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43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机构,包括:设置有多个螺孔的钢套板,其内设置有钢隔板和钢管混凝土柱;端板,其上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端板和卡槽上均设置有螺孔,所述卡槽的上下两端均分别设置有上端承板和下端承板,所述下端承板上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下端承板下方设置有加腋板;钢梁,其上设置有螺孔,所述钢梁下端翼缘上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钢梁的上端翼缘上设置有螺孔,所述钢梁通过螺孔与卡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机构,具有连接可靠,能增加整个节点承载力和稳定性,改善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局部不稳定问题,增强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安全性能高,且可回收利用,性价比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机构
本技术属于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传统建造方法仍旧相对落后,并且劳动强度大,存在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和粗放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筑工业化的概念,所以,装配式建筑会成为我国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装配式建筑即指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出构件,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能完成建筑的建设。通过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使得构件按照一定的标准,提高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相应的构件成本,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同时,这也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大致分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种类。装配式结构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解决各装配部件的连接问题,基于上述考虑,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机构,包括: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的钢套板,其内设置有钢隔板;端板,其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螺孔位置相对的多个第二螺孔,所述端板通过穿过多个第二螺孔和多个第一螺孔的多个螺栓I与钢套板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螺孔之间的端板的端面上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上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三螺孔,所述卡槽的上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上端承板,所述上端承板上设置有多个第四螺孔,所述卡槽的下端设置有下端承板,所述下端承板上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I,所述下端承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加腋板,所述卡槽、上端承板、下端承板和加腋板均与端板固定连接;设置有多个第五螺孔的钢管混凝土柱,其包括伸入钢套板上端的上钢管混凝土柱和伸入钢套板下端的下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内设置有螺栓套筒,所述上钢管混凝土柱和下钢管混凝土柱通过穿过穿过多个第二螺孔、多个第一螺孔和多个第五螺孔的多个螺栓I被固定连接在钢套板内;钢梁,其腹板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六螺孔,所述腹板上第六螺孔的下端未设置翼缘,所述钢梁下端翼缘的边缘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II,所述第六螺孔的上端翼缘上设置有多个第七螺孔,所述钢梁腹板的一部分位于卡槽内,且所述钢梁与卡槽通过穿过多个第三螺孔和多个第六螺孔的多个螺栓II相互固定连接,所述钢梁与上端承板通过穿过多个第四螺孔和多个第七螺孔的多个螺栓II相互固定连接,所述钢梁与下端承板通过穿过连接板和固定螺孔I、固定螺孔II的多个螺栓II相互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钢隔板上下两侧均黏贴有缓冲橡胶垫。优选的是,所述卡槽、上端承板、下端承板、加腋板均与端板固定焊接。优选的是,所述卡槽与下端承板固定焊接;所述下端承板与加腋板固定焊接。优选的是,多个所述的螺栓I为对拉螺栓。优选的是,多个所述的螺栓II为摩擦型高强螺栓。优选的是,所述下端承板与钢梁未设置翼缘的部分大小相同且相互嵌合。优选的是,所述对称设置的卡槽之间形成的孔隙略大于钢梁腹板的宽度。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在传统普通焊接或螺栓连接节点的基础上增设了连接套管和卡槽,使得柱与柱和梁与柱的连接更加可靠,增加了整个节点承载力和稳定性,改善了现有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局部不稳定的问题,增强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安全性能。2、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还可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连接要求,实现多个方向梁的连接,灵活多变,适用范围广。3、各构件的制造工艺简单、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可进行批量化的生产,可回收利用,性价比高。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钢套板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钢套板与钢管混凝土柱刨面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卡槽与钢梁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端板与卡槽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钢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单个卡槽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双侧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8示出的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包括: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11的钢套板1,其内设置有钢隔板12;端板2,其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螺孔11位置相对的多个第二螺孔21,所述端板2通过穿过多个第二螺孔21和多个第一螺孔11的多个螺栓I13与钢套板1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螺孔21之间的端板2的端面上对称设置有卡槽3,所述卡槽3上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三螺孔31,所述卡槽3的上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上端承板4,所述上端承板4上设置有多个第四螺孔41,所述卡槽3的下端设置有下端承板5,所述下端承板5上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I51,所述下端承板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加腋板6,所述卡槽3、上端承板4、下端承板5和加腋板6均与端板2固定连接;设置有多个第五螺孔71的钢管混凝土柱7,其包括伸入钢套板1上端的上钢管混凝土柱72和伸入钢套板1下端的下钢管混凝土柱73,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内7设置有螺栓套筒74,所述上钢管混凝土柱72和下钢管混凝土柱73通过穿过多个第二螺孔21、多个第一螺孔11和多个第五螺孔71的多个螺栓I13被固定连接在钢套板内;钢梁8,其腹板8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六螺孔811,所述腹板81上第六螺孔811的下端未设置翼缘,所述钢梁下端翼缘82的边缘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II821,所述第六螺孔811的上端翼缘83上设置有第七螺孔831,所述钢梁8腹板81的一部分位于卡槽3内,且所述钢梁8与卡槽3通过穿过多个第三螺孔31和多个第六螺孔811的多个螺栓II3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钢梁8与上端承板4通过穿过多个第四螺孔41和多个第七螺孔831的多个螺栓II3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钢梁8与下端承板5通过穿过连接板9和固定螺孔I51、固定螺孔II821的多个螺栓II32相互固定连接。工作原理:将卡槽3、下端承板5和加腋板6按预定要求固定在端板2的端面上,将下钢管混凝土柱73设置有多个第五螺孔71的一端套入钢套板1的下端,并使得多个第五螺孔71与多个第一螺孔11相对,再将上钢管混凝土柱72设置有多个第五螺孔71的一端套入钢套板1的上端,并使得多个第五螺孔71与多个第一螺孔11相对,并将端板2贴在钢套板1的外壁上,使得多个第二螺孔21对准多个第一螺孔11,并使用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的钢套板,其内设置有钢隔板;/n端板,其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螺孔位置相对的多个第二螺孔,所述端板通过穿过多个第二螺孔和多个第一螺孔的多个螺栓I与钢套板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螺孔之间的端板的端面上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上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三螺孔,所述卡槽的上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上端承板,所述上端承板上设置有多个第四螺孔,所述卡槽的下端设置有下端承板,所述下端承板上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I,所述下端承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加腋板,所述卡槽、上端承板、下端承板和加腋板均与端板固定连接;/n设置有多个第五螺孔的钢管混凝土柱,其包括伸入钢套板上端的上钢管混凝土柱和伸入钢套板下端的下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内设置有螺栓套筒,所述上钢管混凝土柱和下钢管混凝土柱通过穿过多个第二螺孔、多个第一螺孔和多个第五螺孔的多个螺栓I被固定连接在钢套板内;/n钢梁,其腹板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六螺孔,所述腹板上第六螺孔的下端未设置翼缘,所述钢梁下端翼缘的边缘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II,所述第六螺孔的上端翼缘上设置有多个第七螺孔,所述钢梁腹板的一部分位于卡槽内,且所述钢梁与卡槽通过穿过多个第三螺孔和多个第六螺孔的多个螺栓II相互固定连接,所述钢梁与上端承板通过穿过多个第四螺孔和多个第七螺孔的多个螺栓II相互固定连接,所述钢梁与下端承板通过穿过连接板和固定螺孔I、固定螺孔II的多个螺栓II相互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的钢套板,其内设置有钢隔板;
端板,其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螺孔位置相对的多个第二螺孔,所述端板通过穿过多个第二螺孔和多个第一螺孔的多个螺栓I与钢套板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螺孔之间的端板的端面上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上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三螺孔,所述卡槽的上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上端承板,所述上端承板上设置有多个第四螺孔,所述卡槽的下端设置有下端承板,所述下端承板上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I,所述下端承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加腋板,所述卡槽、上端承板、下端承板和加腋板均与端板固定连接;
设置有多个第五螺孔的钢管混凝土柱,其包括伸入钢套板上端的上钢管混凝土柱和伸入钢套板下端的下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内设置有螺栓套筒,所述上钢管混凝土柱和下钢管混凝土柱通过穿过多个第二螺孔、多个第一螺孔和多个第五螺孔的多个螺栓I被固定连接在钢套板内;
钢梁,其腹板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六螺孔,所述腹板上第六螺孔的下端未设置翼缘,所述钢梁下端翼缘的边缘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II,所述第六螺孔的上端翼缘上设置有多个第七螺孔,所述钢梁腹板的一部分位于卡槽内,且所述钢梁与卡槽通过穿过多个第三螺孔和多个第六螺孔的多个螺栓II相互固定连接,所述钢梁与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强文成伍陈勇姚勇邓勇军褚云朋廖天欧婷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