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兴专利>正文

婴儿学步车的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7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儿学步车的安全装置,设主轮与副轮,使用主轮卡板与蛇腹管,让主轮平时不会被卡板卡块卡住主轮棘齿,而在倾斜路面时因主轮卡板沿斜坡方向重量将主轮棘齿卡住,使学步车不再下滑,使用副轮卡板与固定簧,平时将副轮卡板卡住,由于轮座体与活动轴的设计及副轮较主轮小,可将副轮悬空且使活动轴端永远朝运动方向牵引学步车,当遇有地面下陷地方时,因副轮卡板卡块卡住副轮棘齿,且以副轮轮面网状纹路当止滑面,防止学步车滑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学步车的安全装置,是在婴儿学步车的轮具上使用一行走主轮及一轮面有网状纹路且小于行走主轮的行走副轮,以一主轮卡板及一蛇腹管控制行走主轮的活动,另一副轮卡板则控制行走副轮的活动,利用卡板对各轮之间的控制,达到使婴儿学步车在地面陷空处不致跌倒及在倾斜路面能自动停止下滑的目的。婴儿学步车,顾名思义,理所当然是只适用于正在学习步行走路的婴儿,学步中的婴儿好动,且此时期的婴儿不过周岁左右,对于周围环境无法判别何处是安全的、可以活动的,何处是危险的,会对自身造成何种程度的伤害,况且此时期的婴儿处在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时,更不会思考说如何去离开危险的地方或如何去避免意外的发生,举例来说,现在家家户户周围几乎都有楼梯或类似楼梯的陷空建筑,周岁大的婴儿在婴儿学步车内学走路时,若无大人在旁照顾或将其限制在某个区域内活动,极有可能跌落或使婴儿学步车整个翻覆,成为不可收拾的意外,再者,婴儿若将学步车推至有坡度的地方时,婴儿学步车将会依斜坡方向下滑,周岁大的婴儿并不懂如何去停止学步车的持续下滑,而下滑的动作可能因大人的发现即时拉住制止,但更有可能是因为碰到障碍物而停止,只不过此时的情况可能是婴儿学步车已翻覆,婴儿头部已遭受伤害,在已知的婴儿学步车的安全装置方面,一般皆是在袋状座体或环状座框中做些处理,防止婴儿活动时因冲撞造成伤害,或者是在轮具上加装止滑元件当成安全装置,其原理只是借助婴儿在学步车内上下的晃动,使轮具内的止滑元件突出而发生效用,让婴儿学步车在原处而无再进一步的活动,对于婴儿学步车靠近陷空或有坡度的地面时,仍无法做完善的防范,使其不致跌落或翻覆而受伤害,实为缺憾。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学步车的安全装置;婴儿学步车于一般路面时,只有主轮会接触到地面,且轮具的活动轴端永远是朝运动方向带动婴儿学步车前进,故当婴儿学步车被推至地面陷空处时,因活动轴端朝前的缘故,所以行走主轮必先悬空,使婴儿学步车只能靠副轮来行走,然因副轮卡板卡住副轮的棘齿及止滑面的效果,使副轮无法继续前进只能后退,故除非搬动婴儿学步车或使之后退让主轮不再悬空,方能使婴儿学步车继续行走,而不会导致婴儿学步车跌落,达到保护婴儿学步行走安全的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学步车的安全装置;使用一主轮卡板及一有排气孔的蛇腹管共同控制行走主轮的行动,当婴儿学步车在一般路面运动时,由主轮卡板本身的重量和具伸缩性的蛇腹管将主轮卡板及主轮的棘齿分离,使婴儿学步行走时不会对主轮卡板所产生的晃动而将主轮棘齿卡死,当婴儿学步车遇到斜坡时,主轮卡板也将往斜坡方向倾斜,而用其本身沿斜坡方向的重力将蛇腹管压缩,使主轮卡板能卡住主轮棘齿而停止了婴儿学步车进一步的下滑,达到保护效果。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婴儿学步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装置主要包括有一轮座体,由一护板做为支撑面,护板前端装设一活动轴用以带动整座轮具,在护板下方由活动轴端依序置有主轮承座、固定块、副轮承座;其中,主、副轮承座上各有一贯通轴孔,固定块上则有平行的两轴孔,使能枢接主、副轮与主、副轮卡板;一主、副轮体;主、副轮各使用一轴杆分别穿越其轮体中心的轴孔及轮座体上的主、副轮承座上的贯通轴孔,使主、副轮分别枢接于轮座体上,成为可活动的轮体;其中,主、副轮各由左、右半轮所组成,且每个半轮的一端都有突出的棘齿,将左、右半轮的棘齿相对枢接,构成一可与卡板上的卡块卡合的轮体,因副轮轮径较主轮为小,在主、副轮分别枢接于主、副轮承座上等高的轴孔后,婴儿学步车在一般地面活动时,只有主轮会接触地面,而使副轮呈悬空状态;一主轮卡板;位于主、副轮之间,以轴杆枢接于轮座体上的固定块,成为一可摇摆的构件;在其主轮方向的平面端则置有一具斜面的卡块,以控制主轮的活动;一副轮卡板;位于主轮卡板及副轮间,以轴杆枢接于轮座体上的固定块,并以套合于副轮卡板与副轮承座间的固定簧,将卡板上的卡块固定卡合于副轮棘齿,用以控制副轮的活动。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作用等项,兹配合附图详述于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各元件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于地面不同高时的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于一般地面时的示意图。图5-B为本技术于斜坡时的示意图。首先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是以一主轮2及主轮卡板4和一副轮3及副轮卡板5同时组装在一轮座体中,构成婴儿学步车的安全装置,其中以主轮轴杆24贯通右主轮21的轮体轴孔211,再穿越主轮承座12中的主轮轴孔121与左主轮22的轮体轴孔221相枢合,成为可行走的主轮体2,而副轮轴杆34则贯通右副轮31的轮体轴孔311,再穿越副轮承座13中的副轮轴孔131与左副轮32的轮体轴孔321相枢合,成为一可行走的副轮体3,在卡板部份则以主轮卡板4的支杆42贯穿其上端的接合孔43与固定块14的轴孔141,使主轮卡板4卡合于轮座体1上且能前后晃动,副轮卡板5则以支杆52穿越其上的接合孔53与固定块14的轴孔142,使副轮卡板5卡合于轮座体1上,并以固定簧54的挂环541套合于副轮承座13肋上的固定销132,固定簧54另一端的挂环542则套合于副轮卡板5侧端的固定销55,使副轮卡板5上突出的卡块51固定在副轮棘齿33,让副轮3在平时状况中无法往前行走,关于卡板与各棘齿间的相关位置,请同时参阅图3。再者,本技术的轮座体1有一平面护板15用以支撑婴儿学步车,且因主轮2的轮径较副轮3大,故在轮心等高的两轮体间,只有主轮2会接触到地面,请参阅图5-A。此外,位于轮座体1前端的活动轴11是用以牵引整个轮具,使轮具的活动轴端11永远是朝运动方向带动婴儿学步车前进,故当婴儿学步车被推至陷空地面时,请参阅图4,因活动轴端11永远朝前的缘故,所以主轮2必先悬空,使婴儿学步车只能以副轮3来支撑,然因副轮卡板5以固定簧54使突出的卡块51卡住副轮棘齿33,使副轮3无法继续前进只能后退,更深层的考虑是当婴儿在学步车内推动学步车移动的力量不可能很大,但为周全的顾虑到婴儿的安全,仍不能忽视其存在,故副轮3的轮面是以网状纹路做为止滑面35,以婴儿本身及婴儿学步车两者的重量乘上止滑面35所加大的磨擦系数做为磨擦力,抵消婴儿推动学步车时所产生的惯性力,防止因惯性可能产生的滑动现象,使学步车达到确实无法再做进一步的移动,因此除非搬动婴儿学步车或使之后退让主轮2不再悬空,方能使婴儿学步车继续行走,所以不会导致婴儿学步车跌落阶梯,达到保护婴儿学步行走安全的效果。而当婴儿学步车处在一般地面时,由于婴儿的好动,可能致使主轮卡板4卡住主轮棘齿23,故安装一蛇腹管6于两者之间做为缓冲,请参阅图5-A,是将蛇腹管6端头的卡销61嵌插于主轮承座12上的销孔122,蛇腹管6另一端头的卡销62则嵌插于主轮卡板4上的销孔44,使蛇腹管6的伸缩性能吸取主轮卡板4的晃动,让卡块41不会因婴儿的好动而卡住主轮棘齿23,但为确保主轮卡块41不会卡住主轮棘齿23,所以将主轮卡板4设计成铅锤状以加大其重量,主轮卡块41则做成有一突起斜面,当婴儿学步车前进时,因惯性作用的因素使主轮卡板4的运动方向是朝后,即往副轮3的方向移动,且因蛇腹管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学步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装置主要包括有:一轮座体,由一护板做为支撑面,护板前端装设一活动轴用以带动整座轮具,在护板下方由活动轴端依序置有主轮承座、固定块、副轮承座;其中,主、副轮承座上各有一贯通轴孔,固定块上则有平行的两轴孔,使能枢接主、副轮与主、副轮卡板;一主、副轮体;主、副轮各使用一轴杆分别穿越其轮体中心的轴孔及轮座体上的主、副轮承座上的贯通轴孔,使主、副轮分别枢接于轮座体上,成为可活动的轮体;其中,主、副轮各由左、右半轮所组成,且每个半轮的一端都有突出的棘齿,将左、右半轮的棘齿相对枢接,构成一可与卡板上的卡块卡合的轮体,因副轮轮径较主轮为小,在主、副轮分别枢接于主、副轮承座上等高的轴孔后,婴儿学步车在一般地面活动时,只有主轮会接触地面,而使副轮呈悬空状态;一主轮卡板;位于主、副轮之间,以轴杆枢接于轮座体上的固定块,成为一可摇摆的构件;在其主轮方向的平面端则置有一具斜面的卡块,以控制主轮的活动;一副轮卡板;位于主轮卡板及副轮间,以轴杆枢接于轮座体上的固定块,并以套合于副轮卡板与副轮承座间的固定簧,将卡板上的卡块固定卡合于副轮棘齿,用以控制副轮的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兴许敏仓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兴许敏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