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52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包括引流管道和设置在引流管道上的负压调节管道,所述引流管道的一端设有引流开口,另一端设有负压接头,所述引流开口呈“︺”型,其开口大的一端远离所述引流管道,所述引流开口的开口端的端部倒有圆角,所述引流开口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处为平滑过渡,所述负压调节管道远离所述引流管道的一端的端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延边。将引流开口的一端伸入患者的体内,设有负压接头的那一端与院内的负压系统连接,引流开口大的一端远离引流管道便于将患者体内的血块吸入引流管道内,通过负压系统排出,通过手指将负压堵住是为了方便医务人员在操作的时候感知负压的大小,方便进行调节负压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
技术介绍
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它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医学临床上出现的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包括上消化道术后、胰十二指肠术后,吻合口出血及应激性溃疡出血,均发病急,病情重,若不及时处理就会有死亡的危险。上消化大出血病人,常因为胃内积血及血凝块较多,胃镜检查时难以窥及病变及出血部位,常用胃镜活检通道孔径是有限的,难以迅速有效吸引,尤其是血凝块,胃镜一吸就堵,视野很快模糊,反而易堵塞通道,需多次反复取出胃镜清洗内通道,故耽误治疗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包括引流管道和设置在引流管道上的负压调节管道,所述引流管道的一端设有引流开口,另一端设有负压接头,所述引流开口呈“︺”型,其开口大的一端远离所述引流管道,所述引流开口的开口端的端部倒有圆角,所述引流开口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处为平滑过渡,所述负压调节管道远离所述引流管道的一端的端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延边。在使用时,将引流开口的一端伸入患者的体内,设有负压接头的那一端与院内的负压系统连接,将引流开口设置成“︺”型,其开口大的一端远离引流管道便于将患者体内的血块吸入引流管道内,通过负压系统排出,同时医务人员可通过手将负压调节管道的开口堵住便于负压将血块吸走,通过手指将负压堵住是为了方便医务人员在操作的时候感知负压的大小,方便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负压调节管道与所述引流开口的距离为65CM-80CM。将负压调节管道设置在距离引流开口的65CM-80CM处是为了方便预留足够的长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引流管道长度不够的情况。优选的,所述引流管道上均布设有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胃镜管道相配合的卡口。在引流管道上均布设置连接件是为了方便将引流管道和胃镜管道相对固定,便于在进行胃内操作时通过胃镜带动引流管道一起运动。优选的,所述负压调节管道上通过连接绳连接有堵块。在负压调节管道上设置堵块是为了方便在需要最大负压值时将负压调节管的开口完全堵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使用时,将引流开口的一端伸入患者的体内,设有负压接头的那一端与院内的负压系统连接,将引流开口设置成“︺”型,其开口大的一端远离引流管道便于将患者体内的血块吸入引流管道内,通过负压系统排出,同时医务人员可通过手将负压调节管道的开口堵住便于负压将血块吸走,通过手指将负压堵住是为了方便医务人员在操作的时候感知负压的大小,方便进行调节。2、将负压调节管道设置在距离引流开口的65CM-80CM处是为了方便预留足够的长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引流管道长度不够的情况。3、在引流管道上均布设置连接件是为了方便将引流管道和胃镜管道固定,便于在进行胃内操作时通过胃镜带动引流管道一起运动。4、在负压调节管道上设置堵块是为了方便在需要最大负压值时将负压调节管的开口完全堵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述的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述的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所述的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引流管道;2、负压调节管道;3、引流开口;4、负压接头;5、圆角;6、延边;7、连接件;8、卡口;9、连接绳;10、堵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包括引流管道1和设置在引流管道1上的负压调节管道2,所述引流管道1的一端设有引流开口3,另一端设有负压接头4,所述引流开口3呈“︺”型,其开口大的一端远离所述引流管道1,所述引流开口3的开口端的端部倒有圆角5,所述引流开口3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处为平滑过渡,所述负压调节管道2远离所述引流管道1的一端的端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延边6。在使用时,将引流开口3的一端伸入患者的体内,设有负压接头4的那一端与院内的负压系统连接,将引流开口3设置成“︺”型,其开口大的一端远离引流管道1便于将患者体内的血块吸入引流管道1内,通过负压系统排出,同时医务人员可通过手将负压调节管道2的开口堵住便于负压将血块吸走,通过手指将负压堵住是为了方便医务人员在操作的时候感知负压的大小,方便进行调节。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负压调节管道2与所述引流开口3的距离为65CM-80CM。将负压调节管道2设置在距离引流开口3的65CM-80CM处是为了方便预留足够的长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引流管道1长度不够的情况。实施例3: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引流管道1上均布设有若干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上设有与胃镜管道相配合的卡口8。在引流管道1上均布设置连接件7是为了方便将引流管道1和胃镜管道想对固定,便于在进行胃内操作时通过胃镜带动引流管道1一起运动。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负压调节管道2上通过连接绳9连接有堵块10。在负压调节管道2上设置堵块10是为了方便在需要最大负压值时将负压调节管的开口完全堵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道和设置在引流管道上的负压调节管道,所述引流管道的一端设有引流开口,另一端设有负压接头,所述引流开口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内血凝块引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道和设置在引流管道上的负压调节管道,所述引流管道的一端设有引流开口,另一端设有负压接头,所述引流开口呈型,其开口大的一端远离所述引流管道,所述引流开口的开口端的端部倒有圆角,所述引流开口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处为平滑过渡,所述负压调节管道远离所述引流管道的一端的端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延边。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