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车机作业时防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区域的保护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106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车机作业时防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区域的保护报警系统,属于安全保护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源模块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控制模块、红外监测模块、驱动模块和报警模块供电,红外监测模块的检测是否有人员通过,若有人通过,红外监测模块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的单片机向驱动模块输出信号,经驱动模块将信号放大后输入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接通,扬声器发出报警声音,警示灯发出红光,提示进入工作人员注意危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在翻车机作业区域,能够在人员误入时发出警告,减少了由人员误入导致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车机作业时防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区域的保护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安全保护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翻车机作业时防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区域的保护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是指利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发电的方式的总称。以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在我国,火力发电通常使用燃煤作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厂需要利用火车线路进行燃煤的运输,所以到厂时需要对来煤进行翻卸。目前,在现场一般采用翻车机对燃煤进行翻卸。翻车机系统是一种非常专业化的散状物料卸料系统,它用于火车装载的散状物料的翻卸。翻车机卸煤系统卸车效率高,对车辆损伤少,能改善值班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便于实现机械的自动化控制。翻车机属于大型设备,具有大量的转动设备和液压设备,作业时速度快,重力大,一旦有无关人员或对设备不了解的人员进入,极有可能发生人生伤害。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提醒人员不要进入翻车机设备区域的系统以保证人员安全。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201310001957.3,申请日为2013年1月4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红外监测报警装置,该申请通过采用包括红外监测模块、监测开关模块、电平处理模块以及声光报警模块的红外监测报警装置,对监视区域内的人体所辐射出的红外线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有人进入监视区域进行活动且监测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则声光报警模块会发出声光提示以实现报警功能。但其依靠人体所辐射出的红外线进行监测,不能很好的实现监测功能。<br>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火电站使用翻车机进行卸煤时,无关人员误入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车机作业时防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区域的保护报警系统,采用红外光栅检测是否有人员误入,并设置报警模块提醒误入人员,减少了人员误入导致的安全问题。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翻车机作业时防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区域的保护报警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红外监测模块、驱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红外监测模块和驱动模块连接,为各个模块供电;所述的控制模块与红外监测模块、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接收红外监测模块传输的信号,并控制驱动模块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源模块的降压变压器TR1一端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BR1连接,所述的桥式整流电路BR1输出端与稳压芯片U5的V1端、滤波电容C4的一端相连;稳压芯片U5的VO端与滤波电容C5的一端相连;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R1、稳压芯片U5的GND端、滤波电容C4、C5的另一端均接地。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的稳压芯片U5的VO端连接,电源接入后分为两支路,一路经开关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再分为两路接入单片机RST和EA引脚;另一路先接入滤波电容C3,再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地;所述单片机的XTAL1引脚连接电容C1后接地,XTAL2引脚连接电容C2后接地,两电容之间并联接有晶体振荡器X1;所述单片机的P2.0引脚和红外监测模块相连,P2.1引脚和驱动模块相连。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红外监测模块的红外发射端的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经电阻R3与电源模块相连,负极接地;红外接受端的接收二极管D1正极分别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阻R7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负极一路经电阻R8接入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路经电阻R9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6连接,电阻R6和R7均接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先与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9的负极一路接入控制模块单片机的P2.0引脚,另一路经电阻R5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更进一步地,驱动模块的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二极管D6的正极、电阻R10和R11连接,电阻R10另一端连接控制模块单片机的P2.1引脚;二极管D6的负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4、报警模块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与电阻R11连接,一路接地。更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的电阻R12一端与驱动模块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扬声器LS1;扬声器LS1连接电阻R13后接地。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鉴于目前火电站使用翻车机进行卸煤时,无关人员易误入作业区域,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利用红外监测模块对是否有人员误入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有人通过红外监测模块时,由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发出警告提醒,避免了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减少了安全隐患。(2)由于红外监测模块中发射接收端的面积较小,在重力的作用下易发生弯曲,致使发射接收端和反射端不在一条直线上,导致接收端不能收到发射端的红外信号,本技术采用单片机对其控制,实时监测发射端发出的红外信号,避免了接收不到信号的问题。(3)由于红外检测易受到外界干扰,在下雨天易产生误报,本技术在红外监测模块中采用红外光栅,其防干扰能力强,不易产生误报,使系统运行更加精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报警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报警系统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报警系统的电源模块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报警系统的控制模块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报警系统的红外监测模块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报警系统的驱动模块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报警系统的报警模块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火电厂汽车入厂称重设备,简称汽车衡,该汽车衡两端分别有一个挡车器,在挡车器稍向里面的两端分别有一对红外检测元件,一个为红外发射端,另一个为红外接收端,当红外发射端的红外光发送到红外接收端时,系统认为此时车辆已经完全上衡。本实施例是在此启发下,将红外监测系统进行改造并应用到翻车机作业区域,检测是否有人员误入并发出报警。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介绍。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翻车机作业时防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区域的保护报警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红外监测模块、驱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红外监测模块和驱动模块连接,为各个模块供电;所述的控制模块与红外监测模块、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接收红外监测模块传输的信号,并控制驱动模块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结合图3,本实施例的电源模块的降压变压器TR1一端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BR1连接,所述的桥式整流电路BR1输出端与稳压芯片U5的V1端、滤波电容C4的一端相连;稳压芯片U5的VO端与滤波电容C5的一端相连。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R1、稳压芯片U5的GND端、滤波电容C4、C5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车机作业时防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区域的保护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红外监测模块、驱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红外监测模块和驱动模块连接,为各个模块供电;所述的控制模块与红外监测模块、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接收红外监测模块传输的信号,并控制驱动模块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车机作业时防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区域的保护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红外监测模块、驱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红外监测模块和驱动模块连接,为各个模块供电;所述的控制模块与红外监测模块、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接收红外监测模块传输的信号,并控制驱动模块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车机作业时防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区域的保护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的降压变压器TR1一端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BR1连接,所述的桥式整流电路BR1输出端与稳压芯片U5的V1端、滤波电容C4的一端相连;稳压芯片U5的VO端与滤波电容C5的一端相连;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R1、稳压芯片U5的GND端、滤波电容C4、C5的另一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翻车机作业时防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区域的保护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的稳压芯片U5的VO端连接,电源接入后分为两支路,一路经开关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再分为两路接入单片机RST和EA引脚;另一路先接入滤波电容C3,再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地;所述单片机的XTAL1引脚连接电容C1后接地,XTAL2引脚连接电容C2后接地,两电容之间并联接有晶体振荡器X1;所述单片机的P2.0引脚和红外监测模块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滨州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