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88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及系统,包括:依次上下布局的第一层挡板,第二层挡板,第三层挡板;第一层挡板内嵌有发光组件以及位于发光组件的外侧的滤光片板;其中,滤光片板所在平面与第一层挡板中朝向第二层挡板的一面之间形成有具有预设距离的限位空间;位于限位空间内设有低辐照度挡板,用于调节发光组件发射并经过滤光片板的光线的光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照射至待测面上光线的光强的均匀度,并使照射在待测面上光线的光强符合规定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大型太阳电池检测设备一般采用远距离的稳态光照方式,该模拟太阳光的方式要求为光源提供巨大的电能,整台检测设备功率在50KW以上,由此在使用时会影响周边的用电设备,需要为该设备提供单独电网,以满足它的用电需求。在光谱和光强相同的情况下,单晶/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测试时间一般需要几个毫秒,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测试至少需要100ms的光照时间。在申请号200710177985.5的文件中还公开了一种模拟太阳照射光源的变焦装置,其中包括:氙灯、汇聚氙灯光的球面反光镜、光学积分器和准直镜,对于1m×2m以上尺寸的大型太阳电池组件的测试而言,这种太阳模拟器的成本非常昂贵,并且明显存在测试光线的光强不均匀的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仪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及系统,用以提高照射在待测面上光线的光强的均匀度,并使照射在待测面上光线的光强符合规定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包括:依次上下布局的第一层挡板,第二层挡板,第三层挡板;所述第一层挡板内嵌有发光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发光组件的外侧的滤光片板;其中,所述滤光片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层挡板的目标面之间形成有具有预设距离的限位空间,目标面为所述第一层挡板中朝向所述第二层挡板的一面;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设有低辐照度挡板,用于调节所述发光组件发射并经过所述滤光片板的光线的光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设距离为20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层挡板形成有用于接收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射光线的第一透光区域,且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位置与所述发光组件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三层挡板形成有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照射出光线的第二透光区域;其中,所述第二透光区域由所述第三层挡板的外框板,与所述外框板相连的树叶形挡板,与所述树叶形挡板通过连接部相连的中间挡板之间限有所述第二透光区域;所述连接部的水平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树叶形挡板中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第一连接端的宽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为矩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均自所述树叶形挡板的连接端逐渐向对向侧面凹陷,且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均自所述中间挡板的连接端逐渐向对向侧面凹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均自所述树叶形挡板的连接端逐渐向对向侧面凹陷,直至达到所述中间挡板的连接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呈十字形空心结构,且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中间位置设有方形挡板,且所述方形挡板的四边均分别与对应的用于构成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侧壁长平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树叶形挡板的纵长方向与对应的第一透光区域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树叶形挡板中两侧的中间部位均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凸起,且所述树叶形挡板的中间部位对向所述发光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树叶形挡板的第一连接端的宽度为7mm,所述树叶形挡板的第二连接端的宽度为6.2673mm;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端为所述树叶形挡板中与所述外框相连的端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嵌于所述第一层挡板内且位于所述发光组件中朝向所述第二层挡板的一面设有滤光片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光片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层挡板中朝向所述第二层挡板的一面之间形成有具有预设距离的限位空间;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设有低辐照度挡板,用于调节所述发光组件发射并经过所述滤光片板的光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组件为瞬态发光组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系统,包括:具有多层结构且依次上下布置的箱体;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包括:顶部为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固定开口;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至少两层活动板,至少两层活动板呈上下布置,且至少两层活动板的中间位置均形成一开口直径不小于所述固定开口的活动开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两层活动板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且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的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中间位置形成一开口直径不小于所述固定开口的第一活动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活动板具有第二预设距离的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中间位置形成一开口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一活动开口的第二活动开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两层活动板均由四块相互可移动拼接的活动板构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两层活动板均由一组相对的固定连接板和一组相对的活动连接板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系统使内嵌在第一层挡板中的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位于发光组件外侧且嵌于第一层挡板内的滤光片板,位于滤光片板的外侧嵌于第一层挡板内的低辐照度挡板,第二层挡板,第三层挡板照射在待测面上。由于低辐照度挡板的作用,能够对从低辐照度挡板104射出的光线的光强进行调节,从而不仅使得最终照射在待测面上的光线的光强符合规定的要求,而且还能够调节光线光强的均匀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为图1中第三层挡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示意性放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部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连接部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为图1中第一层挡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为图1中第二层挡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8为光路的示意性原理图;图9为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的示意性原理图;图10为本技术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系统中箱体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图1至图8所示出的本技术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包括:依次上下布局的第一层挡板10,第二层挡板20,第三层挡板30。其中,第一层挡板10、第二层挡板20、第三层挡板30之间通过支架(图中未示出)相连。第一层挡板10内嵌有发光组件102以及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依次上下布局的第一层挡板,第二层挡板,第三层挡板;/n所述第一层挡板内嵌有发光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发光组件的外侧的滤光片板;/n其中,所述滤光片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层挡板的目标板面之间形成有具有预设距离的限位空间,目标板面为所述第一层挡板中朝向所述第二层挡板的一面;/n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设有低辐照度挡板,用于调节所述发光组件发射并经过所述滤光片板的光线的光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上下布局的第一层挡板,第二层挡板,第三层挡板;
所述第一层挡板内嵌有发光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发光组件的外侧的滤光片板;
其中,所述滤光片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层挡板的目标板面之间形成有具有预设距离的限位空间,目标板面为所述第一层挡板中朝向所述第二层挡板的一面;
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设有低辐照度挡板,用于调节所述发光组件发射并经过所述滤光片板的光线的光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距离为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层挡板形成有用于接收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射光线的第一透光区域,且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位置与所述发光组件的位置相对;
所述第三层挡板形成有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照射出光线的第二透光区域;
其中,所述第二透光区域由所述第三层挡板的外框板,与所述外框板相连的树叶形挡板,与所述树叶形挡板通过连接部相连的中间挡板之间限有所述第二透光区域;所述连接部的水平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树叶形挡板中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第一连接端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叶形挡板的纵长方向与对应的第一透光区域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所述树叶形挡板中两侧的中间部位均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凸起,且所述树叶形挡板的中间部位对向所述发光组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战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源创智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