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122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其包括空气冷却器、连接至空气冷却器上抽风口的抽风管道、和连接至空气冷却器上的排风口的送风管道,所述抽风管道的入口连接至配电柜的排风口,所述送风管道的出口连通至配电柜所在配电室;所述排风管道的出口设置有防护网;所述排风管道的出口设置有风向控制装置,包括外框和转动连接在外框上的若干个摆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配电柜的散热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却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配电柜尤其是变频柜内在运行期间,电气元件本身及其连接的铜排会产生大量的热,温升过大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配电柜本身会设置通风孔加装散热风机,配电室内也会配置换风风机,但是由于配电柜尺寸的限制,柜体自身配置的风机尺寸过小,以及配电柜体本身的密封性不高,导致通风散热效率过低,不能满足大功率配电柜中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其具有提高配电柜的散热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器、连接至空气冷却器上抽风口的抽风管道和连接至空气冷却器上的排风口的送风管道,所述抽风管道的入口连接至配电柜的排风口,所述送风管道的出口连通至配电柜所在配电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管道的入口设置在配电柜中上方的散热风机上,柜内的热气上升,并通过散热风机和空气冷却器内的抽风机将热风直接抽送至空气冷却器内,通过空气冷却器将热风转换至冷风,通过送风管道将冷风送至配电室内,配电室不需要其它的换风风机即可将配电室内的室温始终保持在要求的温度内,并通过配电室的进风口使室内的冷风吹进配电柜内,形成冷却循环系统,极大提高了配电柜内的散热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风管道的出口设置有防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设置在送风管道的出口处,可防止配电室内的蛇鼠等小动物进入到送风管道,避免对空气冷却器造成破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风管道的出口设置有风向控制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风管道的出口设置在配电室的墙体内,并连通至配电室,配电室内的配电柜位置过于偏,而降低风力散热的效率时,可通过风向控制装置来调节冷风的吹送方向,使冷风的吹送方向更加灵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向控制装置包括外框和转动连接在外框上的若干个摆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框固定在配电室的墙壁内形成一个通风窗口,摆叶纵向转动连接在外框之间,若干个摆叶均朝向同一方向,冷风会吹向摆叶所指的方向,即可达到通过摆叶控制冷风吹向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叶的长侧边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联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装置设置在转动轴上,可实现对转动轴同时同步转动的功能,进而使摆叶的摆动角度一致,冷风的吹向一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摆叶长侧边之间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叶转动一个角度,能够使冷风通过摆叶之间的缝隙吹进配电室内,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摆叶长侧边之间的宽度,可使冷风严格按照摆叶的转动方向进行送风,避免摆叶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部分的冷风不受摆叶摆动方向的控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转动轴端部的链轮和设置在链轮上的链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链条转动可带动若干个链轮同时同步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框的上下两侧边设置有凹槽,所述联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装置设置在凹槽内,一方面能够避免其他杂物卡进链条内造成卡壳;另一方面凹槽的侧边阻挡在联动装置的侧边,可提升外框以及摆叶连接部分的观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侧边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部分露出所述调节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齿轮,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转动轴和设置在转动轴端部的链轮转动,链轮转动进而通过链条带动所有的链轮转动;调节齿轮露出凹槽侧边的调节孔,即可在不影响外部观感的前提下达到方便调节摆叶转动方向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空气冷却器通过抽风管道与配电柜的出风口连接能够将配电柜内的热量带出;空气冷却器通过送风管道将冷空气送进配电室,能够对配电柜周围的空气温度进行调节;抽风管道与送风管道配合形成冷却系统,从而提高了配电柜的散热效率。2.送风管道的出口设置的风向控制装置,能够根据配电柜的位置改变送风管道的风向,从而进一步提高配电柜的散热效率;3.送风管道的出口设置的防护网,能够防止配电室内的蛇鼠等小动物通过送风管道进入空气冷却器对其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风向控制装置上侧凹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风向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风向控制装置上调节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空气冷却器,2、抽风管道,3、送风管道,4、配电柜,5、配电室,6、防护网,7、风向控制装置,71、外框,711、挡板,712、调节孔,72、摆叶,721、转动轴,8、联动装置,81、链轮,82、链条,83、从动齿轮,84、调节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器1、连接至空气冷却器1上抽风口的抽风管道2和连接至空气冷却器1上的排风口的送风管道3。抽风管道2的入口通过法兰连接在配电柜4的上方,使配电柜4上方的散热风机正对抽风管道2的入口,配电柜4内的热气上升,并通过配电柜4自身带的散热风机和空气冷却器1内的抽风机将热风直接抽送至空气冷却器1内,空气冷却器1将热风转换至冷风,通过送风管道3将冷风送至配电室5内,配电室5不需要其它的换风风机即可将配电室5内的室温始终保持在要求的温度,并通过配电室5的进风口使室内的冷风进入到配电柜4内,形成冷却循环系统,极大提高了配电柜4内的散热效率。参照图2,防护网6设置在送风管道3的出口处,可防止配电室5内的蛇鼠等小动物通过送风管道3进入到空气冷却器1内,避免对空气冷却器1造成破坏。参照图3和图4,送风管道3的出口设置有风向控制装置7,包括外框71和转动连接在外框71上的若干个摆叶72。送风管道3的出口设置在配电室5的墙体内,并连通至配电室5,配电室5内的配电柜4位置过于偏,而降低风力散热的效率时,可通过风向控制装置7来调节冷风的吹送方向,使冷风的吹送方向更加灵活;外框71固定在配电室5的墙壁内形成一个通风窗口,摆叶72纵向转动连接在外框71之间,若干个摆叶72均朝向同一方向,冷风会吹向摆叶72所指的方向,即可通过摆叶72来控制冷风送风的方向。若干个摆叶72的长侧边设置有转动轴721,转动轴7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外框71的上下两侧边,转动轴721转动,即可带动摆叶72转动;转动轴721的端部设置有联动装置8,包括设置在转动轴721端部的链轮8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冷却器(1)、连接至空气冷却器(1)上抽风口的抽风管道(2)和连接至空气冷却器(1)上的排风口的送风管道(3),所述抽风管道(2)的入口连接至配电柜(4)的排风口,所述送风管道(3)的出口连通至配电柜(4)所在配电室(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冷却器(1)、连接至空气冷却器(1)上抽风口的抽风管道(2)和连接至空气冷却器(1)上的排风口的送风管道(3),所述抽风管道(2)的入口连接至配电柜(4)的排风口,所述送风管道(3)的出口连通至配电柜(4)所在配电室(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3)的出口设置有防护网(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3)的出口设置有风向控制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变频控制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控制装置(7)包括外框(71)和转动连接在外框(71)上的若干个摆叶(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平刘开杰穆新新张桂龙
申请(专利权)人:曲阳金隅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