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活性组分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活性组分制剂的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生物大分子是目前药物递送领域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但是由于较大的分子量以及复杂的生物环境,实现其胞内递送极具挑战。传统的大分子递送载体如聚合物胶束和无机纳米材料等,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胞浆后于溶酶体结合。由于溶酶体内大量的水解酶、酯酶且pH值低,生物大分子会被快速降解,但其溶酶体的逃逸效率依然很低。同时,传统的大分子递送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差、易引发免疫反应、生物清除过快的缺点,使得应用受到限制。另外大分子递送作用效果受限,临床上一般采用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联合用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载体能同时封装多种药物并统一药物动力学,然而,传统的纳米粒存在载药量低、生物相容性低、批次间差异大等缺点。用传统方法进行共递送,两药的载药量加和亦不超过10%,使药效大打折扣。寻找高载药量的纳米载体成为本领域技术研究热点和难点。金属多酚网络(MPN)是由无机金属离子与多酚类化合物交联形成的复合物。由于MPN与疏水界面的高亲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活性组分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离子交联剂和多酚类有机配体制备的金属多酚网络MPN与小分子难溶药物先形成金属多酚网络-药物纳米晶复合物MPN-NPs,经由静电吸引作用,MPN-NPs与大分子药物形成复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多活性组分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离子交联剂和多酚类有机配体制备的金属多酚网络MPN与小分子难溶药物先形成金属多酚网络-药物纳米晶复合物MPN-NPs,经由静电吸引作用,MPN-NPs与大分子药物形成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书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离子包括AgI、AuI、BaII、CaII、CdII、CuII、FeII、MnII、MgII、MoII、ZnII、PtII、AuIII、AlIII、CeIII、CoIII、CrIII、EuIII、EuIII、FeIII、GdIII、NiIII、WIII、VIII或ZrI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酚类有机配体包括单宁酸、醅单宁、鞣花单宁、多巴胺、氯原酸、花青素、姜黄素、茶黄素、茶红素、柠檬黄素、花色苷、槲皮素、矢车菊素、山奈素、堪非醇、杨梅酮、异鼠李亭、芸香苷、橙皮素、柚皮素、圣草酚、毛地黄黄酮、芹菜素、花旗松素、白黎芦醇、褐藻多酚、聚黄烷醇多酚、去甲肾上腺素、茶多酚、儿茶酚、儿茶酚胺、儿茶素、儿茶酸、表儿茶素、表儿茶酚、表焙儿茶素、表焙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酚儿茶素、表没食子酚儿茶素、鞣花酸、没食子酸、双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盐、没食子酸丙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单没食子酰基-D-葡萄糖、二没食子酰基-D-葡萄糖、三没食子酰基葡萄糖、三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焦棓酚、桑色素或羟基氢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难溶药物包括非诺贝特、诺西肽、阿霉素、阿托伐他汀、辛伐他丁、冬凌草甲素、类黄酮、多西紫杉醇、吲哚美辛、两性霉素B、穿心莲内酯、紫杉醇、依鲁替尼、尼美舒利或萘普生。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杜晓庆,阮晨露,王孝春,侯钰琦,蒋小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