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4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包括陶瓷管,所述陶瓷管的两端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塑料套筒,所述塑料套筒的内部均螺接有圆柱形电极,所述陶瓷管的内部封装有惰性气体,且所述陶瓷管的侧壁上还设有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装比较方便,可有效提高其生产效率,同时利用塑料套筒将圆柱形电极与陶瓷管隔开,可有效避免在安装圆柱形电极时将陶瓷管碰裂而损坏,进而有效提高该该陶瓷气体放电管的生产良率,内部的容积能够进行改变,陶瓷管内部的容积增大可减轻因陶瓷管内部压力突然变大给陶瓷管造成的异常负荷,从而避免该陶瓷气体放电管发生爆炸的现象,进而使得该陶瓷气体放电管安全性能较好、保护性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
本技术涉及放电管
,具体为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
技术介绍
气体放电管指作过电压保护用的避雷管或天线开关管一类,管内有二个或多个电极,充有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气体放电管是一种间隙式的防雷保护元件,它用在通信系统的防雷保护。陶瓷气体放电管是常用的一种气体放电管。然而现有的陶瓷气体放电管,组装不便,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率,尤其在组装时电极与陶瓷管容易因碰裂而损坏,从而影响其生产良率,另外,现有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其内部的容积不能够进行改变,当电极之间的电压突然放大时,将会导致陶瓷管内部压力突然变大,此时,陶瓷管将会承受异常大的负荷,进而导致陶瓷管发生爆炸的现象,从而使得其安全性能较差、保护性能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陶瓷气体放电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组装比较方便,可有效提高其生产效率,同时利用塑料套筒将圆柱形电极与陶瓷管隔开,可有效避免在安装圆柱形电极时将陶瓷管碰裂而损坏,进而有效提高该该陶瓷气体放电管的生产良率,内部的容积能够进行改变,陶瓷管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包括陶瓷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1)的两端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塑料套筒(7),所述塑料套筒(7)的内部均螺接有圆柱形电极(5),所述陶瓷管(1)的内部封装有惰性气体,且所述陶瓷管(1)的侧壁上还设有调节阀(3);/n所述调节阀(3)包括圆柱形壳体(11)、弹簧座(12)、弹簧(13)以及活塞(14),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一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开口端与所述陶瓷管(1)的侧壁固定且密封连接,且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开口端与所述陶瓷管(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封闭端延伸至所述陶瓷管(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包括陶瓷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1)的两端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塑料套筒(7),所述塑料套筒(7)的内部均螺接有圆柱形电极(5),所述陶瓷管(1)的内部封装有惰性气体,且所述陶瓷管(1)的侧壁上还设有调节阀(3);
所述调节阀(3)包括圆柱形壳体(11)、弹簧座(12)、弹簧(13)以及活塞(14),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一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开口端与所述陶瓷管(1)的侧壁固定且密封连接,且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开口端与所述陶瓷管(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封闭端延伸至所述陶瓷管(1)的侧壁外部,所述弹簧座(12)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封闭端内端壁上,所述弹簧(13)固定安装在所述弹簧座(12)朝向所述圆柱形壳体(11)开口端的一侧面上,所述活塞(14)固定安装在所述弹簧(13)背向所述弹簧座(12)的一端端部,且所述活塞(14)的侧面与所述圆柱形壳体(11)的内侧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电极(5)背向所述陶瓷管(1)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连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联飞国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