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春学院专利>正文

自动控制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9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插座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控制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壁底部设置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数据测定机构通过A/D转换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通过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对壳体内温度、湿度、插座输出电压功率及插座输出电流功率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将各检测值通过A/D转换模块转换成数据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存储模块内存储的温度、湿度及电流电压阈值与检测到的数值进行对比判断,然后对插座电源进行通断控制,自动智能化较强,且微处理器以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控制平台,采用多线程方式实现各处理任务,多变性及可操作性较强,增加了整体系统的智能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控制插座
本技术涉及插座
,具体为自动控制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随着人们对电子电器类产品智能化、节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普通插座类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并且现有的插座实时监测功能差,使得现有的控制插座功能较为单一,没有很好的保护机构,在使用时安全性较低,容易造成一定的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自动控制插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自动控制插座,能够解决现有的自动控制插座智能性较低,并且现有的插座实时监测功能差,使得现有的控制插座功能较为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控制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微处理器(200)、数据测定机构(300)、插座(400)和蓝牙模块(500),所述壳体(100)内侧壁底部设置所述微处理器(200),所述数据测定机构(300)通过A/D转换模块(210)与所述微处理器(200)电性连接,所述插座(400)设于所述壳体(100)上,所述微处理器(200)电性输入连接所述蓝牙模块(500)。/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控制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微处理器(200)、数据测定机构(300)、插座(400)和蓝牙模块(500),所述壳体(100)内侧壁底部设置所述微处理器(200),所述数据测定机构(300)通过A/D转换模块(210)与所述微处理器(200)电性连接,所述插座(400)设于所述壳体(100)上,所述微处理器(200)电性输入连接所述蓝牙模块(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连接轴(110)、盖板(120)和垫板(130),所述壳体(100)外侧壁通过所述连接轴(110)与所述盖板(120)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00)外侧壁底部粘接所述垫板(130),所述垫板(130)为聚氯乙烯材料与多层橡胶材料复合而成的防护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左侧壁与右侧壁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40),多个散热孔(140)沿所述壳体(100)外侧壁呈线性从上至下等距排列,且多个所述散热孔(140)自所述壳体(100)内壁向外呈向下倾斜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200)包括A/D转换模块(210)、存储模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山徐丽莎崔杏利罗洵洪云袁秋红胡俊杰梁雪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