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可调式的二段力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51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阻尼可调式的二段力铰链,包括铰臂、定向滑动设置于铰臂上的阻尼组件、枢接于铰臂前端的内摇杆以及套设于铰臂前端设有的第一转轴上的扭簧,所述阻尼组件的伸缩端抵靠在扭簧上,在所述铰臂上枢接有可与阻尼组件相顶触配合的调节单元,通过旋拧该调节单元以改变阻尼组件的伸缩工作行程,通过上述方式令铰链在关闭动作时,具有不同大小的缓冲角度,操作方便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可调式的二段力铰链
本技术涉及家具铰链的
,尤其是指一种阻尼可调的二段力铰链。
技术介绍
铰链在家具领域中被广泛使用,铰链的种类类型包括一段力铰链、二段力铰链及三段力铰链,在中国专利CN109854107A具有三段力的门铰链结构、CN109667508A二段力阻尼铰链等等铰链结构中,其仅是简单应用二段力或三段力的方式以起到对铰链关闭动作的减缓作用,铰链的实际应用场景非常多,不同的安装情况对于减缓要求存在有区别,无法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有效地调节,存在一定局限性,大大地降低铰链产品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面广、易调节的阻尼可调的二段力铰链。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阻尼可调的二段力铰链,包括铰臂、定向滑动设置于铰臂上的阻尼组件、枢接于铰臂前端的内摇杆以及套设于铰臂前端设有的第一转轴上的扭簧,所述阻尼组件的伸缩端抵靠在扭簧上,在所述铰臂上枢接有可与阻尼组件相顶触配合的调节单元,通过旋拧该调节单元以改变阻尼组件的伸缩工作行程。进一步,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固定套和嵌装于阻尼固定套上的阻尼器,其中,所述调节单元成型有一偏心部,并且通过旋拧所述调节单元以令偏心部前端外轮廓可与阻尼固定套顶端预设有台阶面相止挡抵触。进一步,所述内摇杆的尾端部成型有至少一个可与阻尼固定套上预成型有的拨块相抵靠配合的弯钩部,以带动阻尼组件朝铰臂前端方向移动。进一步,所述偏心部的外轮廓成型有至少两条具有不同偏心距的直边,其中,通过旋拧所述调节单元,令任意一条直边旋转至偏心部前端方位处并与阻尼固定套的台阶面相止挡抵触。进一步,所述铰臂内顶壁上成型有至少一个供偏心部的外轮廓相限位止挡的限位部。进一步,所述内摇杆的尾端设有供扭簧的第一支脚相抵靠的第一抵靠部,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脚抵靠于铰臂的内顶壁上。进一步,所述第一抵靠部为枢接于内摇杆尾端预成型有的副翼上的滚轮。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首先通过将调节单元枢接于铰臂上,随后利用调节单元与阻尼组件的抵触作用,以实现旋拧调节单元便改变阻尼组件的伸缩工作行程,进而实现对铰链关闭动作时具有不同大小的缓冲角度,让铰链可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进行调整操作,操作方便简单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铰链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铰链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的铰链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的铰链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的铰臂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的阻尼组件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的内摇杆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的扭簧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的调节单元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的调节单元与铰臂在阻尼最大状态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的调节单元与铰臂在阻尼最小状态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的调节单元与阻尼组件在阻尼最大状态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的调节单元与阻尼组件在阻尼最小状态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二的内摇杆的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二的第一抵靠部的示意图。其中,1-铰臂,11-安装孔,12-导向凸台,131-第一限位部,132-第二限位部,2-阻尼组件,21-阻尼固定套,22-阻尼器,3-内摇杆,31-弯钩部,32-副翼,33-第一抵靠部,4-扭簧,41-第一支脚,42-第二支脚,5-调节单元,51-偏心部,52-直边,53-限位缺口,6-铰链杯,7-外摇臂,8-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用于名称的区分。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至附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阻尼可调的二段力铰链,包括铰臂1、阻尼组件2、内摇杆3、调节单元5、扭簧4、外摇臂7和铰链杯6,上述的外摇臂7的前端和内摇杆的前端通过转轴分别枢接于铰链杯6上,外摇臂7的尾端通过第一转轴8枢接于铰臂1前端,其结构属常规技术手段,在此处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的阻尼组件2包括阻尼固定套21和嵌装于阻尼固定套21上的阻尼器22,其中,阻尼器22与阻尼固定套21之间呈过盈配合,并且在阻尼固定套21的内孔壁设有一始终与阻尼器22壳体上成型的外台阶相接触的内台阶,使得阻尼器22的壳体与阻尼固定套21相对呈一体结构。参见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铰臂1的纵截面呈“∩”形结构,由此,在铰臂1的两内侧壁上对称成型有至少一个导向凸台12,并且导向凸台12与铰臂1的内顶壁之间形成供阻尼组件2的滑动导向配合的滑动槽位,即,在阻尼固定套21的两侧成型有与滑动槽位相滑动配合的插块,并且导向凸台12可与阻尼固定套21的前端相止挡抵触,从而实现了阻尼固定套21的滑动导向以及在滑动方向的远端限位止挡的功能。参见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内摇杆的尾端通过第二转轴9枢接于铰臂1的前端,并且在内摇杆3的尾端部成型有两个可分别与阻尼固定套21的两侧壁前端预成型有的拨块相抵靠配合的弯钩部31(弯钩部31的前端可与拨块的背面相抵靠),从而带动阻尼固定套21及阻尼器22共同沿滑动槽位朝铰臂1前端方向移动。另外,本实施例的内摇杆尾端还成型有一副翼32,并且在副翼32上还枢接有一滚轮,即,通过预设有的一转轴将滚轮枢接在副翼32上预开有的穿孔上,此处的滚轮则作为设置于内摇杆3的尾端的第一抵靠部33。参见附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铰臂1的内顶壁上开有向上延伸的安装孔11,调节单元5的上端部呈柱状并竖向贯穿安装孔11后部分外露至铰臂1顶面外,此时的调节单元5的外露部分作为旋拧部位,从而实现了调节单元5与铰臂1之间的枢接过盈配合。另外,调节单元5的下端部一体成型有一偏心部51,具体地,偏心部51的轮廓大于安装孔11且偏心部51的底面与阻尼固定套21相接触,即,偏心部51介于阻尼固定套21的顶面与铰臂1的内顶壁之间,偏心部51仅可绕安装孔11轴向旋转动作。本实施例的偏心部51的外轮廓成型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不同偏心距的直边52,阻尼固定套21上成型有可与偏心部51相抵触的台阶面,各条直边52分别对应阻尼器22的不同的工作行程的档位,具体地,通过旋拧调节单元5,令任意一条直边52可旋转至偏心部51的前端位置与阻尼固定套21的台阶面相止挡抵触,从而改变限制阻尼固定套21在其朝铰臂1尾端滑动方向上的滑动行程,实现了调节阻尼器22伸缩端的工作行程的功能。参见附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扭簧4套设于铰臂1前端设有的第一转轴8上(此处的扭簧4与外摇臂7公用第一转轴8),其中,扭簧4的两支脚均是朝向铰臂1的尾端方向,扭簧4的第一支脚41与第一抵靠部33(本实施例为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可调的二段力铰链,包括铰臂(1)、定向滑动设置于铰臂(1)上的阻尼组件(2)、枢接于铰臂(1)前端的内摇杆(3)以及套设于铰臂(1)前端设有的第一转轴(8)上的扭簧(4),所述阻尼组件(2)的伸缩端抵靠在扭簧(4)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臂(1)上枢接有可与阻尼组件(2)相顶触配合的调节单元(5),通过旋拧该调节单元(5)以改变阻尼组件(2)的伸缩工作行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可调的二段力铰链,包括铰臂(1)、定向滑动设置于铰臂(1)上的阻尼组件(2)、枢接于铰臂(1)前端的内摇杆(3)以及套设于铰臂(1)前端设有的第一转轴(8)上的扭簧(4),所述阻尼组件(2)的伸缩端抵靠在扭簧(4)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臂(1)上枢接有可与阻尼组件(2)相顶触配合的调节单元(5),通过旋拧该调节单元(5)以改变阻尼组件(2)的伸缩工作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二段力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2)包括阻尼固定套(21)和嵌装于阻尼固定套(21)上的阻尼器(22),其中,所述调节单元(5)成型有一偏心部(51),并且通过旋拧所述调节单元(5)以令偏心部(51)前端外轮廓可与阻尼固定套(21)顶端预设有台阶面相止挡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二段力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摇杆(3)的尾端部成型有至少一个可与阻尼固定套(21)上预成型有的拨块相抵靠配合的弯钩部(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学智邢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库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