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脊瓦压瓦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材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脊瓦压瓦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脊瓦生产方式,普遍还是通过人工送料、机械压制、人工取出的传统方式进行生产,大部分生产环节依靠人力进行操作。生产过程中,需要操作工人将肢体伸入到60T压瓦机内进行生产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因人工送取,每台压机需要至少三人配合操作,工人数量需求数量多,用工成本较高,工人送料和出瓦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工作环境条件差。另外,人工作业受疲劳度及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脊瓦的合格率较低。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自动脊瓦压瓦机,解决脊瓦生产过程中存在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低,工作环境条件差,生产效率低,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脊瓦压瓦机,包括入泥架、取泥装置、存料平台、续泥装置、入泥推送装置、压瓦装置及出瓦装置,入泥架设在压瓦装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脊瓦压瓦机,包括入泥架、取泥装置、存料平台、续泥装置、入泥推送装置、压瓦装置及出瓦装置,其特征在于,入泥架设在压瓦装置的右前侧,出瓦装置设在出瓦装置的左侧;/n入泥架的右侧设有泥块输入装置,取泥装置设在泥块输入装置的下方;/n存料平台位于泥块输入装置的左上方,续泥装置位于存料平台上方,包括续泥座和续泥座驱动机构,续泥座活动设在入泥架上;/n续泥座的右下方设有续泥入料推板,其左下方设有续泥出料推板;/n入泥推送装置设在存料平台的左侧,包括入泥置放台、入泥推板和推送机构,推送机构的活动端驱动入泥推板纵向运动;/n出瓦装置包括出瓦架、出瓦座、出瓦驱动机构及取瓦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脊瓦压瓦机,包括入泥架、取泥装置、存料平台、续泥装置、入泥推送装置、压瓦装置及出瓦装置,其特征在于,入泥架设在压瓦装置的右前侧,出瓦装置设在出瓦装置的左侧;
入泥架的右侧设有泥块输入装置,取泥装置设在泥块输入装置的下方;
存料平台位于泥块输入装置的左上方,续泥装置位于存料平台上方,包括续泥座和续泥座驱动机构,续泥座活动设在入泥架上;
续泥座的右下方设有续泥入料推板,其左下方设有续泥出料推板;
入泥推送装置设在存料平台的左侧,包括入泥置放台、入泥推板和推送机构,推送机构的活动端驱动入泥推板纵向运动;
出瓦装置包括出瓦架、出瓦座、出瓦驱动机构及取瓦机构,出瓦座活动设在出瓦架上,取瓦机构设在出瓦座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脊瓦压瓦机,其特征在于,泥块输入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及多个输入辊,所有输入辊依次间隔平行布置在入泥架上,各输入辊的两端均与入泥架转动配合;
各输入辊的同一端均配置有一个链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条驱动所有输入辊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脊瓦压瓦机,其特征在于,取泥装置包括取泥座、托泥台及第一气缸,取泥座位于输入辊的正下方,其四角分别通过竖向布置的第一圆柱导轨与入泥架活动相连;
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入泥架上,其活塞杆的端部与取泥座的底部固定相连,驱动取泥座升降;
托泥台包括托泥板及两个挡泥板,两个挡泥板一前一后相对布置,托泥板有若干个且位于两个挡泥板之间,挡泥板和托泥板与输入辊依次交替布置;
各挡泥板和托泥板分别通过两个立柱与取泥座固定相连,第一气缸通过取泥座驱动各挡泥板和托泥板通过输入辊的间隙同步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脊瓦压瓦机,其特征在于,存料平台水平固定安装在入泥架上,续泥座位于存料平台的上方,其前后两侧分别通过第一直线导轨与入泥架相连;
所述续泥座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续泥座上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驱动续泥座相对于入泥架横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脊瓦压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泥入料推板竖向布置,其上端通过第一推板支架与续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连军,蒋学凯,蒋京德,刘国明,孙振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骏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