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摄影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70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摄影支架,包括匚型支架,匚型支架的底端固接有延伸板,延伸板固接有固定装置,匚型支架滑动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与支撑板固接的旋转底板,旋转底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第二蜗轮固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固接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啮合有从动锥齿轮;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套轴,套轴与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套轴的一端固接有第三蜗轮,套轴的另一端固接有旋转架;从动锥齿轮与旋转架转动连接,从动锥齿轮固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固接有托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手术摄影装置存在调节拍摄角度不方便和不易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摄影支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手术摄影支架。
技术介绍
手术的录像是进行医学研究和教学的珍贵资料,可以作为临床教学与交流的资料,科研的素材,法律诉讼的证据,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手术水平,保证医患双方的正当权益;目前手术分为开放式手术和腔镜手术,腔镜手术时可自带视频采集,而开放式手术进行录像尚未完全普及,手术时常会涉及到精细的组织结构,难以得到良好的录像视频。现有技术中手术录像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手持式录像,优点是能够随时调整,对于浅表部位耗时短的小手术比较方便,缺点很显著,就是较大的手术往往耗时数小时,手难以长时间把持,且晃动不可避免,手术部位较深时难以摄录,录像效果差,二、头戴式录像,将微型摄像头佩戴于主刀医师头部进行录像,优点是主刀视野,能够记录手术者的操作,不被遮挡,缺点是长时间佩戴时有不适感,主刀医师头部经常有抬头低头和转头的动作,变化幅度较大;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手术摄影装置存在调节拍摄角度不方便和不易携带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手术摄影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术摄影支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手术摄影装置存在调节拍摄角度不方便和不易携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摄影支架,包括匚型支架,所述匚型支架的底端固接有延伸板,延伸板固接有固定装置,匚型支架滑动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与支撑板固接的旋转底板,旋转底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第二蜗轮固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固接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啮合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套轴,套轴与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套轴的一端固接有第三蜗轮,套轴的另一端固接有旋转架;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旋转架转动连接,从动锥齿轮固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固接有托盘。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延伸板固接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固接有固定底板和固定顶板,固定架上还设有滑槽;所述固定顶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还与滑槽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匚型支架的端部还设有与伸缩板相配合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与匚型支架固接的壳体,壳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第一蜗杆上固接有第一旋钮,第一蜗杆还啮合有第一蜗轮,第一蜗轮同轴固接有调节齿轮;所述伸缩板上固接有与调节齿轮相配合的齿条,伸缩板的两侧均设有与匚型支架相配合的限位槽。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伸缩板转动连接,支撑板上设有与伸缩板相配合的第一紧固螺钉和第二紧固螺钉。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蜗轮啮合有第二蜗杆,第二蜗杆固接有第二旋钮,第三蜗轮啮合有第三蜗杆,第三蜗杆固接有第三旋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和伸缩板上固接有收纳槽,支撑板上还设有收纳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方便,通过匚型支架和伸缩板以及伸缩板和支撑板的配合,实现本技术在使用时和收纳时两种状态的切换,保证使用时可以达到所需效果,收纳时又偏于携带;通过旋转装置的设置,保证手术过程中方便调节摄像机的拍摄角度;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保证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以整体与手术床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状态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状态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装置的轴测图;图4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的轴测图;图5为本技术紧固结构轴测图;图6为本技术旋转装置的第一轴测图;图7为本技术转转装置的第二轴测图;图中:1、固定装置;2、延伸板;3、旋转装置;4、匚型支架;5、支撑板;6、调节装置;7、伸缩板;8、限位槽;9、收纳槽;10、齿条;11、固定底板;12、固定架;13、滑槽;14、滑动板;15、第一螺纹杆;16、固定顶板;17、调节齿轮;18、第一蜗杆;19、第一蜗轮;20、第一旋钮;21、第一紧固螺钉;22、第二紧固螺钉;23、收纳孔;24、旋转底板;25、第二蜗杆;26、旋转架;27、托盘;28、从动锥齿轮;29、传动杆;30、主动锥齿轮;31、第三蜗轮;32、第二蜗轮;33、第二蜗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6所示,一种手术摄影支架,包括匚型支架4,所述匚型支架4的底端固接有延伸板2,延伸板2固接有固定装置1,匚型支架4滑动连接有伸缩板7,伸缩板7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另一端设有旋转装置3;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与支撑板5固接的旋转底板24,旋转底板2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32,第二蜗轮32固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固接有主动锥齿轮30,主动锥齿轮30啮合有从动锥齿轮28;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套轴,套轴与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套轴的一端固接有第三蜗轮31,套轴的另一端固接有旋转架26;所述从动锥齿轮28与旋转架26转动连接,从动锥齿轮28固接有传动杆29,传动杆29固接有托盘27。本技术在使用时,使用固定装置1把本手术摄影支架固定在手术床上,控制伸缩板7沿匚型支架4滑动,然后控制支撑板5活动至水平位置,此时本手术摄影支架处于工作状态;将摄像机固定在托盘27上,控制第二蜗杆25转动,第二蜗杆25啮合带动第二蜗轮32转动,第二蜗轮32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主动锥齿轮30转动,主动锥齿轮30带动从动锥形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28通过传动杆29带动托盘27转动,托盘27带动摄像机绕传动杆29俯仰摆动;控制第三蜗杆33转动,第三蜗杆33啮合带动第三蜗轮31转动,第三蜗轮31通过套轴带动旋转架26转动,旋转架26带动通过传动杆29带动托盘27左右转动;通过旋转装置3的设置,保证在使用时只需要控制第二蜗杆25和第三蜗杆33就能实现摄像机的俯仰摆动和左右转动,实现调节过程的方便快捷。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与延伸板2固接的固定架12,固定架12上固接有固定底板11和固定顶板16,固定架12上还设有滑槽13;所述固定顶板16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第一螺纹杆15转动连接有滑动板14,滑动板14还与滑槽13相配合。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固定底板11与手术床的底面接触,旋转第一螺纹杆15,第一螺纹杆15带动滑动板14沿滑槽13滑动,滑动板14与手术床的表面接触直至固定,完成固定装置1的使用;通过固定装置1的使用,保证本手术摄影支架固定于手术床。如图4所示,所述匚型支架4的端部还设有与伸缩板7相配合的调节装置6,调节装置6包括与匚型支架4固接的壳体,壳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18,第一蜗杆18上固接有第一旋钮20,第一蜗杆18上还啮合有第一蜗轮19,第一蜗轮19同轴固接有调节齿轮17,优选的调节齿轮17为两个;所述伸缩板7上固接有与调节齿轮17相配合的齿条10,伸缩板7的两侧均设有与匚型支架4相配合的限位槽8。本技术在使用时,转动第一旋钮20,第一旋钮20带动第一蜗杆18转动,第一蜗杆18啮合带动第一蜗轮19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摄影支架,包括匚型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型支架(4)的底端固接有延伸板(2),延伸板(2)固接有固定装置(1),匚型支架(4)滑动连接有伸缩板(7),伸缩板(7)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另一端设有旋转装置(3);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与支撑板(5)固接的旋转底板(24),旋转底板(2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32),第二蜗轮(32)固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固接有主动锥齿轮(30),主动锥齿轮(30)啮合有从动锥齿轮(28);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套轴,套轴与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套轴的一端固接有第三蜗轮(31),套轴的另一端固接有旋转架(26);所述从动锥齿轮(28)与旋转架(26)转动连接,从动锥齿轮(28)固接有传动杆(29),传动杆(29)固接有托盘(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摄影支架,包括匚型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型支架(4)的底端固接有延伸板(2),延伸板(2)固接有固定装置(1),匚型支架(4)滑动连接有伸缩板(7),伸缩板(7)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另一端设有旋转装置(3);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与支撑板(5)固接的旋转底板(24),旋转底板(2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32),第二蜗轮(32)固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固接有主动锥齿轮(30),主动锥齿轮(30)啮合有从动锥齿轮(28);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套轴,套轴与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套轴的一端固接有第三蜗轮(31),套轴的另一端固接有旋转架(26);所述从动锥齿轮(28)与旋转架(26)转动连接,从动锥齿轮(28)固接有传动杆(29),传动杆(29)固接有托盘(2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摄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与延伸板(2)固接的固定架(12),固定架(12)上固接有固定底板(11)和固定顶板(16),固定架(12)上还设有滑槽(13);所述固定顶板(16)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第一螺纹杆(15)转动连接有滑动板(14),滑动板(14)还与滑槽(13)相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静达李颖安彦川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