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39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拦污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挡污栅不便于将杂物集中起来,从而不便于对挡污栅上的杂物清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挡污栅本体,所述挡污栅本体呈V形,所述挡污栅本体包括集污轨,所述集污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挡污栅和右挡污栅,所述左挡污栅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左导物板,所述右挡污栅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右导物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挡污栅本体设置成V形,在水流的冲击下被挡在挡污栅本体上的杂物会集中在挡污栅本体的凹处,并且在左导物板和右导物板的引导下,漂浮物会随水流集中于拦污栅本体的凹处,如此就更容易将杂物集中起来,从而更容易对挡污栅本体上的杂物进行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
本技术涉及拦污栅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工况企业以及城镇居民排放的污染物及垃圾日益增多,河渠漂浮物污染问题日渐突出,水面漂浮物顺流而下,聚集在河道和渠道中,不仅对沿河水质、水面景观、供水、航运等构成不利影响,还会减少水电站的发电效益、对水利枢纽运行安全构成威胁,为了拦阻水流挟带的水草、漂木等杂物对水轮机、闸门及管道等设备的影响,通常需要在在进水口前设置拦污栅。现有技术中的拦污栅从拦污类型可分为拦截大型漂浮物的粗格拦污栅和拦截小型漂浮物的细格拦污栅。粗格拦污栅作为第一道拦污设施,可将大量的大型垃圾拦截,防止如大型浮木、浮筒等进入水力发电设备中。细格拦污栅设置在粗格拦污栅后,作为第二道拦污设施,保证塑料块、水草等小型垃圾不会进入水力发电设备,防止设备中的零件被细小垃圾缠绕后卡死,导致无法正常运转,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挡污栅可以对水流中的杂物进行阻挡。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挡污栅不便于将杂物集中起来,从而不便于对挡污栅上的杂物进行清除。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可以更加容易将杂物集中起来的挡污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挡污栅不便于将杂物集中起来,从而不便于对挡污栅上的杂物清除的问题。本技术中将挡污栅本体设置成V形,在水流的冲击下被挡在挡污栅本体上的杂物会集中在挡污栅本体的凹处,并且在左导物板和右导物板的引导下,漂浮物会随水流集中于拦污栅本体的凹处,如此就更容易将杂物集中起来,从而更容易对挡污栅本体上的杂物进行清除。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包括挡污栅本体,所述挡污栅本体呈V形,所述挡污栅本体包括集污轨,所述集污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挡污栅和右挡污栅,所述左挡污栅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左导物板,所述右挡污栅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右导物板。工作原理:将该挡污栅本体安装在需要除杂物的水流中,当水流通过挡污栅本体时,水流中的杂物会被挡在挡污栅本体上,由于挡污栅本体呈V形,所以挡污栅本体上的杂物在水流的冲击下会集中到挡污栅本体的凹处;水面位于左导物板和右导物板处,左导物板和右导物板呈一定的夹角,且左导物板和右导物板可以随着水位上下浮动,所以水流中的漂浮物会沿着左导物板和右导物板集中于拦污栅本体的凹处,这样水流中的杂物就更加容易集中起来,从而更容易对挡污栅本体上的杂物进行清除。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集污轨与左挡污栅、右挡污栅间均活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集污轨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轨道和圆滚,所述圆滚设在轨道的四角处,所述圆滚上开有连接孔,所述左挡污栅包括左栅体和左浮板轨道,所述左浮板轨道设在左栅体的两侧,所述右挡污栅包括右栅体和右浮板轨道,所述右浮板轨道设在右栅体的两侧,靠近所述集污轨侧的左浮板轨道和右浮板轨道均穿过连接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左浮板轨道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左滑动段和左连接段,所述左连接段设在左滑动段的两端,所述左滑动段安装在左栅体的两侧,靠近所述集污轨侧的左连接段穿过连接孔;所述右浮板轨道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右滑动段和右连接段,所述右连接段设在右滑动段的两端,所述右滑动段安装在右栅体的两侧,靠近所述集污轨侧的右连接段穿过连接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左导物板可沿左滑动段上下移动,所述右导物板可沿右滑动段上下移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左连接段、右连接段与连接孔间均为间隙配合。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集污轨上沿其高度方向开有滑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左挡污栅和右挡污栅的材质均为超疏水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中将挡污栅本体设置成V形,在水流的冲击下被挡在挡污栅本体上的杂物会集中在挡污栅本体的凹处,并且在左导物板和右导物板的引导下,漂浮物会随水流集中于拦污栅本体的凹处,如此就更容易将杂物集中起来,从而更容易对挡污栅本体上的杂物进行清除。(2)本技术中集污轨与左挡污栅、右挡污栅间均活动连接,这样左挡污栅、右挡污栅件间的夹角就可以任意调节,从而使得该挡污栅本体可以适应各种河流宽度。(3)本技术中左滑动段可以对左栅体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右滑动段可以对右栅体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从而使左挡污栅和右挡污栅更加经久耐用。(4)本技术中左连接段、右连接段与连接孔间均为间隙配合,这样左连接段、右连接段可以在连接孔内随意转动,方便调节左挡污栅和右挡污栅间的夹角。(5)本技术中集污轨上沿其高度方向开有滑槽,打捞杂物的工具可以沿着滑槽打捞集中在挡污栅本体凹处的杂物,这样打捞工具就更加容易将挡污栅本体凹处的杂物打捞上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简图;图4为本技术集污轨的立体结构简图;图5为本技术集污轨的正面结构简图;图6为本技术集污轨的俯视结构简图;图7为本技术左挡污栅的立体结构简图;图8为本技术右挡污栅的立体结构简图;附图标记:1左挡污栅,11左浮板轨道,111左连接段,112左滑动段,12左栅体,2左导物板,3集污轨,31轨道,311滑槽,32圆滚,321连接孔,4右挡污栅,41右浮板轨道,411右连接段,412右滑动段,42右栅体,5右导物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8所示,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包括挡污栅本体,挡污栅本体呈V形,挡污栅本体包括集污轨3,集污轨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挡污栅1和右挡污栅4,左挡污栅1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左导物板2,右挡污栅4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右导物板5。工作原理:将该挡污栅本体安装在需要除杂物的水流中,当水流通过挡污栅本体时,水流中的杂物会被挡在挡污栅本体上,由于挡污栅本体呈V形,所以挡污栅本体上的杂物在水流的冲击下会集中到挡污栅本体的凹处;水面位于左导物板2和右导物板5上,左导物板2和右导物板5呈一定的夹角,且左导物板2和右导物板5可以随着水位上下浮动,所以水流中的漂浮物会沿着左导物板2和右导物板5集中于拦污栅本体的凹处,这样水流中的杂物就更加容易的将杂物集中起来,从而更容易对挡污栅本体上的杂物进行清除。实施例2:如图1-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集污轨、左挡污栅和右挡污栅的一种优选方式。即集污轨3与左挡污栅1、右挡污栅4间均活动连接,这样左挡污栅1、右挡污栅4件间的夹角就可以任意调节,从而使得该挡污栅本体可以适应各种河流宽度。优选的,集污轨3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轨道31和圆滚32,圆滚32设在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污栅本体,所述挡污栅本体呈V形,所述挡污栅本体包括集污轨(3),所述集污轨(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挡污栅(1)和右挡污栅(4),所述左挡污栅(1)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左导物板(2),所述右挡污栅(4)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右导物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污栅本体,所述挡污栅本体呈V形,所述挡污栅本体包括集污轨(3),所述集污轨(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挡污栅(1)和右挡污栅(4),所述左挡污栅(1)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左导物板(2),所述右挡污栅(4)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右导物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轨(3)与左挡污栅(1)、右挡污栅(4)间均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轨(3)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轨道(31)和圆滚(32),所述圆滚(32)设在轨道(31)的四角处,所述圆滚(32)上开有连接孔(321),所述左挡污栅(1)包括左栅体(12)和左浮板轨道(11),所述左浮板轨道(11)设在左栅体(12)的两侧,所述右挡污栅(4)包括右栅体(42)和右浮板轨道(41),所述右浮板轨道(41)设在右栅体(42)的两侧,靠近所述集污轨(3)侧的左浮板轨道(11)和右浮板轨道(41)均穿过连接孔(3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V型引导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浮板轨道(11)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左滑动段(112)和左连接段(111),所述左连接段(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启峰陈元玉黄泇睿李曼君罗永鹏李宗容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