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标针及对应的动物耳标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70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标针及对应的动物耳标钳。打标针包括打标针本体,该打标针本体的一端形成尖端,用于安装公标;在打标针本体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在所述打标针本体随耳标钳钳臂活动的过程中,限制所述打标针本体移动的最大距离。动物耳标钳的打标针即为前述打标针。本设计可以对打标针进行限程,可以有效避免损伤动物耳部。打标针可以固定住公标,防止其松动或脱落,无需工人用手扶住,单手即可操作,提高了打标效率和打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标针及对应的动物耳标钳
本技术涉及一种畜牧工具配件,特别是一种用于耳标钳的打标针,以及利用该打标针的动物耳标钳。
技术介绍
现有的耳标钳能够较为轻松地将动物耳标安装到动物耳部。但是,现有的耳标钳在安装过程中和安装效果上,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CN206462164U公开了一种自动回弹耳标钳,其在耳标钳上安装弹簧,使得耳标钳在工作时能够紧张西东回弹功能,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CN204014724U公开了一种耳标钳,其包括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耳标穿针,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前部形成能打开和闭合钳口的钳头,耳标穿针能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固定在钳头上的固定架中,耳标穿针的下端从第二钳臂的第二钳头上方穿过并伸入至钳口内,并在第二钳头处设置有能带动耳标穿针上下移动的连接机构。该设计可以在钳口闭合时,使钳头前部的力矩由长变短,从而用手挤压更省力。但是,上述现有设计仅考虑了打标的便捷性和省力程度,并未考虑动物体验。由于过程是人为打标,上述设计在打标完成时,仍然可能存在继续加力的情况。当用户打标瞬间用力过度时,公标穿过母标后,打标过度的夹紧力会传递到动物耳朵上,使其疼痛加剧,导致动物奔跑拖拽,发生安全事故。此外,上述设计均是直接将公标套设在耳标穿针(打标针)上,对于公标的固定效果并不佳,容易脱落,需要人工用手固定公标位置,影响双手操作,安装效率不高。或者,需要在公标设计为特定的结构才可固定到耳标钳上,通用性不强。现有耳标钳的结构设计上大都存在上述弊端,这些弊端会导致用户在打标的过程中操作繁琐,影响打标效率。严重时会使动物受到惊吓,甚至拉伤动物耳朵。因此,需要针对上述弊端对耳标钳结构或配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耳标钳的打标针,以及对应的动物耳标钳。以在打标完成时,防止继续用力而损伤动物耳部的情况。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耳标钳的打标针,其包括打标针本体,该打标针本体的一端形成尖端,用于安装公标;在打标针本体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在打标针本体随耳标钳钳臂活动的过程中,限制打标针本体移动的最大距离。上述打标针的设计原理为:在打标针本体随耳标钳钳臂运动一定距离后(对应于达标完成时),限位结构与导向块的端面接触,防止打标针本体进一步移动,即即使人为继续施加压力,打标针也不会继续运动,由此限制对于动物耳部的压力,防止损伤动物耳部。进一步的,限位结构设置于打标针本体的端部。限位结构设置在打标针端部,便于限位结构的设计,便于打标针本体的制造。进一步的,限位结构与打标针本体一体设置。打标针本体工作频率高,限位结构需要常与限位块碰撞,一体设置的结构可以确保打标针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打限位结构变形。进一步的,打标针本体包括打标针尖和限位杆,打标针尖和限位杆同轴连接;打标针尖在耳标钳钳臂的带动下活动,限位杆上设置有限位挡块。将针尖部分和限位部分分离设计,可以便于打标针本体在钳臂上的安装,同时也便于对限位杆的选型。进一步的,打标针本体形成尖端的一端上,垂直安装有公标固定座,公标固定座用于固定公标以与打标针本体保持相对静止。在打标针尖端设计公标固定座,可以公标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公标在打标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也无需人工用手扶住公标进行打标,提高了工人单手操作的便捷性和打标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打标效果。进一步的,公标固定座包括安装结构、底板和安装台;安装结构用于安装到打标针本体上,安装结构设置于底板上;安装台设置于底板表面,与底板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装盛公标;在安装台上,向容纳腔方向,设置有可形变凸起;底板对打标针本体形成包围或半包围结构。公标固定座的结构可以兼容多种型号的公标,同时也使得对于公标的固定操作非常简便。进一步的,底板对应于打标针本体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打标针本体的尖端穿过该通孔。该设计使得底板对公标的支撑面积较大,从而可以防止公标发生偏转。进一步的,安装台成U型,可形变凸起至少设置于安装台的两端部。U型结构具备大敞口,进而使得公标固定座可以兼容多种型号的公标。进一步的,安装台包括凸起安装部,可形变凸起安装于凸起安装部中。这样设计,可以确保凸起发生弹性形变(并为其形变和回复提供空间),进而确保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动物耳标钳,该动物耳标钳包括钳臂,以及上述用于耳标钳的打标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设计的打标针具备限程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损伤动物耳部。2、本设计的打标针可以固定住公标,防止其松动或脱落,无需工人用手扶住,单手即可操作,提高了打标效率和打标效果。3、本设计的打标针具备较高的通用性和灵活性,限位杆可以根据场景进行选型,公标固定座具备较强的兼容性。附图说明图1是打标针本体结构图。图2是打标针本体爆炸图。图3是图1沿轴向的截面图。图4是公标固定座的结构图。图5、图7分别是两个耳标钳的实施例。图6、图8分别是图5、图7沿竖直平面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5-8,对于现有较为通用的耳标钳来讲,其包括两条中部交叉铰接的钳臂C1、C2,其中一条为固定臂C1,另一条为活动臂C2。在固定臂C1端部,设置有夹片C3,以用于放置母标。在固定臂C1上,设置有安装架C4,在安装架C4自由端端部,设置有导向块C5,该导向块设置有导向孔。在活动臂C2的端部,设置有可随活动臂端部活动的打标针,该打标针穿过导向块C5的导向孔,导向孔限制打标针的运动方向,使之与固定臂C1端部的母标始终保持垂直(或固定角)。实施例一一种用于耳标钳的打标针,如图1、7和8所示,其包括打标针本体A,该打标针本体A的一端形成尖端A1,用于安装公标,打标针本体A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限位结构A2。该限位结构A2可以固定设置在打标针本体A上,也可活动设置在打标针本体A上,以调整限位的位置。该限位结构A2设置的目的在于:在打标针本体A随耳标钳钳臂活动过程中,打标针本体A上的限位结构A2可以限制打标针本体A的位移长度,进而避免在公标安装到母标上后,由于进一步施加压力而伤害目标耳部。限位结构A2对打标针本体A位移的限制原理为:在打标针本体A在耳标钳的作用下活动过程中,在打标针本体A活动到一定距离时,限位结构A2与导向块C5远离尖端A1的一侧接触,以限制尖端A1的进一步活动,由此限制对耳标的进一步施压,起到对目标耳部的保护作用。如图2、3所示,打标针本体A包括打标针尖B1和限位杆B2,打标针尖B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耳标钳的打标针,其包括打标针本体(A),该打标针本体(A)的一端形成尖端(A1),用于安装公标;其特征在于,在打标针本体(A)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限位结构(A2),所述限位结构(A2)用于在所述打标针本体(A)随耳标钳钳臂活动的过程中,限制所述打标针本体(A)移动的最大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耳标钳的打标针,其包括打标针本体(A),该打标针本体(A)的一端形成尖端(A1),用于安装公标;其特征在于,在打标针本体(A)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限位结构(A2),所述限位结构(A2)用于在所述打标针本体(A)随耳标钳钳臂活动的过程中,限制所述打标针本体(A)移动的最大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耳标钳的打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A2)设置于所述打标针本体(A)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耳标钳的打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A2)与所述打标针本体(A)一体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耳标钳的打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标针本体(A)包括打标针尖(B1)和限位杆(B2),所述打标针尖(B1)和限位杆(B2)同轴连接;所述打标针尖(B1)在耳标钳钳臂的带动下活动,所述限位杆(B2)上设置有限位挡块(B4)。


5.如权利要求1、2、3或4任一所述的用于耳标钳的打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标针本体(A)形成尖端(A1)的一端上,垂直安装有公标固定座(D),所述公标固定座(D)用于固定公标以与所述打标针本体(A)保持相对静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永祥何长征吴晓文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御智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