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32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包括底板,顶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料斗和第一送料风机,第一进料斗侧壁一侧设有第一管道,第一送料风机的出料口设有第二管道,顶板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料斗和第二送料风机,第二进料斗侧壁设有第三管道,第二送料风机的出料口设有第四管道,混合箱顶部中心设有安装架,安装架顶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于混合箱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侧壁开设有长条形凹槽,长条形凹槽内设有活动连接杆搅拌杆,长条形凹槽内侧底部设有电磁铁,搅拌杆侧壁底部靠近连接杆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铁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快捷,可实现快速取下混合好后的棉纤维和配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
本技术涉及棉织造
,特别涉及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
技术介绍
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上被覆的纤维,又称棉花,简称棉。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制品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棉花大多是一年生植物。它是由棉花种子上滋生的表皮细胞发育而成的,棉纤维的生长可以分为伸长期、加厚期和转曲期三个阶段。棉纤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它在纺织纤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棉国之一,目前,我国的棉花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我国棉花种植几乎遍布全国。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再加上西北内陆、辽河流域和华南、共五大棉区。现有的棉织造用混棉机械,混合好的棉纤维和配料不容易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若干个万向轮,所述底板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杆,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设有同一个混合箱,所述混合箱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支撑杆,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设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料斗和第一送料风机,所述第一进料斗侧壁一侧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和所述第一送料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送料风机的出料口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穿过所述顶板,所述第二管道一端和所述混合箱顶部连通,所述顶板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料斗和第二送料风机,所述第二进料斗侧壁设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一端和所述第二送料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送料风机的出料口设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穿过所述顶板,所述第四管道一端和所述混合箱顶部连通,所述混合箱顶部中心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混合箱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于所述混合箱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侧壁开设有长条形凹槽,所述长条形凹槽内设有活动连接杆搅拌杆,所述长条形凹槽和所述搅拌杆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长条形凹槽内侧底部设有电磁铁,所述搅拌杆侧壁底部靠近所述连接杆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铁块。优选的,所述混合箱侧壁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侧壁一侧和所述混合箱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箱门侧壁另一侧设有把手和安全锁。优选的,所述箱门和所述混合箱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搅拌杆均为熟料杆。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均为软质管。优选的,若干个所述万向轮间隔设于底板底部,若干个所述万向轮上均设有固定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通过设置长条形凹槽、搅拌杆、转轴、电磁铁、凹槽和铁块,可实现快速取下混合好后的棉纤维和配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混合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连接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万向轮;3、第一支撑杆;4、混合箱;5、第二支撑杆;6、顶板;7、第一进料斗;8、第一送料风机;9、第一管道;10、第二管道;11、第二进料斗;12、第二送料风机;13、第三管道;14、第四管道;15、安装架;16、电机;17、连接杆;18、长条形凹槽;19、搅拌杆;20、转轴;21、电磁铁;22、凹槽;23、铁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设有若干个万向轮2,底板1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杆3,若干个第一支撑杆3一端设有同一个混合箱4,混合箱4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支撑杆5,若干个第二支撑杆5顶部设有同一个顶板6,顶板6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料斗7和第一送料风机8,第一进料斗7侧壁一侧设有第一管道9,第一管道9一端和第一送料风机8的进料口连接,第一送料风机8的出料口设有第二管道10,第二管道10穿过顶板6,第二管道10一端和混合箱4顶部连通,顶板6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料斗11和第二送料风机12,第二进料斗11侧壁设有第三管道13,第三管道13一端和第二送料风机12的进料口连接,第二送料风机12的出料口设有第四管道14,第四管道14穿过顶板6,第四管道14一端和混合箱4顶部连通,混合箱4顶部中心设有安装架15,安装架15顶部设有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轴穿过混合箱4顶部,电机16的输出轴一端于混合箱4内设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侧壁开设有长条形凹槽18,长条形凹槽18内设有活动连接杆搅拌杆19,长条形凹槽18和搅拌杆19通过转轴20连接,长条形凹槽18内侧底部设有电磁铁21,搅拌杆19侧壁底部靠近连接杆17一侧设有凹槽22,凹槽22内设有铁块23。混合箱4侧壁设有箱门,箱门侧壁一侧和混合箱4通过铰链连接,箱门侧壁另一侧设有把手和安全锁;箱门和混合箱4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连接杆17和搅拌杆19均为熟料杆;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第三管道13和第四管道14均为软质管;若干个万向轮2间隔设于底板1底部,若干个万向轮2上均设有固定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使用时,打开第一送料风机8和第二送料风机12电源,分别从第一进料斗7和第二进料斗11加入棉纤维和配料,第一送料风机8通过第一管道9和第二管道10把棉纤维送到混合箱4内,第二送料风机12通过第三管道13和第四管道14把配料送到混合箱4内,打开电机16电源,电机16的输出轴带动连接杆17,连接杆17带动搅拌杆19转动,搅拌杆19对棉纤维和配料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打开箱门,打开电磁铁22电源,电磁铁22吸引铁块23,进而使搅拌杆19沿着转轴20向电磁铁22一侧转动,然后关闭电磁铁电源,便于快速从搅拌杆19上取下棉纤维和配料的混合物。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若干个万向轮(2),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杆(3),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一端设有同一个混合箱(4),所述混合箱(4)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支撑杆(5),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顶部设有同一个顶板(6),所述顶板(6)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料斗(7)和第一送料风机(8),所述第一进料斗(7)侧壁一侧设有第一管道(9),所述第一管道(9)一端和所述第一送料风机(8)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送料风机(8)的出料口设有第二管道(10),所述第二管道(10)穿过所述顶板(6),所述第二管道(10)一端和所述混合箱(4)顶部连通,所述顶板(6)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料斗(11)和第二送料风机(12),所述第二进料斗(11)侧壁设有第三管道(13),所述第三管道(13)一端和所述第二送料风机(1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送料风机(12)的出料口设有第四管道(14),所述第四管道(14)穿过所述顶板(6),所述第四管道(14)一端和所述混合箱(4)顶部连通,所述混合箱(4)顶部中心设有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顶部设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混合箱(4)顶部,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一端于所述混合箱(4)内设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侧壁开设有长条形凹槽(18),所述长条形凹槽(18)内设有活动连接杆搅拌杆(19),所述长条形凹槽(18)和所述搅拌杆(19)通过转轴(20)连接,所述长条形凹槽(18)内侧底部设有电磁铁(21),所述搅拌杆(19)侧壁底部靠近所述连接杆(17)一侧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设有铁块(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织造用混棉机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若干个万向轮(2),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杆(3),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一端设有同一个混合箱(4),所述混合箱(4)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支撑杆(5),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顶部设有同一个顶板(6),所述顶板(6)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料斗(7)和第一送料风机(8),所述第一进料斗(7)侧壁一侧设有第一管道(9),所述第一管道(9)一端和所述第一送料风机(8)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送料风机(8)的出料口设有第二管道(10),所述第二管道(10)穿过所述顶板(6),所述第二管道(10)一端和所述混合箱(4)顶部连通,所述顶板(6)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料斗(11)和第二送料风机(12),所述第二进料斗(11)侧壁设有第三管道(13),所述第三管道(13)一端和所述第二送料风机(1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送料风机(12)的出料口设有第四管道(14),所述第四管道(14)穿过所述顶板(6),所述第四管道(14)一端和所述混合箱(4)顶部连通,所述混合箱(4)顶部中心设有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顶部设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混合箱(4)顶部,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一端于所述混合箱(4)内设有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峰凯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