间转接舱体,在第二耐压舱体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球盖;在第一耐压舱体、中间转接舱体和第二耐压舱体的中心设置有密封拉紧杆,密封拉紧杆的一端与前端球盖连接,密封拉紧杆的另一端与后端球盖连接;通过密封拉紧杆将第一耐压舱体、中间转接舱体和第二耐压舱体拉紧为一体;
所述密封拉紧杆的截面呈方形,在密封拉紧杆的部分段体上方设置有导轨齿条;所述姿态调节装置包括移动电池组,在固定电池组和移动电池组的中心设置有穿孔,所述密封拉紧杆经穿孔穿过固定电池组和移动电池组,在移动电池组的端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和传动齿轮,驱动电机与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与导轨齿条相啮合;
所述推进舱包括尾部导流罩,尾部导流罩与后端球盖连接,在尾部导流罩内设置有转向装置和推进装置;
所述湍流观测仪包括测量传感器、数字化采集舱、主控制舱和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包括机械振动减振结构,所述机械振动减振结构包括减振橡胶套筒,减振橡胶套筒套在湍流观测仪的数字化采集舱上,测量传感器安装在数字化采集舱的前端,在减振橡胶套筒的周圈间隔设置有减振膜式橡胶囊;
所述减振膜式橡胶囊包括膜片本体,膜片本体的截面呈V形,在膜片本体的一边沿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在膜片本体的另一边沿设置有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与减振橡胶套筒相连接,第一连接片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头,在固定头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中穿过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主控制舱相连接,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乜云利,宋大雷,杨华,姜迁里,高奇,栾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