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冈村蕨藻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382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冈村蕨藻的室内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挑选无变色、无污染、不腐烂的健康冈村蕨藻藻体,清洗、剔除杂质后放入放入漂浮于海水中的黑色的双层夹网中,投放冈村蕨藻的密度是200~400克/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冈村蕨藻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型海藻养殖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冈村蕨藻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海藻是海洋中的一类低等隐花植物,是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在这些次生代谢物中许多具有抗病毒、抗癌等生理活性。冈村蕨藻(Caulerpaokamura)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蕨藻目(caulerpales)蕨藻科(caulerpaceae)中的蕨藻属(Caulerpa)。蕨藻组织柔软,多肉质,常被用于新鲜蔬菜或沙拉,是可食用的暖温性大型经济绿藻。蕨藻也是地球上最大的单细胞生物,通常具有假根、匍匐茎和直立枝,藻体多为青绿色,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具扩展的匍匐枝,直立枝单条或分枝,小枝互生或对生,并且每个小枝均具有短柄。冈村蕨藻的营养成分分析表明,Se的含量为14.66mg/kg干重,远远高于浒苔、单针藻、紫菜、马尾藻和江蓠的硒含量,也远远高于陆生植物上百倍。冈村蕨藻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Fe和Zn,含量分别为381mg/kg和28.31mg/kg。另外,冈村蕨藻的粗蛋白,粗脂肪、多糖、膳食纤维和灰分分别占藻粉干重的13.8%,6.3%,32.6%,11.9%和23.2%。冈村蕨藻中含有16种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1.47%,呈味氨基酸含量为总氨基酸的46.20%,EAA/TAA为41.47%,EAA/NEAA为70.85%,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FAO/WHO标准,因此,冈村蕨藻具有潜在的食品利用开发价值。目前,关于冈村蕨藻养殖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关于冈村蕨藻的资源方面,60年代,张水浸的调查研究发现福建东山海域有冈村蕨藻的野生资源分布,此后再未见有关冈村蕨藻的相关的报道。作为一类还未被大规模开发的藻类,冈村蕨藻的高效人工繁育技术的建立是增加产量和促进资源利用的关键,同时也是规模化培养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冈村蕨藻的最适宜生长的生态因子条件,为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详细依据,也为海藻养殖业开发新的养殖品种提供参考。对于大型绿藻来说,光照和温度是自然界中影响其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生态因子,这两种生态因子往往对藻类产生交互作用。对于藻类来说,光照是其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量来源,在一定温度、pH和营养条件下,光照的强弱以及时间的长短决定着藻类光合作用的效率。盐度因子对藻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也会产生影响,并且水体中的氮磷浓度与藻类的生长情况息息相关,但是过量的营养盐水平也能抑制生长,因此,充分研究光温、盐度以及不同氮、磷浓度下的冈村蕨藻的生长以及无性繁殖情况,将为该藻的规模化养殖提供资料。光合作用是藻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而光照的强弱和时间的长短决定着光合作用的效率,对其生长、形态结构和物质代谢具有不可忽视的调控作用。叶绿素a和叶绿素b是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光能和同化CO2的基本色素,它们反映了植物潜在的光合效率和同化能力的大小。可溶性糖对于植物的生活和生长都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具有信号功能,还能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能量和代谢产物。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含氮的大分子之一,其含量和种类也是衡量植物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植物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大多是一些参与植物新陈代谢的酶类,通过测定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出植物总体新陈代谢能力的大小。因此,在评价冈村蕨藻的生长及无性繁殖的状态时,我们主要检测了生长的净增重、新生直立枝和新生丝状分蘖假根的个数,叶绿素a和b的含量以及a/b的大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冈村蕨藻的室内人工养殖方法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提高冈村蕨藻的生长效率和产量、增加无性繁殖能力,并提高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冈村蕨藻人工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冈村蕨藻的室内人工养殖的处理与放养:将冈村蕨藻及时放入海水中,清洗、剔除杂质后,挑选无变色、无污染、不腐烂的健康藻体,放入黑色的双层夹网中,并漂浮于海水中;无性繁殖时夹网的下方要铺设一层干净消毒的细沙,作为假根攀附的基质;投放冈村蕨藻的密度是200~400克/米2;步骤2:冈村蕨藻的室内人工养殖环境条件控制:冈村蕨藻室内养殖过程中全程微充气流水培养;冈村蕨藻可生长盐度范围为20-38‰,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30-35‰;温度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4~27℃;光照强度为1500~4000lux,最适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冈村蕨藻培养的暗期为7~9h,最适暗期为8.0±0.5h;步骤3:冈村蕨藻藻室内培养环境养殖过程中的营养条件控制:可施氮肥主要是施硝态氮和铵态氮,硝酸浓度在0~30mg/L范围内,随着硝态氮浓度的增加,冈村蕨藻的湿重增重也增加,可促进冈村蕨藻的生长,但叶绿素a+b含量以及a/b的则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线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氯化铵浓度在0~25mg/L范围内,随着氯化铵浓度的增加,冈村蕨藻的湿重增重也增加,促进冈村蕨藻的生长,但叶绿素a+b含量以及a/b的则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线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施用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浓度范围为0~6mg/L,随着磷酸二氢钾浓度的增加,冈村蕨藻的湿重增重也增加,促进冈村蕨藻的生长,但叶绿素a+b含量以及a/b的则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线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施肥后停止流水1~3小时,将气阀开至最大,使营养盐均匀分布于池中,避免局部营养盐过多;3~4时后进行微流水,5小时后恢复到正常流水;步骤4:冈村蕨藻藻室内无性(营养)繁殖环境条件控制:冈村蕨藻适宜营养繁殖的盐度为25-35‰,最适营养繁殖的盐度为30-35‰;温度为20~30℃,最适营养繁殖的温度为24-27℃;营养繁殖的光照强度为1500-4000lux,最适营养繁殖的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冈村蕨藻培养的暗期为6-9h,最适暗期为7.0±0.5h;在适宜的暗期条件下,冈村蕨藻生根、长芽且伴随着新生叶的分化;在无暗期的条件下,根、芽及新生叶无分化,但直立枝及囊状叶可以持续生长;步骤5:在营养繁殖过程中,氮磷肥施用与营养生长明显不同,主要是施硝态氮和铵态氮,硝态氮浓度在0~15mg/L范围内,在该范围内可促进冈村蕨藻的生长,但随着硝态氮浓度的增加,则阻碍冈村蕨藻的新生根的发育;氯化铵浓度在0~15mg/L范围内,可促进冈村蕨藻的生长;在营养繁殖过程中,施用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浓度范围为0-10mg/L。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步骤1中,挑选无变色、无污染、不腐烂的健康藻体。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步骤1中,将挑选的健康藻体放入黑色的双层夹网中,藻体及网漂浮于水体中。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步骤1中,冈村蕨藻进行无性繁殖时夹网下方要铺设一层干净消毒的细沙,作为假根攀附的基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冈村蕨藻的人工养殖方法可有效提高藻的生长效率,提高产品产量,并且可增加无性繁殖能力,在生产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通过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冈村蕨藻的室内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首先挑选无变色、无污染、无腐烂的健康的冈村蕨藻藻体,清洗、剔除杂质后,放入漂浮于海水中的黑色的双层夹网中;无性繁殖时夹网下方要铺设一层干净消毒的细沙,作为假根攀附的基质;投放冈村蕨藻的密度是200~400克/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冈村蕨藻的室内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挑选无变色、无污染、无腐烂的健康的冈村蕨藻藻体,清洗、剔除杂质后,放入漂浮于海水中的黑色的双层夹网中;无性繁殖时夹网下方要铺设一层干净消毒的细沙,作为假根攀附的基质;投放冈村蕨藻的密度是200~400克/米2;
步骤2、冈村蕨藻室内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环境因子进行严格的控制,包括水温、盐度、pH、光照、光周期和暗周期,养殖过程中全程充气、流水培养;
步骤3、冈村蕨藻室内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饲料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包括硝酸盐、磷酸盐浓度。


2.如权利要求1冈村蕨藻室内规模化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过程中盐度范围为20-38‰,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30-35‰;温度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4~27℃;最适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冈村蕨藻培养的暗期为7~9h,最适暗期为8.0±0.5h。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展郑风荣王欣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青岛海葡萄有机绿藻研发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