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39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护栏,涉及交通器具的技术领域,包括两个中空的立柱,两个立柱之间设有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设有多个U形杆,U形杆的两端均固定在下横梁上侧,上横梁上下滑动设置在两个立柱之间,上横梁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驱动上横梁上滑回位的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动设置的上横梁不易给翻越者提供施力点,且同时U形杆也不易被翻越者施力,从而减小了护栏被翻越的可能,减小了由于翻越护栏而产生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护栏
本技术涉及交通器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交通护栏。
技术介绍
交通护栏一般设置在道路中间,将道路分为两部分,以此方便减小对流车辆发生碰撞,且护栏还用于隔档道路,减小人们横穿马路的可能性,提高了出行的安全性。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翻越护栏而横穿马路,护栏一般较为稳固,从而方便人们进行翻越,翻越护栏时,人们可能会被卡在护栏上而造成危险,且翻越护栏需要时间,此时位于道路之间的护栏的周围车来车往,可能对正在翻越护栏的人造成危险,但是现有的护栏很少具有警示路人,且限制行人翻越的效果,从而护栏容易被翻越,以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路人翻越护栏,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一种交通护栏。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交通护栏,包括两个中空的立柱,两个立柱之间设有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设有多个U形杆,所述U形杆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下横梁上侧,所述上横梁上下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横梁上滑回位的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立柱之间的上横梁、下横梁和多个U形杆将道路隔离开,且若有行人横穿马路,当翻越者的手置于上横梁时,上横梁受力而下滑,从而U形杆的上侧被置于上横梁的上侧,以此U形杆继续维持了护栏的高度,且同时U形杆不易被支撑,且上横梁为滑动不易支撑,从而翻越者不易对护栏施力而翻越护栏,以此减小了护栏被翻越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立柱上均上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在所述上横梁下侧,底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栏在被翻越时,上横梁受力而下滑,从而弹簧被压缩,以此护栏缺少固定的支撑点,从而不易于被翻越,以此减小了护栏被翻越的可能性,在上横梁不受外力时,弹簧的弹力带动上横梁上滑而复位。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板上均固定有竖直的导杆,两个所述导杆分别穿设在所述上横梁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导杆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弹簧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横梁在上下滑动时,同时在导杆上滑动,且弹簧在被压缩时,由于导杆对弹簧的限位作用,弹簧不易偏斜而损坏,以此减小了弹簧损坏的可能性。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立柱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竖直的滑动槽,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进两个所述立柱内,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立柱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横梁在上下滑动时,上横梁的两端分别在两个滑动槽内滑动,从而上横梁在上下滑动时不易发生偏斜,以此延长了护栏的使用寿命,由于支撑板位于立柱内,从而弹簧不易长时间暴露在外而老化。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横梁的上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的通过槽,当所述上横梁下滑时,多个所述U形杆通过所述通过槽穿过所述上横梁;多个所述U形杆的上侧均设有警示灯,所述上横梁的上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在所述上横梁处于最高点时,多个所述警示灯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两个所述立柱内均设有电池,且一个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开启所述警示灯的控制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越者准备翻越护栏时,上横梁被下压,U形杆的上侧被置于上横梁的上侧,从而增大了翻越护栏的难度,同时U形杆上侧的警示灯伸出安装孔,并通过控制组件控制警示灯开启,从而对翻越者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以此减小护栏被翻越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件为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设于一个所述立柱上,当所述上横梁下滑至所述警示灯伸出所述安装孔时,所述光电开关控制所述警示灯启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上横梁下滑至遮挡光电开关所发射的光线时,同时由于上横梁的下降,警示灯从安装孔内伸出,警示灯伸出后开启,从而光电开关快速的对警示灯进行开启,以此达到警示翻越者的效果,当上横梁复位后,警示灯被置于安装孔内,同时上横梁不在遮挡光电开关所发射的光线,以此警示灯停止工作,节省了电量。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立柱顶端均固定有倾斜设置的太阳能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板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从而使电池的电量充足,以此保证警示灯正常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护栏在被翻越时,上横梁受力而下滑,从而翻越者不易对上横梁施力而翻越护栏,且上横梁下滑后,U形杆的上侧穿过上横梁,U形杆依然维持护栏的高度,且翻越者不易借助U形杆进行翻越,以此减小了护栏被翻越的可能,从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2)护栏被翻越时,上横梁下滑后,将U形杆上侧的警示灯暴露出来,同时上横梁下滑触发光电开关,从而警示灯被启动,以此对正在翻越护栏的人进行警示,从而减小了护栏被翻越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立柱;2、上横梁;3、下横梁;4、U形杆;5、支撑板;6、弹簧;7、导杆;8、滑动槽;9、通过槽;10、警示灯;11、安装孔;12、光电开关;13、太阳能板;14、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交通护栏,包括两个中空的立柱1,立柱1呈方管状,两个立柱1之间设有上下正对的上横梁2和下横梁3,其中上横梁2滑动设置在两个立柱1之间,下横梁3位于两个立柱1的底端,且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立柱1相对的侧壁上。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设有多个内部中空的U形杆4,U形杆4的两端均固定在下横梁3上侧,且上横梁2的上侧开设有贯穿的供U形杆4穿过的通过槽9,通过槽9的长度方向与上横梁2的长度方向一致。上横梁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驱动上横梁2上滑回位的弹性件。道路中间铺设有多个护栏,不同护栏的立柱1之间相互抵靠,从而护栏将道路分为两个部分。当行人想翻越护栏时,人手触碰在上横梁2上,上横梁2受力而下滑,此时行人不易通过上横梁2支撑而翻越,当上横梁2下滑后,多个U形杆4持续了护栏的高度,且U形杆4不易给行人提供施力点,以此护栏不易被翻越,从而减少了行人翻越,降低了安全风险。两个立柱1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竖直的滑动槽8,上横梁2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动槽8内,且上横梁2的两端分别穿进两个立柱1内。从而横梁上下滑动时不易发生偏斜,以此保证护栏的分隔效果。参照图1和图3,两个立柱1内均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板5,弹性件为弹簧6,弹簧6的顶端固定在上横梁2下侧,底端固定在支撑板5上侧。两个支撑板5的上侧均固定有竖直的导杆7,导杆7的顶端固定在立柱1的顶壁上,两个导杆7分别穿设在上横梁2的两端,且两个导杆7分别穿设在两个弹簧6内。当行人翻越护栏时,上横梁2受力而下滑时,弹簧6受力而压缩上,弹簧6在被压缩时由于导杆7对弹簧6的周侧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弹簧6不易损坏,当行人放弃翻越护栏后,弹簧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中空的立柱(1),两个立柱(1)之间设有上横梁(2)和下横梁(3),所述上横梁(2)和所述下横梁(3)之间设有多个U形杆(4),所述U形杆(4)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下横梁(3)上侧,所述上横梁(2)上下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所述上横梁(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横梁(2)上滑回位的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中空的立柱(1),两个立柱(1)之间设有上横梁(2)和下横梁(3),所述上横梁(2)和所述下横梁(3)之间设有多个U形杆(4),所述U形杆(4)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下横梁(3)上侧,所述上横梁(2)上下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所述上横梁(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横梁(2)上滑回位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1)上均上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板(5),所述弹性件为弹簧(6),所述弹簧(6)的顶端固定在所述上横梁(2)下侧,底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5)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5)上均固定有竖直的导杆(7),两个所述导杆(7)分别穿设在所述上横梁(2)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导杆(7)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弹簧(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1)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竖直的滑动槽(8),所述上横梁(2)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动槽(8)内,且所述上横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忠辉朱玮泽陈嘉玥岳静冯芳黄自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飞创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