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43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插接有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本体的前表面左侧安装有稳定构件,所述稳定构件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外壳。该强度较大的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通过第一抱箍、第一螺杆、第一螺母、第二抱箍、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的配合,达到了可以对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进行快速安装工作,通过套管、竖杆、滑杆、竖管和螺纹块的配合,达到了可以增加稳定性,通过定块、转杆、扭力弹簧、拉杆和插杆的配合,达到了在安装完成后可以进行加强工作,可以防止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安装后出现晃动导致损坏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
本技术涉及强度较大的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
,具体为一种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现有的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在使用时,由于强度角度,稳定性较弱,在风吹或者产生晃动时导致损坏,导致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在使用时,由于强度角度,稳定性较弱,在风吹或者产生晃动时导致损坏,导致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插接有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本体的前表面左侧安装有稳定构件,所述稳定构件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外壳,所述本体的前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加强构件,所述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槽板。优选的,所述外壳为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抱箍、第一螺杆、第一螺母、第二抱箍、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抱箍的右侧固接有第二抱箍,所述第一抱箍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抱箍通过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有第二框架。优选的,所述稳定构件包括套管、竖杆、滑杆、竖管和螺纹块,所述套管的内部固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套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套管与第一抱箍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加强构件包括定块、转杆、扭力弹簧、拉杆、插杆,所述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通过扭力弹簧与定块转动相连,所述转杆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插杆,所述转杆的外壁固接有拉杆,所述插杆与槽板插接相连。优选的,所述插杆和扭力弹簧均为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强度较大的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通过第一抱箍、第一螺杆、第一螺母、第二抱箍、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的配合,达到了可以对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进行快速安装工作,通过套管、竖杆、滑杆、竖管和螺纹块的配合,达到了可以增加稳定性,通过定块、转杆、扭力弹簧、拉杆和插杆的配合,达到了在安装完成后可以进行加强工作,可以防止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安装后出现晃动导致损坏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定块和转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插杆和槽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滑杆、竖管和螺纹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101、第一抱箍,102、第一螺杆,103、第一螺母,104、第二抱箍,105、第二螺杆,106、第二螺母,2、第一框架,3、第二框架,4、稳定构件,401、套管,402、竖杆,403、滑杆,404、竖管,405、螺纹块,5、外壳,6、加强构件,601、定块,602、转杆,603、扭力弹簧,604、拉杆,605、插杆,7、槽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包括本体1,本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插接有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本体1的前表面左侧安装有稳定构件4,稳定构件4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外壳5,外壳5可以进行保护工作,本体1的前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加强构件6,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槽板7,外壳5为对称设置,本体1包括第一抱箍101、第一螺杆102、第一螺母103、第二抱箍104、第二螺杆105和第二螺母106,第一抱箍101的右侧固接有第二抱箍104,第一抱箍101通过第一螺杆102和第一螺母103螺纹连接有第一框架2,第一螺母103与第一螺杆102螺纹连接后可以将第一框架2安装固定在第一抱箍101的内部,第二抱箍104通过第二螺杆105和第二螺母106螺纹连接有第二框架3,第二螺母106与第二螺杆1015螺纹连接后可以将第二框架3安装固定在第二抱箍104的内部。稳定构件4包括套管401、竖杆402、滑杆403、竖管404和螺纹块405,套管401的内部固接有竖杆402,套管401可以将竖杆402进行固定,竖杆402的顶端固接有滑杆403,滑杆403的外壁套接有竖管404,竖管404可以在滑杆403的外壁上下滑动,竖管40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05,转动螺纹块405可以将竖管404与滑杆403进行固定,套管401与第一抱箍101固定相连。加强构件6包括定块601、转杆602、扭力弹簧603、拉杆604、插杆605,定块6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602,转杆602可以在定块601的内部转动,转杆602通过扭力弹簧603与定块601转动相连,扭力弹簧603弹性系数为:10N/CM-100N/CM,转杆602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插杆605,转杆602的外壁固接有拉杆604,拉动拉杆604可以带动转杆602转动,插杆605与槽板7插接相连,插杆605可以从槽板7的内部插入拔出,插杆605和扭力弹簧603均为对称设置。当强度较大的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开始使用时,使用者先将第一框架2插入到外壳5和第一抱箍101的内部,插入后使用者将第一螺杆102插入到第一抱箍101和第一框架2的内部,插入后使用者转动第一螺母103可以将第一框架2固定在第一抱箍101的内部,固定完成后使用者转动螺纹块405取消对竖管404和滑杆403的固定,取消固定后使用者将竖管404向上拉动,可以将顶端外壳5向上移动,可以进行稳定工作,调节完成后使用者转动螺纹块405可以将竖管404和滑杆403进行固定,固定后使用者将第二框架3插入到第二抱箍104的内部,通过第二螺栓105和第二螺母106进行安装固定,插杆605插入到槽板7的内部进行加强工作,同时拉动拉杆604可以带动转杆602转动对扭力弹簧603进行挤压,挤压时插杆605从槽板7的内部拔出,可以取消加强的工作,可以进行拆卸工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插接有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所述本体(1)的前表面左侧安装有稳定构件(4),所述稳定构件(4)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外壳(5),所述本体(1)的前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加强构件(6),所述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槽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插接有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所述本体(1)的前表面左侧安装有稳定构件(4),所述稳定构件(4)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外壳(5),所述本体(1)的前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加强构件(6),所述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槽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为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大棚框架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抱箍(101)、第一螺杆(102)、第一螺母(103)、第二抱箍(104)、第二螺杆(105)和第二螺母(106),所述第一抱箍(101)的右侧固接有第二抱箍(104),所述第一抱箍(101)通过第一螺杆(102)和第一螺母(103)螺纹连接有第一框架(2),所述第二抱箍(104)通过第二螺杆(105)和第二螺母(106)螺纹连接有第二框架(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大棚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大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绿都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