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散热性的车载逆变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28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散热性的车载逆变电源,包括逆变电源本体和卡嵌式散热装置,逆变电源本体的两端分别安装卡嵌式散热装置,电源外壳的两侧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卡嵌臂,卡嵌臂内通过卡嵌滑道安装卡嵌式散热装置,所述电源外壳的内部左端设置安装底板,并在安装底板上的水冷安装槽中安装水冷U型管,利用冷凝水对电源外壳内进行横向的散热,卡嵌式散热装置内安装双头电机,在双头电机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散热扇叶,提高电源外壳内的空气流速,完成高效散热,而导热板则最大限度的将内部元件的热量吸收,方便电源外壳内的散热,有效提高散热能力,并提高逆变电源的使用耐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的车载逆变电源
本技术涉及逆变电源
,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散热性的车载逆变电源。
技术介绍
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的电路称为逆变电路,在特定场合下,同一套晶闸管变流电路既可作整流,又能作逆变,变流器工作在逆变状态时,如果把变流器的交流侧接到交流电源上,把直流电逆变为同频率的交流电反送到电网去,叫有源逆变,如果变流器的交流侧不与电网联接,而直接接到负载,即把直流电逆变为某一频率或可调频率的交流电供给负载,则叫无源逆变,交流变频调速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有源逆变除用于直流可逆调速系统外,还用于交流饶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串级调速和高压直流输电等方面,逆变电源则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现有技术的车载逆变电源,在连接电器较多时,产生的功率较大,而电源外壳中散热装置散热效果较差,无法有效的逆变电源的热量散发,久而久之则会造成逆变电源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散热性的车载逆变电源,电源外壳的两侧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卡嵌臂,卡嵌臂内通过卡嵌滑道安装卡嵌式散热装置,所述电源外壳的内部左端设置安装底板,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散热性的车载逆变电源,包括逆变电源本体(1)和卡嵌式散热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源本体(1)的两端分别安装卡嵌式散热装置(2);/n所述逆变电源本体(1)包括电源外壳(101)、卡嵌臂(102)、通孔(103)、卡嵌滑道(104)、嵌入盖(105)、插入式电极(106)、电流转换元件(107)、电路板(108)、卡嵌块(109)、导热板(1010)、安装底板(1011)、水冷安装槽(1012)和水冷U型管(1013),所述电源外壳(101)的两端分别设有卡嵌臂(102),所述卡嵌臂(102)上设有通孔(103),所述卡嵌臂(102)的内侧设有卡嵌滑道(104),所述卡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散热性的车载逆变电源,包括逆变电源本体(1)和卡嵌式散热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源本体(1)的两端分别安装卡嵌式散热装置(2);
所述逆变电源本体(1)包括电源外壳(101)、卡嵌臂(102)、通孔(103)、卡嵌滑道(104)、嵌入盖(105)、插入式电极(106)、电流转换元件(107)、电路板(108)、卡嵌块(109)、导热板(1010)、安装底板(1011)、水冷安装槽(1012)和水冷U型管(1013),所述电源外壳(101)的两端分别设有卡嵌臂(102),所述卡嵌臂(102)上设有通孔(103),所述卡嵌臂(102)的内侧设有卡嵌滑道(104),所述卡嵌滑道(104)内安装嵌入盖(105),所述电源外壳(101)的右侧设有插入式电极(106),所述插入式电极(106)的左侧安装电流转换元件(107),所述电流转换元件(107)的左侧安装于电路板(108)上,所述电源外壳(101)的内部左端设有卡嵌块(109),所述卡嵌块(109)与电源外壳(101)的内壁之间安装导热板(1010),所述卡嵌块(109)之间设有安装底板(1011),所述安装底板(1011)的上侧设有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丽忠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恩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