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纳米臭氧接触氧化装置及其工艺流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纳米臭氧接触氧化装置及其工艺流程,主要涉及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臭氧作为高效绿色氧化技术,主要以氧化杀菌为主,而臭氧使用工艺包括臭氧发生装置与接触氧化装置两部分。臭氧发生器可提供足够产量与浓度的臭氧,相对比较成熟,接触氧化装置则使臭氧高效地与反应物充分混合,即达到一定的臭氧利用率,接触氧化效率决定了臭氧使用效率的高低。传统臭氧接触氧化装置一般采用水射器或钛板曝气的方式,通过臭氧与水体混合反应,臭氧先溶解于水中而后与污染物进行反应,这种方式存在臭氧溶解效率比较低、混合不均匀、混合效果差以及臭氧利用率低等问题,造成臭氧接触池体积大、余臭氧浓度高、配套设备繁琐、投资和运行费用昂贵等问题。在公开号为CN103058353A的申请文件中公布了一种膜法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利用将纳米级金属氧化物负载在聚偏氟乙烯膜作为纳米功能膜,在臭氧的氧化反应中提供催化作用,进而提高氧化效果,但是该方案并没有提出一种具体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纳米臭氧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反应区(2)、进水管路(4)、进臭氧管路(5)和主纳米功能膜(6);/n所述进水管路(4)和所述进臭氧管路(5)自所述主反应区(2)的外部连通至内部,所述臭氧管路的进气口连通有臭氧发生装置(7),所述臭氧管路的出气口上方设有所述主纳米功能膜(6),所述主反应区(2)的出口位于所述主反应区(2)的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纳米臭氧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反应区(2)、进水管路(4)、进臭氧管路(5)和主纳米功能膜(6);
所述进水管路(4)和所述进臭氧管路(5)自所述主反应区(2)的外部连通至内部,所述臭氧管路的进气口连通有臭氧发生装置(7),所述臭氧管路的出气口上方设有所述主纳米功能膜(6),所述主反应区(2)的出口位于所述主反应区(2)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纳米臭氧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管路的出气口位于所述主反应区(2)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纳米臭氧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副反应区(3),所述副反应区(3)设有气水分离管路、副纳米功能膜(9)和出水口(10);所述气水分离管路包括主路、气路(8)和水路(1),所述主路的进端与所述主反应区(2)的出口连通,所述气路(8)的进口自上方连通至所述主路的出口,所述水路(1)的进口自下方连通至所述主路的出口,所述气路(8)的出口上方设有所述副纳米功能膜(9),所述出水口(10)设置于所述副反应区(3)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纳米臭氧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8)的出口位于所述副反应区(3)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纳米臭氧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铁军,纪懿成,孙国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清高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深圳中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