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剑方专利>正文

一种多层海绵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70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海绵面料,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所述多层海绵面料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上方设置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上方设置有外层,所述外层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护涂层,所述多层海绵面料中竖直穿插有S型弹簧状的纳米碳膜管,所述底层为纯棉纤维,所述纯棉纤维的下方设置有一层防滑材料,所述海绵层由第一、第二、第三海绵层制成,所述第二海绵层位于第一和第三海绵层中间,所述第一海绵层中设置有玻璃纤维管,所述第二海绵层中设置有银纤维制成的网筛,所述第三海绵层中设置有纳米活性炭,所述外层为块状的绒毛,所述防护涂层为耐磨涂料。该面料具有良好的弹力及较高的抗拉强度,且在长时间使用中海绵体不会变形,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海绵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涉及一种多层海绵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纺织工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棉纺织工业面临着传统的产品品种因缺乏新面貌、新功能而正在不断地逐渐退出国际市场的新形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纺织设备因效率低、用工多、适应性差、成本高而难以继续。虽然我国纺织工业的用工成本从国际市场上来看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一优势正在丧失之中。海绵具有网孔细、弹力强及较强的防静电功能,现被广泛应用于家居用品的制造领域。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下的家居用品制造领域所用的海绵弹力及抗拉强度不够,时间一长便会导致海绵体变形,使得很容易损坏,同时制造成本较高,且现有的家居海绵不仅不能用在潮湿的地方,而且柔软性也不能够满足现代人们追求舒适度的要求,使得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海绵面料。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海绵面料,所述多层海绵面料包括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海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海绵面料包括底层(1),所述底层(1)的上方设置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上方设置有外层(5),所述外层(5)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护涂层(6),所述多层海绵面料中竖直穿插有S型弹簧状的纳米碳膜管(8),所述底层(1)为纯棉纤维,所述纯棉纤维的下方设置有一层防滑材料(7),所述海绵层由第一、第二、第三海绵层(4)制成,所述第二海绵层(3)位于第一和第三海绵层(4)中间,所述第一海绵层(2)中设置有玻璃纤维管(9),所述第二海绵层(3)中设置有银纤维制成的网筛(10),所述第三海绵层(4)中设置有纳米活性炭,所述外层(5)为块状的绒毛(10),所述防护涂层(6)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海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海绵面料包括底层(1),所述底层(1)的上方设置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上方设置有外层(5),所述外层(5)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护涂层(6),所述多层海绵面料中竖直穿插有S型弹簧状的纳米碳膜管(8),所述底层(1)为纯棉纤维,所述纯棉纤维的下方设置有一层防滑材料(7),所述海绵层由第一、第二、第三海绵层(4)制成,所述第二海绵层(3)位于第一和第三海绵层(4)中间,所述第一海绵层(2)中设置有玻璃纤维管(9),所述第二海绵层(3)中设置有银纤维制成的网筛(10),所述第三海绵层(4)中设置有纳米活性炭,所述外层(5)为块状的绒毛(10),所述防护涂层(6)为耐磨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海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管(9)为长条形,均匀平行排列,所述银纤维网筛(10)的网眼为60目,所述纳米活性炭采用胶水粘在所述第三海绵层(4)中。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剑方
申请(专利权)人:沈剑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