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电容电动机
本技术属于静电电机
,具体涉及层叠电容电动机。
技术介绍
电磁式电动机诞生于100多年前,AndrewGordan技术了利用同号电荷相排斥、异号电荷相吸引原理的电铃和电弹力车,这可以看成是最早的利用静电驱动的例子。目前静电电动机的运用比较少,原因在于介电常数过小,无法提供过大力矩,目前市面或者文献上提供的静电电动机例如利用极化的弛豫的异步电机,或者电容式的同步电机最大的能达到牛米量级的力矩。如今微电子的发展,微电机也成为如今的研究课题之一,上述的两种方式存在一些缺点,弛豫电机对于材料的控制和制作工艺有较高要求,电容同步电机又需精准控制每个转子的位置,使得制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层叠电容电动机,解决上述问题,既可以进行大力矩的输出也可以运用在微小物体的传动中,由于不需要任何的频率匹配,可以加在任何电机上面,作为一种辅助的输出,由于电荷几乎没有厚度使得很小的体积里面就可以储存很大的电荷量,从而静电电动机相比于传统的但靠磁场驱动的电机而言,可以在较小的体积里面输出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电容电动机,包括线圈(1)、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2)、第一接线端子(41)、第二接线端子(42)、第三接线端子(43)和第四接线端子(44),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设有四个电流霍尔传感器(11),所述第一转轴(2)外侧套设有若干层电容传动组件(3),所述电容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滚珠(31)、电容负极板(32)、第二滚珠(33)、电容正极板(34)和第二转轴(35),所述第一滚珠(31)位于电容负极板(32)内壁一侧,且所述第一滚珠(31)表面粗糙,所述电容负极板(32)和电容正极板(34)内部均均匀分布有第一绝缘树脂(321),所述第二滚珠(3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叠电容电动机,包括线圈(1)、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2)、第一接线端子(41)、第二接线端子(42)、第三接线端子(43)和第四接线端子(44),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设有四个电流霍尔传感器(11),所述第一转轴(2)外侧套设有若干层电容传动组件(3),所述电容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滚珠(31)、电容负极板(32)、第二滚珠(33)、电容正极板(34)和第二转轴(35),所述第一滚珠(31)位于电容负极板(32)内壁一侧,且所述第一滚珠(31)表面粗糙,所述电容负极板(32)和电容正极板(34)内部均均匀分布有第一绝缘树脂(321),所述第二滚珠(33)位于电容负极板(32)与电容正极板(34)之间,且所述第二滚珠(33)表面光滑,所述电容正极板(34)和第二转轴(35)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树脂(36),所述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35)均连接有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三转轴(37);
第一接线端子(41)和第二接线端子(42)之间与第三接线端子(43)和第四接线端子(44)之间连接相同的交流电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1)分别与四个电流霍尔传感器(11)的第一电流检测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42)连接有电阻(5),所述电阻(5)另一端连接有与第一接线端子(41)连接的第二电容(51),所述电阻(5)另一端还与四个电流霍尔传感器(11)的第二电流检测端口连接,四个所述电流霍尔传感器(11)的反相输出端均接地,四个所述电流霍尔传感器(1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绝缘双极型晶体管组(61)、第二绝缘双极型晶体管组(62)、第三绝缘双极型晶体管组(63)和第四绝缘双极型晶体管组(64),所述第一绝缘双极型晶体管组(61)和第四绝缘双极型晶体管组(64)均由两个相同的NPN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