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52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主引流装置、副引流装置和通过螺纹连接于主引流装置、副引流装置的连接组件,所述主引流装置分为引流室和盐水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中间的连接组件,将主引流装置与副引流装置连接,利用连接组件将主引流装置的引流液引流进副引流装置后,只需拆除副引流装置测量、倾倒即可,同时在连接组件的作用下保证了主引流装置的引流室的密闭性,解决了原有引流装置拆除时暴露易污染的问题;在盐水室的盐水注入口增设可拆卸的过滤棉,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适合临床使用,满足医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学领域中,病人的胸腔内存在积气和积液时,可能会导致肺塌陷,呼吸功能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对该类病人通常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而医院所用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每周更换一次,每天倾倒引流液并记录引流液量,倾倒的时候需要两把血管钳子夹闭引流管,打开引流盖暴露在空气中,倾倒后的引流装置内壁有血块,粘液等,倾倒后还需盖好盖子,注入灭菌注射用水500ml,清理不方便,打开装置后,很容易造成人为的二次污染,并对患者造成潜在的逆行胸腔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每天更换引流装置内的引流液时污染引流装置,引起胸腔感染的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主引流装置、副引流装置和通过螺纹连接于主引流装置、副引流装置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键安装孔,所述控制按键安装孔内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一端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于连接套筒的内壁上,另一端通过控制按键安装孔穿出连接套筒,所述控制按键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中心下凹形成阀芯仓,所述阀芯仓外侧与连接套筒组成的空腔顶部连通有两个引流柱,所述连接套筒内位于隔板上方设有内嵌隔板,所述内嵌隔板的底板上与引流柱位置对应处设有两个引流口;所述阀芯仓内部设有阀芯,所述阀芯的顶部为半球体,且半球体伸出阀芯仓顶部抵触于控制按键,所述阀芯的底端伸出阀芯仓连接于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的周边通过第一密封圈紧密抵触于连接套筒,所述阀芯靠近半球体处径向外延有环状挡板,所述环状挡板紧扣于阀芯仓内壁,所述阀芯的外周套设有阀芯弹簧,所述阀芯弹簧的顶端固定于环状挡板,下端固定于阀芯仓底部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主引流装置分为引流室和盐水室,所述引流室的顶部设有引流管接口和第一水封管接口,所述引流室底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接口,所述盐水室的顶部设有第二水封管接口和盐水注入口,所述第一水封管接口与第二水封管通过水封管连接,所述副引流装置的顶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接口,所述内嵌隔板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外螺纹接口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接口,所述连接套筒的底部外壁设有与第二内螺纹接口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接口。进一步地,所述盐水注入口匹配有扣盖,所述扣盖包括凹形盖板,所述凹形盖板的底板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凹形盖板内嵌有内嵌盖板,所述内嵌盖板底板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内嵌盖板底板下表面与凹形盖板底板上表面之间设有过滤棉。进一步地,所述内嵌隔板底板上环设有第二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内嵌隔板上引流口内壁处设有用于与引流柱密封接触的第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键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内嵌隔板的底部与限位槽位置对应处设有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凹槽靠近控制按键伸出连接套筒的一端的槽面为斜面。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表面位于复位弹簧下方设有限位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圈。进一步地,所述主引流装置的引流室和盐水室的有效容量均为500ml,所述副引流装置的有效容量为1000ml,所述引流室、盐水室和副引流装置侧壁上均设有刻度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中间的连接组件,将主引流装置与副引流装置连接,利用连接组件将主引流装置的引流液引流进副引流装置后,只需拆除副引流装置测量、记录、倾倒即可,同时在连接组件的作用下保证了主引流装置的引流室的密闭性,解决了原有引流装置拆除时暴露易感染的问题;在盐水室的盐水注入口增设可拆卸的过滤棉,阻隔粉尘颗粒,病床上生活碎屑灯污染源,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具有盛装引流液不漏密闭性好,拆分方便有利于对每个部件角落彻底的消毒处理,患者携带及医护人员操作方便;经过消毒处理后整体可反复使用,降低成本,适合临床使用,满足医患双方需求;避免了需要医护人员每天更换引流装置导致引起胸腔感染的问题,病人舒适安全,也减少了对医务人员造成的费时费力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主引流装置示意图;图3是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副引流装置示意图;图4是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连接组件的第一截面示意图;图5是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连接组件的第二截面示意图;图6是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连接组件的内嵌隔板示意图;图7是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连接组件的连接套筒示意图;图8是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盐水注入口扣盖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主引流装置;2、副引流装置;3、连接组件;4、扣盖;5、刻度线;101、引流室;102、盐水室;103、引流管接口;104、第一水封管接口;105、第一外螺纹接口;106、第二水封管接口;107、盐水注入口;108、水封管;201、第二内螺纹接口;301、连接套筒;302、控制按键安装孔;303、控制按键;304、复位弹簧;305、隔板;306、阀芯仓;307、空腔;308、引流柱;309、内嵌隔板;310、引流口;311、阀芯;312、半球体;313、密封隔板;314、第一密封圈;315、环状挡板;316、阀芯弹簧;317、凹槽;318、第一内螺纹接口;319、第二外螺纹接口;320、第二密封圈;321、第三密封圈;322、;323、限位槽;324、限位块;325、橡胶圈;401、凹形盖板;402、第一通孔;403、内嵌盖板;404、第二通孔;405、过滤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所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主引流装置1、副引流装置2和通过螺纹连接于主引流装置1、副引流装置2的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套筒301,所述连接套筒301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键安装孔302,所述控制按键安装孔302内设有控制按键303,所述控制按键303一端通过复位弹簧304连接于连接套筒301的内壁上,另一端通过控制按键安装孔302穿出连接套筒301,所述控制按键303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317;所述连接套筒301的内部设有隔板305,所述隔板305中心下凹形成阀芯仓306,所述阀芯仓306外侧与连接套筒301组成的空腔307顶部连通有两个引流柱308,所述连接套筒301内位于隔板305上方设有内嵌隔板309,所述内嵌隔板309的底板上与引流柱308位置对应处设有两个引流口310;所述阀芯仓306内部设有阀芯311,所述阀芯311的顶部为半球体312,且半球体312伸出阀芯仓306顶部抵触于控制按键303,所述阀芯311的底端伸出阀芯仓306连接于密封隔板313,所述密封隔板313的周边通过第一密封圈314紧密抵触于连接套筒301,所述阀芯311靠近半球体312处径向外延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引流装置(1)、副引流装置(2)和通过螺纹连接于主引流装置(1)、副引流装置(2)的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套筒(301),所述连接套筒(301)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键安装孔(302),所述控制按键安装孔(302)内设有控制按键(303),所述控制按键(303)一端通过复位弹簧(304)连接于连接套筒(301)的内壁上,另一端通过控制按键安装孔(302)穿出连接套筒(301),所述控制按键(303)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317);/n所述连接套筒(301)的内部设有隔板(305),所述隔板(305)中心下凹形成阀芯仓(306),所述阀芯仓(306)外侧与连接套筒(301)组成的空腔(307)顶部连通有两个引流柱(308),所述连接套筒(301)内位于隔板(305)上方设有内嵌隔板(309),所述内嵌隔板(309)的底板上与引流柱(308)位置对应处设有两个引流口(310);/n所述阀芯仓(306)内部设有阀芯(311),所述阀芯(311)的顶部为半球体(312),且半球体(312)伸出阀芯仓(306)顶部抵触于控制按键(303),所述阀芯(311)的底端伸出阀芯仓(306)连接于密封隔板(313),所述密封隔板(313)的周边通过第一密封圈(314)紧密抵触于连接套筒(301),所述阀芯(311)靠近半球体(312)处径向外延有环状挡板(315),所述环状挡板(315)紧扣于阀芯仓(306)内壁,所述阀芯(311)的外周套设有阀芯弹簧(316),所述阀芯弹簧(316)的顶端固定于环状挡板(315),下端固定于阀芯仓(306)底部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引流装置(1)、副引流装置(2)和通过螺纹连接于主引流装置(1)、副引流装置(2)的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套筒(301),所述连接套筒(301)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键安装孔(302),所述控制按键安装孔(302)内设有控制按键(303),所述控制按键(303)一端通过复位弹簧(304)连接于连接套筒(301)的内壁上,另一端通过控制按键安装孔(302)穿出连接套筒(301),所述控制按键(303)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317);
所述连接套筒(301)的内部设有隔板(305),所述隔板(305)中心下凹形成阀芯仓(306),所述阀芯仓(306)外侧与连接套筒(301)组成的空腔(307)顶部连通有两个引流柱(308),所述连接套筒(301)内位于隔板(305)上方设有内嵌隔板(309),所述内嵌隔板(309)的底板上与引流柱(308)位置对应处设有两个引流口(310);
所述阀芯仓(306)内部设有阀芯(311),所述阀芯(311)的顶部为半球体(312),且半球体(312)伸出阀芯仓(306)顶部抵触于控制按键(303),所述阀芯(311)的底端伸出阀芯仓(306)连接于密封隔板(313),所述密封隔板(313)的周边通过第一密封圈(314)紧密抵触于连接套筒(301),所述阀芯(311)靠近半球体(312)处径向外延有环状挡板(315),所述环状挡板(315)紧扣于阀芯仓(306)内壁,所述阀芯(311)的外周套设有阀芯弹簧(316),所述阀芯弹簧(316)的顶端固定于环状挡板(315),下端固定于阀芯仓(306)底部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引流装置(1)分为引流室(101)和盐水室(102),所述引流室(102)的顶部设有引流管接口(103)和第一水封管接口(104),所述引流室(102)底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接口(105),所述盐水室(102)的顶部设有第二水封管接口(106)和盐水注入口(107),所述第一水封管接口(104)与第二水封管(106)通过水封管(108)连接,所述副引流装置(2)的顶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接口(201),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田华廖月霞孙云周静陈美周娱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