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脚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22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脚训练器,包括下部框架、设于下部框架上方的上部框架、连接于上部框架的前部与下部框架之间的前部连接架、连接于上部框架的后部与下部框架之间的后部连接架、以及支撑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之间的伸缩推杆;前部连接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连杆、以及连接在两条第一连杆之间的横杆,每条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对应侧;后部连接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连杆,两条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对应;伸缩推杆的后下端铰接于下部框架的后部的中间段,伸缩推杆的前上端铰接于横杆的中间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患者腿部肌肉进行锻炼,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脚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康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起脚训练器。
技术介绍
下肢瘫痪、中风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由于腿部肌肉及关节长期缺乏锻炼会出现肌肉萎缩、肌无力的状况,易并发炎症、褥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下肢瘫痪、中风病患的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对下肢瘫痪、中风的病患进行康复训练的起脚训练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脚训练器,包括下部框架、设于所述下部框架上方的上部框架、连接于所述上部框架的前部与下部框架之间的前部连接架、连接于所述上部框架的后部与下部框架之间的后部连接架、以及支撑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之间的伸缩推杆;所述前部连接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连杆、以及连接在两条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的横杆,每条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对应侧;所述后部连接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连杆,两条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对应;所述伸缩推杆的后下端铰接于下部框架的后部的中间段,伸缩推杆的前上端铰接于所述横杆的中间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为弯曲的杆件。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框架的内框超出下部框架的外框一定间距。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连接在两条第一连杆中部的两组手动牵引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手动牵引组件包括转动杆和第三连杆,所述转动杆设于第一连杆的正前方,且转动杆的下端铰接于下部框架,所述第三连杆的前端铰接于第一连杆的中部,第三连杆的后端铰接于第三连杆的中部。进一步地,两条所述转动杆的上端的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手柄。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检测所述伸缩推杆的受拉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伸缩推杆自动启动。进一步地,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申请提供的起脚训练器可直接安装在病床上使用,安装时将下部框架固定在床面上,并在该起脚训练器上铺上床垫即可,不对患者进行训练时,上部框架平放在下部框架上,在对患者进行下肢训练时,伸缩推杆带动前部连接架翻转,进而带动上部框架和后部连接架联动,从而带动患者的下肢上下运动,实现患者腿部肌肉的锻炼,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表示下部框架;20表示上部框架;30表示前部连接架;31表示第一连杆;32表示横杆;40表示后部连接架;41表示第二连杆;50表示伸缩推杆;60表示手动牵引组件;61表示转动杆;62表示第三连杆;63表示手柄;70表示控制机构;80表示遥控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脚训练器,包括下部框架10、设于下部框架10上方的上部框架20、连接于上部框架20的前部与下部框架10之间的前部连接架30、连接于上部框架20的后部与下部框架10之间的后部连接架40、以及支撑于上部框架20和下部框架10之间的伸缩推杆50,这里的伸缩推杆50优选采用电动推杆。前部连接架30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连杆31、以及连接在两条第一连杆31之间的横杆32,每条第一连杆3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框架20和下部框架10的对应侧。后部连接架40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连杆41,两条第二连杆4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框架20和下部框架10的对应。伸缩推杆50的后下端铰接于下部框架10的后部的中间段,伸缩推杆50的前上端铰接于横杆32的中间段。本实施例提供的起脚训练器可直接安装在病床上使用,安装时将下部框架10固定在床面上,并在该起脚训练器上铺上床垫即可,不对患者进行训练时,上部框架20平放在下部框架10上,在对患者进行下肢训练时,伸缩推杆50带动前部连接架30翻转,进而带动上部框架20和后部连接架40联动,从而带动患者的下肢上下运动,实现患者腿部肌肉的锻炼,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使用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1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41的长度,使得第一连杆31将上部框架20顶起的高度大于第二连杆41将上部框架20顶起的高度,从而在对患者腿部肌肉锻炼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屈伸,提高训练的效果。第一连杆31为弯曲的杆件,这样有利于伸缩推杆50将前部连接架30撑开。为了防止上部框架20和下部框架10之间夹手,本实施例的上部框架20的内框超出下部框架10的外框一定间距。本实施例还包括分别连接在两条第一连杆31中部的两组手动牵引组件60,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可以用双手牵引两组手动牵引组件60,来带动上部框架20运动,从而同时实现腿部肌肉和手部肌肉的锻炼,在手动拉动前部连接架30翻转的过程中,伸缩推杆50也可以辅助前部连接架30转动,能够减轻双手牵引的用力,确保患者能够拉动。具体地,手动牵引组件60包括转动杆61和第三连杆62,转动杆61设于第一连杆31的正前方,且转动杆61的下端铰接于下部框架10,第三连杆62的前端铰接于第一连杆31的中部,第三连杆62的后端铰接于第三连杆62的中部,这样,通过向前拉动转动杆61的上部,即可拉动前部连接架30。为了进一步方便转动转动杆61,两条转动杆61的上端的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手柄63。此外,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机构70,控制机构70用于检测伸缩推杆50的受拉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伸缩推杆50自动启动,当控制机构70检测到伸缩推杆50手拉时,控制机构70输出信号控制伸缩推杆50启动以辅助推动前部连接架30转动,以自动减轻患者的牵引负担。此外,本实施还配置有遥控器80,遥控器80与控制机构70电连接,以通过遥控器80控制伸缩推杆50工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脚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框架、设于所述下部框架上方的上部框架、连接于所述上部框架的前部与下部框架之间的前部连接架、连接于所述上部框架的后部与下部框架之间的后部连接架、以及支撑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之间的伸缩推杆;/n所述前部连接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连杆、以及连接在两条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的横杆,每条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对应侧;/n所述后部连接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连杆,两条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对应;/n所述伸缩推杆的后下端铰接于下部框架的后部的中间段,伸缩推杆的前上端铰接于所述横杆的中间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脚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框架、设于所述下部框架上方的上部框架、连接于所述上部框架的前部与下部框架之间的前部连接架、连接于所述上部框架的后部与下部框架之间的后部连接架、以及支撑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之间的伸缩推杆;
所述前部连接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连杆、以及连接在两条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的横杆,每条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对应侧;
所述后部连接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连杆,两条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对应;
所述伸缩推杆的后下端铰接于下部框架的后部的中间段,伸缩推杆的前上端铰接于所述横杆的中间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脚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脚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为弯曲的杆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加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孝德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