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491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涉及车辆导向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库顶棚、防撞导向机构和一对扭簧,车库顶棚的底端顶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一车库支杆,车库支杆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一限位环,限位环的内壁与车库支杆的周侧面固定连接,防撞导向机构包括固定柱体和一对转动环,转动环套接在车库支杆的外侧,一转动环位于一限位环上方且与限位环接触,另一转动环位于另一限位环的下方且与限位环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撞导向机构与扭簧的结合使用,当车辆出库时,由于操作不当,将会撞到弹性环,此时弹性环将会带动转动环向外侧转动,此时驾驶人员感觉到撞到物体,从而调整位置重新出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
本技术属于车辆导向装置
,特别是涉及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出库时,由于驾驶员的操作熟练程度不一,容易造成出库偏差,从而容易撞到前侧的车库支杆,对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以此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通过防撞导向机构和扭簧的结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车库出库难以给予导向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包括车库顶棚、防撞导向机构和一对扭簧;所述车库顶棚的底端顶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一车库支杆,所述车库支杆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一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与车库支杆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导向机构包括固定柱体和一对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套接在车库支杆的外侧,一所述转动环位于一限位环上方且与限位环接触,另一所述转动环位于另一限位环的下方且与限位环接触,所述固定柱体的周侧面中部套接有弹性环,所述固定柱体的周侧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挡环和转动环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位于上方的扭簧一端与上方的转动环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车库顶棚固定连接;所述位于下方的扭簧一端与下方的转动环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库支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水平向外设置,所述防撞导向机构水平向内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环的内部嵌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车库顶棚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蜂鸣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控制单元,所述弹性环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和蜂鸣器均与处理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环的外径大于限位挡环的外径,且范围在3-5cm之间。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防撞导向机构与扭簧的结合使用,当车辆出库时,由于操作不当,将会撞到弹性环,此时弹性环将会带动转动环向外侧转动,此时驾驶人员感觉到撞到物体,从而调整位置重新出库,另外当驾驶人员继续撞弹性环时,弹性环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将会将压力传递到控制器,当超过压力的范围时,控制器将会控制蜂鸣器发生声音,从而提醒驾驶人员撞到物体了,通过设置扭簧,当防撞导向机构发生转动时,能够使防撞导向机构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能够使防撞导向机构始终处于水平向内的状态,通过设置挡板,能够限制防撞导向机构的转动,使防撞导向机构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80度。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撞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车库支杆,101-限位环,102-车库顶棚,2-防撞导向机构,201-固定柱体,202-弹性环,203-限位挡环,204-连接杆,205-转动环,3-扭簧,4-挡板,5-控制器,6-蜂鸣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包括车库顶棚102、防撞导向机构2和一对扭簧3;车库顶棚102的底端顶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一车库支杆1,车库支杆1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一限位环101,限位环101的内壁与车库支杆1的周侧面固定连接;防撞导向机构2包括固定柱体201和一对转动环205,转动环205套接在车库支杆1的外侧,一转动环205位于一限位环101上方且与限位环101接触,另一转动环205位于另一限位环101的下方且与限位环101接触,固定柱体201的周侧面中部套接有弹性环202,弹性环202可以为橡胶材质的构件,固定柱体201的周侧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限位挡环203,限位挡环203和转动环205之间通过连接杆204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扭簧3一端与上方的转动环205固定连接,扭簧3的另一端与车库顶棚102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扭簧3一端与下方的转动环205固定连接,扭簧3的另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如图1-3所示,其中,车库支杆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挡板4,挡板4水平向外设置,防撞导向机构2水平向内设置。其中,弹性环202的内部嵌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GML670,车库顶棚10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和蜂鸣器6,蜂鸣器6的型号为ST-402。其中,控制器5包括处理器和控制单元,弹性环202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和蜂鸣器6均与处理器连接。其中,弹性环202的外径大于限位挡环203的外径,且范围在3-5cm之间。其中,挡板4的最远端到车库支杆1中心线的距离大于弹性环202的最远端到车库支杆1中心线的距离。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通过防撞导向机构2与扭簧3的结合使用,当车辆出库时,由于操作不当,将会撞到弹性环202,此时弹性环202将会带动转动环205向外侧转动,此时驾驶人员感觉到撞到物体,从而调整位置重新出库,另外当驾驶人员继续撞弹性环202时,弹性环202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将会将压力传递到控制器5,当超过压力的范围时,控制器5将会控制蜂鸣器6发生声音,从而提醒驾驶人员撞到物体了。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包括车库顶棚(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撞导向机构(2)和一对扭簧(3);/n所述车库顶棚(102)的底端顶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一车库支杆(1),所述车库支杆(1)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一限位环(101),所述限位环(101)的内壁与车库支杆(1)的周侧面固定连接;/n所述防撞导向机构(2)包括固定柱体(201)和一对转动环(205),所述转动环(205)套接在车库支杆(1)的外侧,一所述转动环(205)位于一限位环(101)上方且与限位环(101)接触,另一所述转动环(205)位于另一限位环(101)的下方且与限位环(101)接触,所述固定柱体(201)的周侧面中部套接有弹性环(202),所述固定柱体(201)的周侧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限位挡环(203),所述限位挡环(203)和转动环(205)之间通过连接杆(204)固定连接;/n所述位于上方的扭簧(3)一端与上方的转动环(205)固定连接,所述扭簧(3)的另一端与车库顶棚(102)固定连接;/n所述位于下方的扭簧(3)一端与下方的转动环(205)固定连接,所述扭簧(3)的另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包括车库顶棚(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撞导向机构(2)和一对扭簧(3);
所述车库顶棚(102)的底端顶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一车库支杆(1),所述车库支杆(1)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一限位环(101),所述限位环(101)的内壁与车库支杆(1)的周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防撞导向机构(2)包括固定柱体(201)和一对转动环(205),所述转动环(205)套接在车库支杆(1)的外侧,一所述转动环(205)位于一限位环(101)上方且与限位环(101)接触,另一所述转动环(205)位于另一限位环(101)的下方且与限位环(101)接触,所述固定柱体(201)的周侧面中部套接有弹性环(202),所述固定柱体(201)的周侧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限位挡环(203),所述限位挡环(203)和转动环(205)之间通过连接杆(204)固定连接;
所述位于上方的扭簧(3)一端与上方的转动环(205)固定连接,所述扭簧(3)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化峰姚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安普瑞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