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复式定型装置的出气单元以及复式定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35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复式定型装置的出气单元以及复式定型装置,复式定型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送风机构,出气单元设于箱体内且位于送风机构的上方,出气单元包括:固定壳;与固定壳相连的两组出气管;固定壳下方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设有一风机,固定壳通过连接管与送风机构相连,且两组出气管中相互对立的面均设有出气孔,以在两组出气管接收从送风机构流动至连接管并从连接管流动至固定壳的气体并使所接收的气体从出气孔中流出以喷向对立面的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拉幅定型效果和拉幅定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复式定型装置的出气单元以及复式定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定型机
,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复式定型装置的出气单元以及复式定型装置。
技术介绍
拉幅定型机是将待定型的纺织物品通过剥边器平幅送入设备中,完后机器自动将布幅两端挂接在针板上,针板两端随机械运行牵带步幅进入拉幅定型机的烘箱,通过烘箱将待定型的纺织物品加热烘干,之后摆幅落入布车。拉幅定型主要目的在于借助拉幅定型机设备的定型作用,使纺织物的手感、滑移、颜色、幅宽、强力、外观等得到一定的改善。公开号CN10612022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二层式拉幅定型机,在该现有技术中将上烘箱单元和下烘箱单元叠加在一起,以通过上烘箱单元和下烘箱单元对夹持在送布链条上的布料进行吹热风,达到对布料进行拉幅定型的目的,然而该现有技术明显存在对布料的喷气效率比较低且喷气效果不佳的缺陷。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定型机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复式定型装置的出气单元以及复式定型装置,用以提高对纺织物品的喷气效率和喷气效果,以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拉幅定型效率和拉幅定型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复式定型装置的出气单元,所述复式定型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送风机构,所述出气单元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送风机构的上方,所述出气单元包括:固定壳;与所述固定壳相连的两组出气管组;所述固定壳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壳相连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一风机,所述固定壳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送风机构相连,且所述两组出气管组均构造成接收依次从所述送风机构、所述连接管流动至所述固定壳的气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壳形成上下布置的上连接壳组和下连接壳组;所述两组出气管组由上下布置的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构成;其中,所述上连接壳组与所述上出气管组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连接壳组与所述下出气管组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壳组与所述上出气管组相卡接,所述下连接壳组与所述下出气管组相卡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气管组中每一上出气管与所述下出气管组中每一下出气管的轮廓自所述连接管向所述送风机构的方向渐缩;多个所述上出气管平行间隔设置,多个下出气管平行间隔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气管组中每一上出气管的第一目标面设有上出气孔,所述下出气管组中每一下出气管的第一目标面设有下出气孔,所述第一目标面为所述上出气管和下出气管中相互对立的面;所述上出气管和所述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均布置有凸起部,所述上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靠近所述上出气孔设置,且所述上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位于所述上出气孔的面向所述上出气管中风流的一侧;所述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靠近所述下出气孔设置,且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位于所述下出气孔的面向所述下出气管中风流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目标面为所述第一目标面的背面,所述风流为所述上出气管和所述下出气管中自所述连接管向所述送风机构的渐缩方向的气体流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气管组分为两段上出气管子组,所述下出气管组分为两段下出气管子组;所述固定壳分为两段独立的子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上连接壳组分为两段上连接壳子组,且两段上连接壳子组分别为两段子固定壳的上连接壳,所述固定壳的下连接壳组分为两段下连接壳子组,且两段下连接壳子组分别为两段子固定壳的下连接壳,所述两段上连接壳子组与所述两段上出气管子组相连,所述两段下连接壳子组与所述两段下出气管子组相连;每一子固定壳的下方均连接一连接管,每一子固定壳下方的连接管均与所述送风机构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壳内部形成供气体独立分配至所述上出气管组和所述下出气管组的第一分配腔体与第二分配腔体;其中,所述固定壳内部设有纵向配置的调节风阀,以通过所述调节风阀同时建立或者择一地建立所述第一分配腔体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所述第二分配腔体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壳的内部配置有用于分隔固定壳的遮蔽腔体以形成第一分配腔体与第二分配腔体的导流板,所述调节风阀在转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枢转轴与所述导流板贴合,且所述调节风阀能够触及固定壳的内壁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复式定型装置,由两组依次上下布置的定型机组成,任两组定型机之间由分隔板隔离,每一定型机均包括: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的送风机构;以及如所述的出气单元,其中,所述出气单元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送风机构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机构横向设置于构成所述箱体的两个纵长侧壁之间,且所述送风机构由燃烧室以及风室构成,所述送风机构通过所述风室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箱体的侧壁可拆卸设置有燃烧器,且所述燃烧器的喷管延伸至所述燃烧室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室配置侧向吸入空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覆盖有过滤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通两个上下布置定型机的抽湿风道,以及设置于位于上层的定型机顶部并呈平行设置的两个抽湿管道,所述抽湿风道与抽湿管道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组出气管组由上下布置的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构成,所述复式定型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两组出气管组两侧的固定支架,两个所述固定支架均横向设置于构成所述箱体的两个纵长侧壁之间;设置于所述上出气管组和所述下出气管组之间的两个调幅件,且两个所述调幅件均横向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两个调幅件用于在相互靠近时对纺织物品进行拉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的用于复式定型装置的出气单元中固定壳下方连接有连接管,以通过连接管与送风机构相连,且出气单元中的两组出气管组与固定壳相连,因此,当连接管内的风机工作时,可将送风机构中的热气体依次通过连接管、固定壳流动至两组出气管组,从而从两组出气管组中相互对立的面喷出。如此,当纺织物品位于两组出气管组之间水平移动时,可通过两组出气管组中出气孔喷出的热气体对纺织物品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对纺织物品进行连续高效地拉幅定型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复式定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添加拉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未添加出气单元20和送风机构3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出气单元20与送风机构3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示意性主视图;图7为图5的示意性俯视图;图8为固定壳201与连接管401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5的示意性仰视图;图10为气体流经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中任一出气管的示意性原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复式定型装置的出气单元,所述复式定型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单元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送风机构的上方,所述出气单元包括:/n固定壳;/n与所述固定壳相连的两组出气管组;/n所述固定壳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壳相连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一风机,所述固定壳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送风机构相连,且所述两组出气管组中相互对立的面均设有出气孔,以在所述两组出气管组接收从所述送风机构流动至所述连接管并从所述连接管流动至所述固定壳的气体并使所接收的气体从所述出气孔中流出以喷向对立面的出气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复式定型装置的出气单元,所述复式定型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单元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送风机构的上方,所述出气单元包括:
固定壳;
与所述固定壳相连的两组出气管组;
所述固定壳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壳相连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一风机,所述固定壳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送风机构相连,且所述两组出气管组中相互对立的面均设有出气孔,以在所述两组出气管组接收从所述送风机构流动至所述连接管并从所述连接管流动至所述固定壳的气体并使所接收的气体从所述出气孔中流出以喷向对立面的出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壳形成上下布置的上连接壳组和下连接壳组;
所述两组出气管组由上下布置的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构成;
其中,所述上连接壳组与所述上出气管组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连接壳组与所述下出气管组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接壳组与所述上出气管组相卡接,所述下连接壳组与所述下出气管组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出气管组中每一上出气管与所述下出气管组中每一下出气管的轮廓自所述连接管向所述送风机构的方向渐缩;
多个所述上出气管平行间隔设置,多个下出气管平行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出气管组中每一上出气管的第一目标面设有上出气孔,所述下出气管组中每一下出气管的第一目标面设有下出气孔,所述第一目标面为所述上出气管和下出气管中相互对立的面;
所述上出气管和所述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均布置有凸起部,所述上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靠近所述上出气孔设置,且所述上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位于所述上出气孔的面向所述上出气管中风流的一侧;
所述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靠近所述下出气孔设置,且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位于所述下出气孔的面向所述下出气管中风流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面为所述第一目标面的背面,所述风流为所述上出气管和所述下出气管中自所述连接管向所述送风机构的渐缩方向的气体流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出气管组分为两段上出气管子组,所述下出气管组分为两段下出气管子组;
所述固定壳分为两段独立的子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上连接壳组分为两段上连接壳子组,且两段上连接壳子组分别为两段子固定壳的上连接壳,所述固定壳的下连接壳组分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振霖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信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