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40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其包括混凝土桩体与桩体下端的桩尖,桩身下端与桩尖连接为一体;混凝土桩体的横截面为π形,混凝土桩体内设有钢筋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结构新颖,在保证混凝土桩体的抗压性能和抗拔性能不下降的前提下,减小了混凝土的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本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尤其涉及一种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技术介绍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暴增,用地紧张。于是,各种高层、超高层建筑开始兴建,各类地下结构得到了空前发展,这就必须要解决天然地基承载力的问题,在建造地下结构时一般采用设置桩基础来解决此问题。目前,作为传统的基桩工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有很多种,如有管形桩、方形桩等。虽然这些桩的截面形式相对容易制作,但这些截面形式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所采用的混凝土用量多,不节能环保,桩的自重大,运输不方便,效率低。而且在基桩工程施工中,管形桩和方形桩在成桩过程中存在挤土效应,即会造成桩四周的土体结构收到扰动,改变了土体的应力状态,对建筑工程场地周边的建筑物或地下管线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抗压性能和抗拔性能佳,且节能环保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其包括混凝土桩体与桩体下端的桩尖,桩身下端与桩尖连接为一体;混凝土桩体的横截面为π形,混凝土桩体内设有钢筋骨架。作为优选:所述钢筋骨架包括纵筋和箍筋,钢筋骨架的横截面为π形。所述桩体下端连接有桩尖。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截面为π形,与传统的管形桩和方形桩相比,在保证混凝土桩体的抗压性能和抗拔性能不下降的前提下,减小了混凝土的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具体的优点如下:本技术所述的混凝土桩体,与传统的管形桩和方形桩相比,体积减小,沉桩的重量减小,降低了对吊桩机的磨损程度;本技术所述的混凝土桩体,与传统的管形桩和方形桩相比,体积减小,因而桩体的横截面与土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在基桩工程施工中,降低了挤土效应;本技术所述的混凝土桩体,与传统的管形桩和方形桩相比,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在运输过程中降低了运输机械的动力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钢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一种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由桩身1和桩尖2组成。桩身下端与桩尖连接为一体。如图4所示,桩身的截面形状为π形,混凝土桩体内设有钢筋骨架3,钢筋骨架包括纵筋4和箍筋5,钢筋骨架的横截面也为π形。与传统的管形桩和方形桩相比,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保证混凝土桩体的抗压性能和抗拔性能不下降的前提下,减小了混凝土的用量,建造成本大幅降低;π形混凝土桩体的桩身体积减小,降低了在成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且因混凝土用量的减小,桩体重量减轻,降低了对吊桩机的磨损程度以及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机械的动力消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包括混凝土桩体与桩体下端的桩尖,桩身下端与桩尖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桩体的横截面为π形,混凝土桩体内设有钢筋骨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π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包括混凝土桩体与桩体下端的桩尖,桩身下端与桩尖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桩体的横截面为π形,混凝土桩体内设有钢筋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孙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