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93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包括传力箱、抗扭夹、扭转夹、钢材试件、扭转杆和电机模块,所述扭转杆的一端伸出传力箱,所述抗扭夹包括背板、安装在背板下端的下颚板、安装在背板上端的上颚板和安装在下颚板与之间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上夹块、限位板和下夹块,所述下颚板中穿设有调节下夹块上下移动的左调节螺栓,所述左调节螺栓的顶端抵在下夹块的底部,所述扭转夹包括U型夹板、上锁紧螺栓和右调节螺栓,所述扭转杆与电机模块之间连接有扭力传感器,所述所述扭转杆上套设有扭角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检测火灾后钢材的扭转强度,适应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
本技术属于钢材强度测试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
技术介绍
火灾后钢材的强度是评估火灾后涉及钢材的建筑结构性能的主要材料参数。目前,常用的钢材强度检测方法:表面硬度法、化学分析法、取样试验法;对于表面硬度法,火灾后钢材硬度与强度的关系尚未形成规范而无法推广;化学分析法分析过程相对复杂且效率低下;而取样试验法应用范围最为广泛,针对受火灾后钢材的本身强度会发生改变,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方便检测出火灾后钢材强度的试验仪器,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设置抗扭夹和扭转夹实现对钢材试件的夹持而检测火灾后钢材的扭转强度,且扭转仪重量轻、体积小,使用便捷,且适应范围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力箱、设置在传力箱内的抗扭夹和扭转夹,以及安装在抗扭夹和扭转夹之间的钢材试件、与扭转夹固定连接的扭转杆和驱动扭转杆转动的电机模块,所述扭转杆的一端伸出传力箱;所述抗扭夹包括背板、安装在背板下端的下颚板、安装在背板上端的上颚板和安装在下颚板与上颚板之间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安装在上颚板底部的上夹块、两个垂直安装在下颚板顶部且沿传力箱宽度方向布设的限位板和安装在两个限位板之间的下夹块,所述下颚板中穿设有调节下夹块上下移动的左调节螺栓,所述左调节螺栓的顶端抵在下夹块的底部,所述传力箱靠近背板的侧面内设置有两个沿传力箱宽度方向布设的传力杆,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供传力杆穿设的安装孔,所述背板能沿传力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扭转夹包括U型夹板、穿过U型夹板上侧的上锁紧螺栓、穿过U型夹板下侧的右调节螺栓,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夹持钢材试件的左端,所述上锁紧螺栓和右调节螺栓夹持钢材试件的右端;所述扭转杆和所述电机模块之间传动连接有扭力传感器,所述扭转杆上套设有扭角计,且所述扭角计安装在传力箱靠近扭转夹的内侧面上。上述的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且能开合的盖板,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对称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连接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有合页,所述盖板通过合页与后侧板铰接。上述的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试件的右端设置有上盲孔和下盲孔,所述上锁紧螺栓的底部伸入上盲孔内,所述右调节螺栓的底部伸入下盲孔内;所述钢材试件的左端设置有上夹槽和下夹槽,所述上夹块的底部卡在上夹槽内,所述下夹块的顶部卡在下夹槽内。上述的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箱靠近扭转夹的内侧面设置有供扭转杆穿设的限位孔,所述扭转杆能沿限位孔纵向滑动,所述扭转杆穿入限位孔的一端与U型夹板的右侧焊接;所述左调节螺栓、上锁紧螺栓、右调节螺栓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左调节螺栓、上锁紧螺栓、右调节螺栓均沿传力箱宽度方向布设。上述的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颚板、下颚板、背板、上夹块、下夹块沿传力箱宽度方向的长度均大于钢材试件的宽度;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靠近钢材试件的端面均为矩形。上述的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块的两端设置有凸块,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供凸块上下移动的滑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设置抗扭夹和扭转夹,实现对钢材试件的夹持,设置扭转夹对钢材试件的右端夹持,通过电机模块和扭转杆的扭转将扭转杆产生的扭转传递至扭转夹,进而通过扭转夹传递至钢材试件的右端,实现对钢材试件扭矩的加载;通过抗扭夹对钢材试件的左端夹持,使得钢材试件的左端形成抗扭效果,扭矩加载过程中,抗扭夹能沿传力杆长度方向滑动,且扭转杆能沿传力箱侧面上的限位孔滑动,以释放钢材试件扭转引起的轴向位移,进而实现对钢材试件施加扭矩时钢材试件的自由扭转。2、本技术设置抗扭夹包括上颚板和下颚,是为了便于上夹块和下夹块的布设,这样通过上夹块和下夹块分别对钢材试件的左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夹持,夹持稳定性好;另外,通过左调节螺栓调节下夹块沿限位板上下移动,从而调节上夹块和下夹块之间的间距;且上锁紧螺栓和右调节螺栓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钢材试件的测试,适应范围广。3、本技术设置传力箱,第一是为了抗扭夹的安装,实现抗扭;第二是为了形成箱室而保护各个部件;第三,便于提供限位孔的位置以允许扭转杆穿过,第四便于安放扭角计。4、本技术设置扭力传感器实现对钢材试件的扭力检测,扭角计实现对钢材试件的扭角测试,从而实现火灾后钢材的扭转强度检测。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设置抗扭夹和扭转夹实现对钢材试件的夹持而检测火灾后钢材的扭转强度,且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重量轻、体积小,使用便捷,且适应范围广。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除去前侧板和盖板后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钢材试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5为本技术电机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传力箱;1-1—传力杆;1-2—地锚螺栓;1-4—限位孔;1-5—底板;1-6—盖板;1-7—合页;1-8—后侧板;1-9—前侧板;1-10—右侧板;1-11—左侧板;2—抗扭夹;2-1—上颚板;2-2—下颚板;2-3—背板;2-4—左调节螺栓;2-5—下夹块;2-5-1—凸块;2-6—上夹块;2-7—限位板;2-7-1—滑槽;2-8—安装孔;3—扭转夹;3-1—右调节螺栓;3-2—上锁紧螺栓;3-3—U型夹板;4—扭转杆;5—扭角计;5-1—安装座;5-2—SSI-RS232采集器;6—钢材试件;6-1—上夹槽;6-2—下夹槽;6-3—上盲孔;6-4—下盲孔;7—扭力传感器;7-1—联轴器;8—电机;8-1—电机驱动模块;9—单片机;9-1—通信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传力箱1、设置在传力箱1内的抗扭夹2和扭转夹3,以及安装在抗扭夹2和扭转夹3之间的钢材试件6、与扭转夹3固定连接的扭转杆4和驱动扭转杆4转动的电机模块,所述扭转杆4的一端伸出传力箱1;所述抗扭夹2包括背板2-3、安装在背板2-3下端的下颚板2-2、安装在背板2-3上端的上颚板2-1和安装在下颚板2-2与上颚板2-1之间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安装在上颚板2-1底部的上夹块2-6、两个垂直安装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力箱(1)、设置在传力箱(1)内的抗扭夹(2)和扭转夹(3),以及安装在抗扭夹(2)和扭转夹(3)之间的钢材试件(6)、与扭转夹(3)固定连接的扭转杆(4)和驱动扭转杆(4)转动的电机模块,所述扭转杆(4)的一端伸出传力箱(1);/n所述抗扭夹(2)包括背板(2-3)、安装在背板(2-3)下端的下颚板(2-2)、安装在背板(2-3)上端的上颚板(2-1)和安装在下颚板(2-2)与上颚板(2-1)之间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安装在上颚板(2-1)底部的上夹块(2-6)、两个垂直安装在下颚板(2-2)顶部且沿传力箱(1)宽度方向布设的限位板(2-7)和安装在两个限位板(2-7)之间的下夹块(2-5),所述下颚板(2-2)中穿设有调节下夹块(2-5)上下移动的左调节螺栓(2-4),所述左调节螺栓(2-4)的顶端抵在下夹块(2-5)的底部,所述传力箱(1)靠近背板(2-3)的侧面内设置有两个沿传力箱(1)宽度方向布设的传力杆(1-1),所述背板(2-3)上设置有供传力杆(1-1)穿设的安装孔(2-8),所述背板(2-3)能沿传力杆(1-1)的长度方向滑动;/n所述扭转夹(3)包括U型夹板(3-3)、穿过U型夹板(3-3)上侧的上锁紧螺栓(3-2)、穿过U型夹板(3-3)下侧的右调节螺栓(3-1),所述上夹块(2-6)和下夹块(2-5)夹持钢材试件(6)的左端,所述上锁紧螺栓(3-2)和右调节螺栓(3-1)夹持钢材试件(6)的右端;/n所述扭转杆(4)和所述电机模块之间传动连接有扭力传感器(7),所述扭转杆(4)上套设有扭角计(5),且所述扭角计(5)安装在传力箱(1)靠近扭转夹(3)的内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力箱(1)、设置在传力箱(1)内的抗扭夹(2)和扭转夹(3),以及安装在抗扭夹(2)和扭转夹(3)之间的钢材试件(6)、与扭转夹(3)固定连接的扭转杆(4)和驱动扭转杆(4)转动的电机模块,所述扭转杆(4)的一端伸出传力箱(1);
所述抗扭夹(2)包括背板(2-3)、安装在背板(2-3)下端的下颚板(2-2)、安装在背板(2-3)上端的上颚板(2-1)和安装在下颚板(2-2)与上颚板(2-1)之间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安装在上颚板(2-1)底部的上夹块(2-6)、两个垂直安装在下颚板(2-2)顶部且沿传力箱(1)宽度方向布设的限位板(2-7)和安装在两个限位板(2-7)之间的下夹块(2-5),所述下颚板(2-2)中穿设有调节下夹块(2-5)上下移动的左调节螺栓(2-4),所述左调节螺栓(2-4)的顶端抵在下夹块(2-5)的底部,所述传力箱(1)靠近背板(2-3)的侧面内设置有两个沿传力箱(1)宽度方向布设的传力杆(1-1),所述背板(2-3)上设置有供传力杆(1-1)穿设的安装孔(2-8),所述背板(2-3)能沿传力杆(1-1)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扭转夹(3)包括U型夹板(3-3)、穿过U型夹板(3-3)上侧的上锁紧螺栓(3-2)、穿过U型夹板(3-3)下侧的右调节螺栓(3-1),所述上夹块(2-6)和下夹块(2-5)夹持钢材试件(6)的左端,所述上锁紧螺栓(3-2)和右调节螺栓(3-1)夹持钢材试件(6)的右端;
所述扭转杆(4)和所述电机模块之间传动连接有扭力传感器(7),所述扭转杆(4)上套设有扭角计(5),且所述扭角计(5)安装在传力箱(1)靠近扭转夹(3)的内侧面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火灾后钢材强度的扭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箱(1)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且能开合的盖板(1-6),所述箱体包括底板(1-5)、对称设置在底板(1-5)左右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春江陈发根李润清马天杨晓明陈维平张岗万豪程华才张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