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制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基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三维针刺毡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采用CVI工艺进行沉积;再置于液相浸渍炉中,采用液相浸渍工艺进行增密;将所述经过浸渍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置于固化炉中进行固化;对所述固化后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进行机械加工;将所述经过机械加工的碳/碳工件进行RMI致密化处理,得到碳/陶刹车材料制品,是一种周期短、成本低、摩擦磨损性能优异的碳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基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碳基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基复合刹车材料包括碳/碳复合材料与碳/陶复合材料,因其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热容、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独特的摩擦磨损特性、抗烧蚀性及多方位可设计性等优点,已经成为国防、民用高端刹车领域的热门选材。其中碳/碳复合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CVI)与液相浸渍法,碳/陶复合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反应熔体浸渗法(RMI)。碳/碳复合材料与碳/陶复合材料已在飞机刹车领域广泛应用,并逐步向非航空领域发展。但是目前化学气相沉积法(CVI)制备的碳/碳复合材料刹车盘具有成本高、周期长的缺点,液相浸渍法制备的碳/碳复合材料刹车盘具有磨损量大的缺点,反应熔体浸渗法(RMI)制备的碳陶复合材料刹车盘具有刹车抖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基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一种周期短、成本低、摩擦磨损性能优异的碳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碳基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三维针刺毡预制体;S2,将所述三维针刺毡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采用CVI工艺进行沉积,得到碳/碳复合材料坯体;S3,将所述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置于液相浸渍炉中,采用液相浸渍工艺进行增密,得到经过浸渍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S4,将所述经过浸渍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置于固化炉中进行固化,想得到固化后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S5,依次重复S3至S4,直到所述固化后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的密度达到预设密度;S6,对所述固化后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进行机械加工,得到经过机械加工的碳/碳工件;S7,将所述经过机械加工的碳/碳工件进行RMI致密化处理,得到碳/陶刹车材料制品。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1)S2中采用CVI工艺进行沉积,沉积所用的碳源气体为天然气或者丙烯气。(2)S2中采用CVI工艺进行沉积的过程中,沉积温度为800℃~1100℃,沉积时间为50h~100h。(3)S3采用液相浸渍工艺进行增密时,采用的浸渍液位树脂,浸渍温度为50℃~75℃,浸渍压力为5atm~25atm,浸渍时间为8h~20h,从而得到经过浸渍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4)S4将所述经过浸渍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置于固化炉中进行固化时,固化压力为3atm~8atm,固化温度为180℃。(5)在到达固化温度之前进行升温,升温过程中采用0.3℃/min~0.8℃/min的升温速率,并分别在100℃、120℃、150℃与180℃保温1h。(6)S5中预设密度为1.35~1.60g/cm3之间。(7)S7将所述经过机械加工的碳/碳工件进行RMI致密化处理过程中,RMI工艺的真空度为5KPa~20KPa,温度为1600℃~1800℃,保温时间为60min~120min。(8)得到的碳/陶刹车材料制品的密度为1.8g/cm3~2.2g/cm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期短、成本低、摩擦磨损性能优异的碳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步骤如下:步骤1,CVI预处理。将三维针刺毡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采用常规的(CVI工艺)工艺进行沉积,得到碳/碳复合材料坯体,沉积所用的碳源气体为天然气或丙稀气,沉积温度为800℃~1100℃,沉积时间为50h~100h,使碳/碳复合材料坯体密度达到1.1~1.35g/cm3。步骤2,碳/碳毛坯浸渍。将经过沉积得到的碳/碳毛坯至于液相浸渍炉中,采用常规的液相浸渍工艺进行增密。浸渍液为树脂,浸渍温度为50℃~75℃,压力为5atm~25atm(大气压),时间为8h~20h。步骤3,碳/碳毛坯固化。将经过浸渍的碳/碳毛坯至于固化炉中,采用常规的工艺进行固化处理。固化压力为3atm~8atm,温度为180℃,升温过程中采用阶梯升保温方式,即采用0.3℃/min~0.8℃/min的升温速率,并在100℃、120℃、150℃与180℃分别保温1h。步骤4,液相浸渍增密。重复步骤2~步骤3,使得碳/碳坯体密度达到1.4~1.60g/cm3之间。步骤5,机械加工。将经过液相浸渍的碳/碳坯体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加工。步骤6,RMI增密处理。将经过机械加工的碳/碳工件置于装有硅粉的坩埚中,进行RMI致密化处理。RMI工艺的真空度为5KPa~20KPa,温度为1600℃~1800℃,保温时间为60min~120min,使密度达到1.8g/cm3~2.2g/cm3。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一种制备碳/陶刹车材料制品的方法,具体步骤入下:步骤1,CVI预处理。将三维针刺毡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采用常规的工艺进行沉积,碳源气体为天然气,沉积温度为1100℃,沉积时间为50h,使坯体密度达到1.1~1.35,得到碳/碳毛坯。步骤2,碳/碳毛坯浸渍。将经过沉积得到的碳/碳毛坯至于液相浸渍炉中,采用常规的工艺进行液相浸渍。浸渍液为树脂,浸渍温度为50℃,压力为25atm,时间为20h。步骤3,碳/碳毛坯固化。将经过浸渍的碳/碳毛坯至于固化炉中,采用常规的工艺进行固化处理。固化压力为3atm,温度为180℃,升温过程中采用阶梯升保温方式,即采用0.3℃/min的升温速率,并在100℃、120℃、150℃与180℃分别保温1h。步骤4,液相浸渍增密。重复步骤2~步骤3,使得碳/碳坯体密度达到1.4~1.60之间。步骤5,机械加工。将经过液相浸渍的碳/碳坯体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加工。步骤6,RMI增密处理。将经过机械加工的碳/碳工件置于装有硅粉的坩埚中,进行RMI致密化处理。RMI工艺的真空度为5KPa~20KPa,温度为1600℃,保温时间为120min,使密度达到1.8g/cm3~2.2g/cm3。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一种制备碳/陶刹车材料制品的方法,具体步骤入下:步骤1,CVI预处理。将三维针刺毡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采用常规的工艺进行沉积,碳源气体为丙稀气,沉积温度为800℃,沉积时间为100h,使坯体密度达到1.1~1.35,得到碳/碳毛坯。步骤2,碳/碳毛坯浸渍。将经过沉积得到的碳/碳毛坯至于液相浸渍炉中,采用常规的工艺进行液相浸渍。浸渍液为树脂,浸渍温度为75℃,压力为5atm,时间为15h。步骤3,碳/碳毛坯固化。将经过浸渍的碳/碳毛坯至于固化炉中,采用常规的工艺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基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S1,获取三维针刺毡预制体;/nS2,将所述三维针刺毡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采用CVI工艺进行沉积,得到碳/碳复合材料坯体;/nS3,将所述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置于液相浸渍炉中,采用液相浸渍工艺进行增密,得到经过浸渍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nS4,将所述经过浸渍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置于固化炉中进行固化,想得到固化后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nS5,依次重复S3至S4,直到所述固化后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的密度达到预设密度;/nS6,对所述固化后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进行机械加工,得到经过机械加工的碳/碳工件;/nS7,将所述经过机械加工的碳/碳工件进行RMI致密化处理,得到碳/陶刹车材料制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基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取三维针刺毡预制体;
S2,将所述三维针刺毡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采用CVI工艺进行沉积,得到碳/碳复合材料坯体;
S3,将所述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置于液相浸渍炉中,采用液相浸渍工艺进行增密,得到经过浸渍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
S4,将所述经过浸渍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置于固化炉中进行固化,想得到固化后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
S5,依次重复S3至S4,直到所述固化后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的密度达到预设密度;
S6,对所述固化后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进行机械加工,得到经过机械加工的碳/碳工件;
S7,将所述经过机械加工的碳/碳工件进行RMI致密化处理,得到碳/陶刹车材料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基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采用CVI工艺进行沉积,沉积所用的碳源气体为天然气或者丙烯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基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采用CVI工艺进行沉积的过程中,沉积温度为800℃~1100℃,沉积时间为50h~10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基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采用液相浸渍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淑娣,郭飞毅,崔鹏,李培元,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