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36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包括底架、安装在底架底部的行走机构和安装在底架上且对所施工无砟轨道的轨排位置进行调整的轨排位置调整机构,轨排位置调整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对待调整轨排的左右两个所述轨排架的高程分别进行调整的轨排高程调整结构和一个对待调整轨排的中线进行调整的轨排中线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沿所施工无砟轨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移动的精调机对待调整轨排上的各待调整位置进行逐一精调,并且调整后轨排精度较高,省工省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
本技术属于无砟轨道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
技术介绍
高速铁路建设工序当中,无砟轨道铺设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无砟轨道(Ballastlesstrack)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即整体道床)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又称作无碴轨道。无砟轨道的整体道床也称为道床板,通常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道床板为钢轨(即轨道)的安装基础,铺装正式运行轨道之前需先对道床板进行浇筑,而道床板的浇筑精度对未来轨道铺装轨道的精度至关重要。目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的道床板进行施工时,采用轨排法进行施工,轨排是指两根钢轨与轨下部件用扣件组装成的轨道框架,轨下部件主要为轨枕,轨排法是采用吊装铺设工具将轨排吊装到位并精调合格后,再往成型模板内浇筑道床板混凝土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采用轨排法对双块式无砟轨道的道床板进行施工时,通过对轨排进行吊装并精调将预制好的轨枕准确定位到轨道下方的对应位置,然后浇筑水泥混凝土,因此在浇筑之前轨排的精调定位就成为关键的控制性工序。实际施工时,轨排的精调精度要求很高,浇筑前要求轨枕空间位置的误差(包括高程误差与中线误差)均小于±0.5mm。以往对轨排进行精调时,均是由测量员和工人配合完成的。测量员使用全站仪和轨检小车测量轨排上的各个轨枕处的位置误差,再口头将误差值传给工人,工人使用扳手拧动轨排上的高程螺杆与中线螺杆,消除误差。实际施工过程中,上述轨排精调施工方法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使用人力多:精调施工需要2个测量员操作全站仪和精调小车,同时需要4至6个工人拧扳手调节,费工费时;第二、调整速度慢:1名测量员用全站仪测量,另一名测量员手推轨检小车,并且得到测量结果后,需口头将4个断面(总共12个测量点)的测量数据传给工人,工人根据听到的数据动手拧扳手,如此循环4次~5次才能将轨排位置调准,调整一个轨排需要15分钟~25分钟;第三、调整精度低:由于存在人工口头喊话、手工拧扳手等施工环节,不可避免经常出现听错、工人拧反方向、扳手转动角度或圈数有误等情况,因此操作精度低,并且精度完全依赖于工人的熟练程度,导致轨排调整精度差。由于以上三方面的缺陷和问题,造成无砟轨道施工的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施工质量低等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相关铁路施工单位。因而,现如今急需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施工效率高且施工质量不依赖操作人员的设备,能对无砟轨道轨排进行简便、快速且精确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沿所施工无砟轨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移动的精调机对待调整轨排上的各待调整位置进行逐一精调,并且调整后轨排精度较高,省工省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沿所施工无砟轨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移动的底架、安装在底架底部的行走机构和安装在底架上且对所施工无砟轨道的轨排位置进行调整的轨排位置调整机构,所述底架为呈水平布设的架体,所述轨排位置调整机构安装在底架上;所述轨排为待调整轨排,所述待调整轨排为由左右两根钢轨与轨下部件用扣件组装成的轨道框架,每根钢轨与其下方所连接的轨下部件组成一个轨排架;所述轨排位置调整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对待调整轨排的左右两个所述轨排架的高程分别进行调整的轨排高程调整结构和一个对待调整轨排的中线进行调整的轨排中线调整机构,两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分别安装于底架的左右两侧,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安装于底架左侧或右侧;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和两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的结构均相同且三者均为电动调整机构,所述电动调整机构包括一个旋拧机构、一个能在竖直面上进行上下摆动且摆动过程中带动所述旋拧机构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摆臂和一个能在水平面上进行前后摆动且摆动过程中带动升降摆臂与所述旋拧机构同步进行水平移动的水平摆臂,所述水平摆臂的一端以铰接方式安装在底架上且其另一端以铰接方式与升降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旋拧机构安装在升降摆臂的另一端上;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的所述旋拧机构为对待调整轨排的高程调整螺杆进行旋拧的电动旋拧机构,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对待调整轨排的横向调整螺杆进行旋拧的电动旋拧机构。上述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是:所述轨排位置调整机构中一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安装于底架的一侧后部,另一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安装于底架的另一侧前部,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安装于底架的另一侧后部。上述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摆臂和升降摆臂均为平直杆;所述水平摆臂通过竖向立柱安装在底架上,所述底架上安装有供竖向立柱安装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位于竖向立柱的正下方。上述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组轮式行走机构,两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的结构均相同且二者呈水平布设,两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分别为位于底架前侧下方的前侧行走机构和位于底架后侧下方的后侧行走机构;每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均包括左右两个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包括一个固定导向轮和一个活动导向轮,两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的固定导向轮均位于底架的下方一侧,两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的活动导向轮均位于底架的下方另一侧。上述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是:两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均位于所述待调整轨排的两根所述钢轨之间,所述待调整轨排的一根钢轨为与两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的固定导向轮均紧靠的固定侧钢轨,所述待调整轨排的另一根钢轨为活动侧钢轨,两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的活动导向轮均通过一个顶紧机构顶紧后与所述活动侧钢轨紧靠;所述底架的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将活动导向轮向所述活动侧钢轨顶紧的所述顶紧机构。上述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是:所述底架包括底部支撑框架和一道摆动梁,所述摆动梁以铰接方式安装在底部支撑框架后侧;所述后侧行走机构中固定导向轮和活动导向轮均安装在摆动梁上。上述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是: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对待调整轨排的中心轴线位置、两根钢轨之间的轨距和左右两个所述轨排架的高程分别进行检测的测量工具;所述测量工具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棱镜,所述棱镜与底架呈垂直布设;两个所述棱镜分别布设于底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测量工具中的一个所述棱镜为基准棱镜,所述基准棱镜与所述行走机构的固定导向轮位于底架的同一侧,所述基准棱镜与所述固定侧导轨紧靠;所述测量工具中的另一个所述棱镜为可移动棱镜,所述可移动棱镜通过一个所述顶紧机构顶紧后与所述活动侧钢轨紧靠。上述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是:还包括主控器,所述电动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对所述旋拧机构进行驱动的电动驱动机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为伺服驱动机构;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和两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的伺服驱动机构均由主控器进行控制,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和两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的伺服驱动机构均与主控器连接。上述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架设于所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沿所施工无砟轨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移动的底架(1)、安装在底架(1)底部的行走机构和安装在底架(1)上且对所施工无砟轨道的轨排位置进行调整的轨排位置调整机构,所述底架(1)为呈水平布设的架体,所述轨排位置调整机构安装在底架(1)上;所述轨排为待调整轨排,所述待调整轨排为由左右两根钢轨与轨下部件用扣件组装成的轨道框架,每根钢轨与其下方所连接的轨下部件组成一个轨排架;/n所述轨排位置调整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对待调整轨排的左右两个所述轨排架的高程分别进行调整的轨排高程调整结构(2)和一个对待调整轨排的中线进行调整的轨排中线调整机构(3),两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2)分别安装于底架(1)的左右两侧,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3)安装于底架(1)左侧或右侧;/n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3)和两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2)的结构均相同且三者均为电动调整机构,所述电动调整机构包括一个旋拧机构、一个能在竖直面上进行上下摆动且摆动过程中带动所述旋拧机构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摆臂(4-1)和一个能在水平面上进行前后摆动且摆动过程中带动升降摆臂(4-1)与所述旋拧机构同步进行水平移动的水平摆臂(4-2),所述水平摆臂(4-2)的一端以铰接方式安装在底架(1)上且其另一端以铰接方式与升降摆臂(4-1)的一端连接,所述旋拧机构安装在升降摆臂(4-1)的另一端上;/n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2)的所述旋拧机构为对待调整轨排的高程调整螺杆进行旋拧的电动旋拧机构,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3)对待调整轨排的横向调整螺杆进行旋拧的电动旋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沿所施工无砟轨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移动的底架(1)、安装在底架(1)底部的行走机构和安装在底架(1)上且对所施工无砟轨道的轨排位置进行调整的轨排位置调整机构,所述底架(1)为呈水平布设的架体,所述轨排位置调整机构安装在底架(1)上;所述轨排为待调整轨排,所述待调整轨排为由左右两根钢轨与轨下部件用扣件组装成的轨道框架,每根钢轨与其下方所连接的轨下部件组成一个轨排架;
所述轨排位置调整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对待调整轨排的左右两个所述轨排架的高程分别进行调整的轨排高程调整结构(2)和一个对待调整轨排的中线进行调整的轨排中线调整机构(3),两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2)分别安装于底架(1)的左右两侧,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3)安装于底架(1)左侧或右侧;
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3)和两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2)的结构均相同且三者均为电动调整机构,所述电动调整机构包括一个旋拧机构、一个能在竖直面上进行上下摆动且摆动过程中带动所述旋拧机构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摆臂(4-1)和一个能在水平面上进行前后摆动且摆动过程中带动升降摆臂(4-1)与所述旋拧机构同步进行水平移动的水平摆臂(4-2),所述水平摆臂(4-2)的一端以铰接方式安装在底架(1)上且其另一端以铰接方式与升降摆臂(4-1)的一端连接,所述旋拧机构安装在升降摆臂(4-1)的另一端上;
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2)的所述旋拧机构为对待调整轨排的高程调整螺杆进行旋拧的电动旋拧机构,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3)对待调整轨排的横向调整螺杆进行旋拧的电动旋拧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排位置调整机构中一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2)安装于底架(1)的一侧后部,另一个所述轨排高程调整结构(2)安装于底架(1)的另一侧前部,所述轨排中线调整机构(3)安装于底架(1)的另一侧后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摆臂(4-2)和升降摆臂(4-1)均为平直杆;
所述水平摆臂(4-2)通过竖向立柱(4-3)安装在底架(1)上,所述底架(1)上安装有供竖向立柱(4-3)安装的铰接座(4-4),所述铰接座(4-4)位于竖向立柱(4-3)的正下方。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组轮式行走机构,两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的结构均相同且二者呈水平布设,两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分别为位于底架(1)前侧下方的前侧行走机构和位于底架(1)后侧下方的后侧行走机构;每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均包括左右两个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包括一个固定导向轮(5)和一个活动导向轮(6),两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的固定导向轮(5)均位于底架(1)的下方一侧,两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的活动导向轮(6)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坚唐可高贵李宝蕴梁琪刘玉昌
申请(专利权)人: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远景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