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在目前基坑开设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基坑支护问题,基坑有浅坑和深坑的区分,一般情况下:浅坑常见支护形式有锚拉支撑、斜柱支撑、连续式垂直支撑、间断式水平支撑、断续式水平支撑、短柱横隔式支撑以及临时挡土墙支撑;深坑常见支护形式有土钉墙支护、钢板桩支护、水泥土墙支护、排桩内支撑支护、排桩土层锚杆支护以及挡土灌注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支护。基坑支护的方式多种多样,灵活万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具体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包括预先挖设的不小于基坑规划深度、长度以及宽度的支护防护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护防护坑体(1)的立面设置有从下下上开设的斜面坡体(2),在斜面坡体(2)以及支护防护坑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防水槽体(3),在底部防水槽体(3)以及斜面坡体(2)内侧设置有高强度排水支护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包括预先挖设的不小于基坑规划深度、长度以及宽度的支护防护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护防护坑体(1)的立面设置有从下下上开设的斜面坡体(2),在斜面坡体(2)以及支护防护坑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防水槽体(3),在底部防水槽体(3)以及斜面坡体(2)内侧设置有高强度排水支护装置。
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度排水支护装置包括填埋在底部防水槽体(3)内的底部防水层(4),在斜面坡体(2)的内侧面安装有底部与底部防水层(4)顶面相连接的斜坡支护板(6),在斜坡支护板(6)上沿斜坡支护板(6)的内侧面开设有斜拉支柱安装孔,该斜拉支柱安装孔内安装有斜拉支柱(10),在斜坡支护板(6)内侧的底部防水层(4)上垂直设置有纵向限位墙体(9),纵向限位墙体(9)与斜坡支护板(6)之间的底部防水层(4)上预埋有排水槽顶板(12),排水槽(12)顶板的下方设置有排水槽(19),排水槽(19)的设置在底部防水层(4)顶面下方,排水槽顶板(12)的侧面与纵向限位墙体(9)上开设的排水孔(22)相连通,排水槽顶板(12)的底面与排水槽(19)顶面相连通,在排水槽顶板(12)内纵向设置有纵管(11),纵管(11)的顶部与三通接头(13)相连通,三通接头(13)的一端通过排水管(16)与抽水机(17)相连通,三通接头(13)的另一端通过注浆管(14)与注浆机(15)相连通。
3.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护防护坑体(1)等腰梯形台状结构,支护防护坑体(1)的底面面积不大于支护防护坑体(1)的顶面面积,斜面坡体(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至75度,底部防水槽体(3)为正方形槽状结构,底部防水槽体(3)的顶面边缘位置与斜面坡体(2)的底部相连接。
4.根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防水层(4)为正方形板状结构,底部防水层(4)的底部与底部防水槽体(3)的顶面相接触,底部防水层(4)的顶面边缘位置与斜面坡体(2)的底部相接触,斜坡支护板(6)为板状结构,斜坡支护板(6)的内侧面与斜面坡体(2)的外侧面相接触,在斜坡支护板(6)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延长横板(5),顶部延长横板(5)上开设有顶部固定桩体安装孔,在该顶部固定桩体安装孔内安装有顶部固定桩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刘万万,刘雪峰,杨凯,孙宁,郑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