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孔直通式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261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5
一种多孔直通式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属于微细气泡制备及微通道中气液二相流体相互作用分析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臭氧极难溶于水以及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气泡发生壳体,所述气泡发生壳体内部作为气泡生成腔;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上端面的进液组件;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侧壁上的多组进气组件,通过所述进液组件进入到气泡生成腔内的液体和通过进气组件进入到气泡生成腔内的气体流向垂直;以及通过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侧壁上的出口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臭氧和微细气泡制备技术,基于微细气泡体积小、比表面积大、传质速率高等特点,将臭氧包裹在微细气泡中投入污水,可间接增大臭氧溶解度,提高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直通式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微细气泡制备及微通道中气液二相流体相互作用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直通式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在对我国700余条河流进行的水质调研结果中,约46.5%的河流域受到污染,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而目前水污染治理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如何做到水处理的高效率、低能耗、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在污水处理领域,臭氧由于具有强氧化性、强效分解有机物、杀菌、消毒、脱色等特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因臭氧极难溶于水,利用率低,导致其未能大面积推广于污水治理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孔直通式微细气泡发生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臭氧极难溶于水以及利用率低的问题,实现臭氧大面积推广于污水治理领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多孔直通式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气泡发生壳体,所述气泡发生壳体内部作为气泡生成腔;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上端面的进液组件;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侧壁上的多组进气组件,通过所述进液组件进入到气泡生成腔内的液体和通过进气组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直通式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泡发生壳体(1),所述气泡发生壳体(1)内部作为气泡生成腔(101);/n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1)上端面的进液组件(2);/n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1)侧壁上的多组进气组件(3),通过所述进液组件(2)进入到气泡生成腔(101)内的液体和通过进气组件(3)进入到气泡生成腔(101)内的气体流向垂直;/n以及通过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1)侧壁上的出口阀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直通式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泡发生壳体(1),所述气泡发生壳体(1)内部作为气泡生成腔(101);
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1)上端面的进液组件(2);
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1)侧壁上的多组进气组件(3),通过所述进液组件(2)进入到气泡生成腔(101)内的液体和通过进气组件(3)进入到气泡生成腔(101)内的气体流向垂直;
以及通过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1)侧壁上的出口阀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直通式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组件(2)为阵列分布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1)上端面上的多个进液孔(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直通式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气组件(3)包括:
固定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1)侧壁上的出气圆盘(301),所述出气圆盘(301)上设置有多个微出气孔(302),所述微出气孔(302)的轴线和所述进液孔(201)的轴线垂直;
以及和所述出气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博孙丽霞王月李鹏樊明旭白岩张玉峰刘新旺孙刚钱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