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训练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上述各学科领域的各项伟大的突破,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也在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着。而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作为近年来医疗器械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在世界各国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与开发。近年来,康复训练机器人对患者进行科学而又有效的康复训练的方式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优势。及早开展康复训练不仅能够维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运动功能的最终恢复程度。康复训练主要分为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和阻抗训练三种方式;为了更好的实现患者下肢运动的康复训练,在不同的康复阶段要选择不同的康复训练模式,康复初期,患肢没有运动能力,患肢必须在康复机器人牵引下完成康复运动,这个阶段属于被动训练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患者对关节和肌肉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时,但并不能独立完成主动训练,需要康复机器人提供适当助力来帮助患者完成康复训练,这个阶段既有被动训练又有主动训练,属于阻抗训练模式;当患者能够独立完成训练任务时,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扶手装置、座椅装置、靠背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扶手装置设置在架体(1)的前端,所述座椅装置设置在架体(1)的后端,所述靠背装置设置在架体(1)上座椅装置的后面,所述靠背装置和座椅装置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架体(1)的中部;/n所述扶手装置包括第一可伸缩装置(2)、把手(3)、中控台(4)和手触控制屏(5),所述第一可伸缩装置(2)和架体(1)前端连接,所述第一可伸缩装置(2)上设有第一调节螺栓(6),所述中控台(4)设置在第一可伸缩装置(2)的上端,所述把手(3)的一端和中控台(4)侧端连接,所述所述手触控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扶手装置、座椅装置、靠背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扶手装置设置在架体(1)的前端,所述座椅装置设置在架体(1)的后端,所述靠背装置设置在架体(1)上座椅装置的后面,所述靠背装置和座椅装置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架体(1)的中部;
所述扶手装置包括第一可伸缩装置(2)、把手(3)、中控台(4)和手触控制屏(5),所述第一可伸缩装置(2)和架体(1)前端连接,所述第一可伸缩装置(2)上设有第一调节螺栓(6),所述中控台(4)设置在第一可伸缩装置(2)的上端,所述把手(3)的一端和中控台(4)侧端连接,所述所述手触控制屏(5)设置在中控台(4)的前端,所述中控台(4)上设有制动按钮(7);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瓶(8)、脚踏装置、飞轮(9)、轮毂式电机(10)、第一齿轮(1811)和轮轴(12),所述电瓶(8)设置在架体(1)中部,所述轮轴(12)和架体(1)转动连接,所述轮毂式电机(10)设置在轮轴(12)上,所述飞轮(9)设置在轮毂式电机(10)上,所述第一齿轮(11)设置在轮轴(12)上,所述第一齿轮(11)位于轮毂式电机(10)的一侧,所述脚踏装置设置在座椅装置和架体(1)的连接处,所述脚踏装置和第一齿轮(11)通过链条(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支撑杆(14)、连接轴(15)和刹车片(16),所述连接轴(15)滑动设置在支撑杆(14)的中间,所述连接轴(15)的一端和刹车片(16)上端连接,所述刹车片(16)和飞轮(9)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装置包括转动轴(17)、第二齿轮(18)、脚踏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由佳,韩君,柏植,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